在我讀本科時,有一個專業課老師MQ每次上課都喜歡給我們講他大學女同學的故事,在我們聽起來那些故事都極其平淡,毫無亮點,每次都是某個女同學上大學時如何如何,后來去了哪里深造,再后來嫁人了云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故事,我們都不喜歡聽,但是他每次都特別喜歡講。
在寫簡書到一定的量以后,就需要更多的素材來保證每日一篇,而我又不喜歡為了追求熱點去故意評點一下今天的新聞,也不喜歡為了總結而總結專業知識,所以只好另辟蹊徑,寫寫我身邊有特點的人,這些特點都是過去一天天觀察到的,不屬于臨時抱佛腳,而且也能鍛煉自己寫人物方面的題材,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希望我寫出來的效果不像我那個老師那樣就好。
通過組里的一個同學認識了學霸小姑娘,主要是因為我們都有相似的方向,而我們幾個的老師都不是做這個方向出身的,所以就像患難朋友一樣迅速抱在了一起。剛開始是固定交流讀書的心得,因為沒有老師能帶著我們啃下大部頭的書,只能靠自己互相督促,慢慢地,交流過程中也聊一聊自己對于科研的心得和態度,于是互相也更加了解了。
稱她為“小姑娘”,是因為她長得瘦瘦小小的。小姑娘拿到了最高規格的獎學金,系里一年只有兩三個人,而且跟了一個做圖像的大牛。大牛每年都能發siggraph,想當年我的本科也算是比較好的學校,但是如果能發一篇siggraph大家還是覺得牛氣得不得了。無奈小姑娘想做機器學習,可是做圖像的話用的基本都是現有的算法,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一點點地改進,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不停地“調參數”,她想要做一點更有意義的工作,例如自己設計個算法證明一下界什么的,也就是偏理論一點的。
前面說了一堆流水賬,重點在這里,小姑娘對現在的導師不太滿意,她想要怎么解決呢?她打算找一個老師做co-supervisor,同時跟現在的導師好好商量商量。很多人在面對導師和自己方向不一致時,不知道該怎么辦,絕大部分人都妥協了。可是學霸小姑娘用自己的勤奮來解決這個問題。她的大牛導師傳聞并不是很好說話,經常會把學生訓哭,很多人碰到這樣的導師估計更不敢跟他想要提找co-supervisor了。我不知道目前她的進展如何,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使她老師不同意,她也依然會以目前的勤奮堅持下去,她想做的研究也一定可以有收獲。
前兩天跑步時碰到她的小男朋友,問他怎么自己一個人,他說“人家搞學術呢”。我心里想我們這些外人沒事說人家如何如何也就罷了,你一男朋友說“人家”干什么。不過小姑娘的學霸程度由此可略見一斑。前幾天小男友給小姑娘買了一盆花,結果一周不到花就死了,只好趁周末沒人打掃衛生時拿出來曬曬太陽。平時基本上聯系不到她,發個微信最快兩三天才能得到回復,相比起來,我每兩個小時都至少要check一次微信,慚愧啊。組里一小孩挺佩服這小姑娘的,覺得她懂得特別多,但當自己也想向她學習時,又會想起小姑娘頭頂的那些白發,于是便心生退卻。這讓我想起來之前有個帖子,說某博士讀博讀得都禿頂了,后來去賣水果,頭發便又茂盛地長回來了,人也精神帥氣許多。
學霸也不是誰想當就當的,學霸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看你想要的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