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與馬拉松-寫在妹妹高考前

平江一中2011屆畢業生 何青青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謂90后這一代,骨子里就帶著一股要闖出去的勁頭,不管他們心里自認為的束縛,是一個家,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人生的大多數階段,我們都當成是起跑線,總是條件反射似地往前沖,沒有人愿意輸在起跑線上。從一中畢業六年了,駐足回顧,一中三年的生活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段起跑線,盡管那個時候我并不知道,前方在哪里,終點是什么。

我的起跑線

從小我就是一個好學生,準確的說應該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一直成績平平的我,在四年級一開學,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好學生,于是我開始有意識地做一切好學生該做的事情,努力學習,爭當學生干部。對學習的兢兢業業一直從小學延續到高中,我成了學校里最拔尖的學生之一,躊躇滿志踏上了一中這條起跑線。三年下來,我一直都跑的很順,成績好,老師們也格外關照,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對我寄托了很高的期望。

2011年6月,我走上了高考考場。這么多年,大大小小各種考試都順風順水過來了,自詡不是有壓力就出問題的人,但事實證明,生活該有的考驗總是躲不過的。以前從來沒有什么睡眠問題的我,那一個月神經衰弱失眠了。高考前一晚媽媽擔心我睡不著從家里趕來陪我,我硬是翻來覆去一晚上熬到了天明。我感覺到自己有點慌了??纪甑谝惶焱砩匣氐揭恢?老師們似乎都聽說我數學考砸了,來關心我,鼓勵我。班主任艾舟峰老師特意叫我到教室外面,一直笑著和我聊天,讓我緊張的神經放松下來。年級主任趙勇老師也來看我,幫我分析了當天的失誤和明天要努力的地方。我最后終于鎮靜下來,平靜地考完了第二天的試。在教室外面臺階上看到物理老師在安靜地抽煙,我走過去在他邊上坐下來,3年來無數次追著他問物理題的場景一幕幕浮現,“老師,我今天特別開心,以后再也不用問您題了”。“我也特別開心,再也不用給你講題了。”

我的高考就這樣在失眠和慌亂里過去了,考完這場大試對我來說,是和3年來日日夜夜全力沖刺的鄭重告別。我繃緊的彈簧支撐了3年,到了臨界點,突然崩壞了。等到結果出來,我從三年來一直年級數一數二的成績,掉到了第十幾名。盡管在我的老師,父母和親人看來,這樣的成績仍然是值得慶祝的,然而在我心里,這幾乎是一場慘敗。就像是賽馬比賽里,大家壓了重注的頭等馬在最后一圈突然崴了一腳,“黑馬”們漂亮的贏了。那個暑假,我想躲每一個人,我怕別人問起,怎么偏偏這次沒有拿第一? 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 要不要再考一年爭取沖擊更高的分數? 我怕面對父母和老師,更怕面對自己,這是失敗嗎? 我是不是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不行? 遇到重要的時刻我是不是還不夠成熟? 無數的質疑在心中不斷拷問著自己。在那個難熬的夏天后,我拿著北京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第一次,離開生活了17年的小鎮,來到了首都北京。

如果從這個階段畫一條分界線,跨過這條線后,我真正開始作為一個成年人成長起來,離開父母離開家,離開我所有熟悉的游刃有余的環境,不斷探索新的城市,國家,文化,認識更加廣闊的世界,逐漸完成除學業以外的其它自我教育。

高考后六年的時間里,我在北京念完大學,期間拿到國家公派獎學金去美國交換,大四來到德國實習,然后就留在了德國工作。2016年我辭去工作來到瑞典念研究生,半年后將到法國交換學習。這六年里我游遍了美國,歐洲大小國家,和中東強國以色列,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語言,文化,性格各異的朋友,學會獨立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熱愛和適合的專業領域,讀了很多書,游走在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地帶,樂此不疲。這個過程中的無數經歷是在一中讀書時候的我想都不敢想的。6年后的今天,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內心像現在這樣的平靜豁達,沒有過分的焦躁,有對自己的自信,對生活的滿足,對未來有計劃,有希望。

在美國和瑞典上學期間,我參加了幾次開學典禮。每次學校都會請來畢業幾年后的校友們來給新生們演講,當是比較親切地傳授經驗,培養畢業生們對學校的感情,同時也讓新生們看到自己未來的諸多可能性。每次,我都會想起來當年我在一中第一次被選為學生代表,在國旗下講話的場景。如果那個時候的我有先知先覺,可以預見我在高中三年,和畢業后發生的所有事情,我演講的主題一定會很不一樣。

我會講一個少年和他的起跑線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黝黑瘦小的普通少年。1982年,18歲的少年迎來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那年的成績出來以后,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心灰意冷的少年和表弟一起去賓館應聘服務生,結果卻因為長相不好而被拒絕。于是少年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在19歲的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考場,這一年他的數學是19分,不服輸的少年毅然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這次他的數學成績及格了——79分。但僅僅只是及格的成績并不足以讓少年踏入夢想的大學——北京大學,最后他去了??茖W校杭州師范。畢業后,24歲到31歲他在做英語教師,31歲到35歲下海創業多次全部失敗。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樣的人一定算不上成功,是在起跑線就輸了的人。但是,在35歲那年他又一次創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這次,他成功了。這個少年的名字叫馬云,而這家公司就是今天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馬云用了15年的時間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創辦人。

?這個故事應該算是中國最傳奇最勵志的故事之一。傳奇和勵志的原因,在于我們是用的后知后覺的視角。故事的開始,沒有人看到這個少年的雄心和他的未來。就像高中時候的我們,沒有人知道你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在起跑線上大家都很忐忑,那些跑得慢的,感覺自己已經落后了,跑在前面的,又會擔心自己被趕超。但是,如果你在自己心里布下一條長長的跑道,時刻記得我們要面對的命題叫“人生的馬拉松”,而不是“起跑線的沖刺”,眼下的一切高低起落,就都顯得沒有你想象的那么舉足輕重了。

人生的馬拉松

今天的我們總是過分的焦慮,急于成功,想要趕超別人,先到達終點。這就像把馬拉松當成一段段沖刺的運動員,跑得快,卻也異常的疲憊。

我大學和研究生學習的專業都是金融。這是個復雜,動態,包羅萬象的行業,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血本無歸;有人可以赤手空拳僅憑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成為行業弄潮兒,有人辛辛苦苦研究一輩子也敵不過莊家大戶的見風做市,成了別人擊鼓傳花的接花人仍渾然不知。 正是這個行業的復雜高門檻,和前面發光的金山銀山,讓很多年輕人和有很多社會經驗的普通人都趨之若鶩。反觀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個行業巨大成長和回報空間的渺小擁躉之一。哪個業內人不想在這個光鮮亮麗的行業里加速完成自己的原始積累和階級逆襲?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焦躁的二十出頭這幾年,讓我回想到在起跑線上的那段人生,我仍舊像是一根繃緊的彈簧,只是讓我繃緊的事情變了而已。

從上大學開始,在中國,美國,歐洲的不同商學院的學習,我完成了大量的閱讀和獨立思考,看到了越來越多行業光鮮外表下的事實,讀到了很多熱愛金融也利用它憾動傳統行業,名揚世界的大人物的傳奇,也讀到太多急功近利忽略行業規則和法律界限的成功人士最后鋃鐺入獄的悲劇。我明白盲目的崇拜和喜愛是無法長久的,反而是看到一份事業的黑白兩面,這讓我能更冷靜的看待這個行業,能接近真相,正確認識它們,做出客觀的選擇與判斷。

今年,我又撿回了高中學習過的國學,常常會想起高三的語文課,蔣相國老師不講卷子,不講題目,給我們抄寫論語,唐詩宋詞,講孔孟老莊的時候。那時的我總覺得他們境界太高,無法感同身受。而現在我才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內心深處這股平衡壓力與期望,理想與現實的力量,其實早在那個時候,就在潛移默化之中灌輸到我心里。是老師在高中三年從未間斷的國學和人文教育,讓我無論在哪里,從來沒有停止三省吾身,用歷史和現實的明鏡來檢視自己的內心。

我慢了下來,仔細看腳下的路,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賽道,從起跑線開始,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每個人要跑的長度和路況都不一樣,我們不需要去向誰看齊,我們只需要去邊走邊“看”,去看這個世界除了你現在正處在的那個若干平米的封閉空間以外,還有許多許多精彩的事正在發生。當你發現這個世界超乎想象的深度和廣度時,你就會發現根本沒什么可比的,這個世界太大了。你不是你自己的標桿,別人也不是。那些在前面沖的太快的人,容易累,容易在剛開始就消耗自己的體力,所以也容易摔倒。但是摔倒了也不可怕,把時間拉長到你的一生來看,摔倒的概率大到必然。用跑馬拉松的心態對待自己和別人,也許我們都可以更加輕松地跑的更遠。

150周年:一中的馬拉松

從1876年的天岳書院開始,一中在教育這場馬拉松里,跑了150年,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實力賽手。我從這位賽手身上,學到了太多。今天的我早已忘記當年學過的數理化公式了,但在一中學過的知識都轉化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在不同人生階段面對的問題時的選擇。其中有一些沉淀下來的東西,將會伴隨我一輩子。

巴菲特,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家,在麻省理工大學商學院演講時,對臺下的學生說:“如果今天讓你選擇投資你的一個同學,以后他全部人生的百分之十收入都歸你,但是你只能選擇一個,而且一輩子都不能改。那你要怎么選呢?是選成績最好的?還是外貌最出色的?你周圍的同學,和你的能力,意愿和智商都差不多,但是其中有一些將成為人生的大贏家,他們能夠贏,絕大程度上是依賴于他們自己培養起來的獨特品質,而不是他們的成績和外貌。這些品質是正直,誠實,慷慨和奉獻?!边@些他最看重的品質,我覺得都濃縮在一中 “忠勇勤謙,嚴實剛強”的校訓里,濃縮在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身體力行中。

我自己這一代一中師生里,最為敬佩和懷念的一位,是鐘建軍老師。從高一到高三,鐘老師和趙勇老師一起,在年級主任的崗位上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栽培我們。我的老家和鐘老師老家很近,他每次回家看望家人,都會特意在我們家門口停下來,進來坐一會,了解我們家的近況,或是和父母聊我和妹妹在學校的表現。他每次總是很用心地夸我爸媽教育出了兩個好女兒,讓他們非常開心和驕傲。我結識了一位從心底關心學生的師長,也從他對家長的尊重中,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師的真正謙卑。今年一月份,我在國外聽到老師去世的消息,特別痛心。正在一中念高三的妹妹,給我發來了她們在校外開展環保公益活動時留下的照片。照片里,鐘老師站在馬路邊上,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后,嚴肅認真又滿懷關愛的看著自己的學生們。我一下子淚流滿面,這和當年每次我們做早操和下晚自習,他雷打不動地站在我們邊上注視著我們的姿態與神情,都一模一樣。我何其有幸啊,能在人生這場馬拉松里受教于鐘老師這樣的師長!正是有諸如鐘老師這樣一代代的一中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忠勇勤謙,嚴實剛強”的校訓,一中的精神才得以薪火相傳!

150年里,這把薪火,隨著一中學子傳遍了神州大地,五湖四海。不管走到世界哪個地方,謹記“忠勇勤謙,嚴實剛強”的校訓,都讓我們成為更有沉淀有底氣的中國人。是先成為一個合格的一中人,讓我們在后面的人生里,成為了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真心祝愿母校150周年生日快樂。我相信,教育這場馬拉松,一中一定會越跑越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