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感覺,最重要的則是,嗯,體會到兩個點:
首先:實踐出真知:很多事情就像硬幣一樣分兩個面:
第一個面就是當你做了之后,你才知道不適合自己,是試錯。
第二個面:是在你做了之后,你才會知道這件事情沒有你想象當中的那么簡單,但是只要努力著堅持,你還是可以做到。
?就拿寫文章這件事情來說吧,以前我總覺得自己寫不出來特別好的文章。
一方面是書讀得少。沒有辦法用一些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個就是自己經歷的事情太少了,有些道理不能自己去深刻領悟。
但是在輸出倒逼輸入這樣一個過程中,我就會每天去調整自己注意力分配的時間。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和一些文章的排版和內容。
吸引我關注的點,以及值得我思考和領悟的東西,形成文字,捕捉心里那一瞬間的感覺。也能寫出很多文字,特別是觀點加細節(jié),能保持文章的一種畫面感。
第二個是:通過外放的自我,能夠去看到世界更多的東西。
因為最近我還是一直在學習如何看待以前所發(fā)生的事情。然后我感覺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你要學會分離以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
學會不去計較過往發(fā)生的事情,用一種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發(fā)生。
比如以前看待一些活動和廣告就是覺得不過是賺錢的一種方式,而看不到其實它在吸引你注意的同時,也導致了你成為它的潛在用戶。就像我們買一些日常用品一樣,記得剛開始特侖蘇進入牛奶市場的時候,我都在想這個牛奶沒聽說過,還是讓媽媽給我買伊利純牛奶吧,后來慢慢在電視里見得多了,也就了解了,更愿意去購買了,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品牌的影響力。有時我更多的是會去享受一些東西,很容易情緒化,現在我會慢慢去看到更多現實里的道理。
希望自己可以在理性的覺察中領悟生活中更多的道理。愿與大家更多地一起踐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