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總是要求我們女人要當個好媳婦。總是跟我們強調“三從四德”。其實,我們女人也很想做一個好媳婦,只是中國媳婦好難當。
最近我們單位的幾個婦女代表總結了一個規律:新媳婦不能太勤快。如果給夫家人第一印象是“持家好女人”。多半后面的婚姻生活中,處處被婆婆說長里短。
為什么這樣說?
我有一個同事,結婚前經常到老公家幫忙做家務打下手,以為這樣可以給自己未來公婆好印象。不想,婚后家務她全包,婆婆一天到晚當甩手掌柜。當然,上班不忙的時候也就罷了,加班回來飯菜都沒有做,就好像這個家就是她自己的。
老公幫忙干干活吧,婆婆還會說媳婦指使自己的兒子干活。你聽聽,這話聽起來就不讓人感覺舒服。
后面好了,我同事受不了,直接搬出去住了。但這也有代價,就是兩輩人的關系疏遠了。
當然,能引發發婆媳關系的原因方方面面,但如果我的同事一開始不表現得那么“殷勤懂事”,也許她在婆婆眼里就不是好吃懶做的人。
2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蔡蔡,她剛結婚那會,能不進廚房的時候,她就不進廚房。
蔡蔡新婚后邀請我去她新家參觀,那時候她就跟我在客廳喝茶聊天,我幾次想進廚房幫忙,她都拉著我說:“平時我都沒有幫忙,你不要去了。”我很疑惑,因為印象中蔡蔡不僅會家務,而且做飯特別好吃。
我批評蔡蔡說:“你這樣`游手好閑`,就不怕被你公公婆婆批評嗎?”
“我哪里玩得安心。我只是不想一下子表現得太好。讓他們誤會我什么都會。以后我肯定會主動做家務。現在這樣,只是怕以后他們對我的要求更高。做錯一點事都不能包容我……”
蔡蔡說得一套一套的,我有點不太相信,以為蔡蔡為自己偷懶找借口忽悠我。但是后來的事,讓我特別詫異。因為我竟然從別人口中得知,蔡蔡的婆婆在外表揚自己的媳婦知書達理,工作忙還幫家里做家務。蔡蔡就這迂回的處事方法,不僅為自己在家里贏得了地位,還為自己賺得了好口碑。我不得不佩服蔡蔡。
3
其實認真想想,蔡蔡的做法還是可借鑒的。因為我們大眾心理就是這樣:一個人一開始做得很好,大家會希望他(她)做得更好,一旦沒有做到或者低于平常水平,一定會他(她)的努力程度有所質疑,甚至還可能有情緒。但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就表現得很差,哪怕有一點點進步,你都會覺得這個人有潛力,可以塑造,對他(她)充滿信任。這種心理無論放在一個小孩子的學習上還是一個兒媳婦的家庭表現上,都是可以說得通的。
這也是為什么,民間有個說法:同一個女人,你覺得她哪哪不好,遇到“明事理”的婆婆,都會使了勁地說她好;一個女人,你覺得就差沒有把她娶進門了,但遇到不識寶貝的婆婆,那也是白瞎。
4
婚姻,當你選了一個自己鐘意的男人,婆媳的匹配度無論如何都有點中彩票的意味。想要在一個家庭中受到尊重,除了自身的修養,家庭成員間的互愛互助外,掌握家庭相處的一些小策略,對你還是有所幫助的。
結婚前期,適當地表現自己的賢惠是必要的,但千萬別用力過度,不然以后你委屈的時候總想說一句:“我把什么都做了,我做得那么好,你們還對我不滿意。”這個時候,你已經沒有什么地位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