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譜發(fā)現(xiàn)柳宗元佚文

柳哲

筆者研究柳氏文化與譜牒文化20余年,編著出版過《柳氏名門》等書。我還先后發(fā)現(xiàn)了柳宗元的多篇佚文,可謂是幸運至極!眾所周知,柳宗元系“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齊名,并稱“韓柳”。柳宗元研究,向來重視,形成“柳學”,其詩文搜集,幾乎搜羅殆盡。在數(shù)以萬計的各種家譜中,搜集柳宗元佚文,無疑是大海撈針,但幸運之神頻頻降臨,實在令我欣喜莫名。新年之際,筆者不揣淺陋,將其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春節(jié)之際,筆者有幸在清光緒26年《新田施氏宗譜》,發(fā)現(xiàn)了一篇唐代文豪柳宗元撰寫的《唐東興侯世瑛公像贊》。通過查閱《河東集》、《柳河東全集》等各種版本的柳宗元詩文集,均未見收錄,可見這是一篇柳宗元佚文(詩),彌足珍貴。作為后人,多年前,筆者還在江蘇無錫《錫山徐氏宗譜》上,發(fā)現(xiàn)一篇柳宗元題書的《懿王像贊》:

“余稽徐氏,若木肇封;屹屹徐城,曰其故里。伯益之裔,歷千載而靡窮,迄今譜系,遭秦火而尚識。所從藐焉,爵土未彌縫,有心人得睹瓜綿瓞菶。柳宗元敬題。”

時隔多年,我在古老的家譜上,又一次發(fā)現(xiàn)柳宗元的佚文,可謂是欣喜不已。現(xiàn)將新發(fā)現(xiàn)的《像贊》恭錄發(fā)表,對于重印《柳河東集》,或者整理出版《柳宗元全集》,想必不無裨益;對于學界研究柳宗元的生平與學術,定當有所幫助。

柳宗元撰寫的《唐東興侯世瑛公像贊》全文如下:

“隋唐之間,智能擇主。刺史柳(疑桃之誤,據(jù)家譜記載,施世瑛曾任桃州刺史,筆者注)州,列侯東土。勒金銘鐘,賜錦勝組。建功于民,謚曰恩普。”落款為“柳州柳宗元謹撰”。

浙江安吉地方史志辦對“施世瑛”有如此的一段介紹:“施世瑛(?~?),字玉華。隋唐之間安吉人。東晉征西大將軍施斌(亦作彬)之后。其家世代業(yè)農(nóng),多有積粟。好施與,有惠于鄉(xiāng)里。世瑛喜騎射,英武果斷,為鄉(xiāng)里年少敬欽追隨。隋末,天下大亂。世瑛集宗族及鄉(xiāng)里子弟,以軍紀相約束,聚糧執(zhí)戈自守,鄉(xiāng)土得以安寧。及聞李淵起兵反隋,率眾歸附。唐武德三年(620),朝廷命世瑛鎮(zhèn)守武州(今武康),每遇征戰(zhàn),必身先士卒,屢建軍功。高祖賜金鐘一口,下詔褒揚,升桃州(今廣德)刺史。不久病卒。朝廷命立廟于今安城金鐘山祀之。”

《新田施氏宗譜》“世系”中,對施世瑛有這樣一段記載:“世瑛,字玉華,居安吉。勇斷有謀。隋大業(yè)中,天下大亂,乃率宗黨有智謀者,聚糧共守,值李唐起兵,領眾歸附,為桃州刺史,賜金鐘一口,錦五段,賜書褒之,封東興侯,謚曰恩普。”

近年,筆者還有幸在民國2年《仙源崔氏敦本堂支譜》上,驚喜發(fā)現(xiàn)了一篇唐代文豪、先祖柳宗元撰寫的序文,同時還有一篇唐代文豪、柳宗元至交韓愈所撰寫的序文。查閱《柳河東集》與《韓愈全集》,均未見收錄,可見這是兩篇韓、柳佚文,彌足珍貴。韓柳在文學史上,是如雷貫耳的人物,歷代學者對其詩文與資料,幾乎搜羅殆盡,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二散佚之作,已是殊為難得。

柳宗元所撰《崔氏家乘小引》,時在“元和九年吉旦”,落款為:“柳州刺史前集賢殿正字柳宗元撰”,可見這是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全文如下:

元和九年,宣歙觀察使崔君敦詩膺簡命還朝。少子勵,生長幕府,鐘愛宣州山水佳麗,高爽清涼,愿托業(yè)不北其轅,敦詩嘉其志超而曠,聽之,于是窮源溯流,授之家乘,以昭世守。崔氏先世,人文奕葉,世篤忠貞。其高祖駰,仕漢,辟主簿。屢疏竇憲之奸,謫長岑長,歸隱武城。駰生瑗,為濟北相。瑗生實,以至孝獨行名世。實生烈,官太尉。終漢歷隋至五代,世不乏人,德業(yè)輝映,昭昭史冊。迨我大唐,龍興撫運,崔氏哲人挺生,其在政府有光相業(yè)者,若玄輝,若琯,若祐甫,若邠,若宗之等。祖孫、父子,步武蟬聯(lián),難為枚舉。迄吾友敦詩,則寬柔溫文,直方雅厚,立朝忠讜為最著。吾固知其樹德也茂,則其祥發(fā)也長,勵家宣州。宣州在大江以南,山谷盤旋,萬峰聳翠,而碧水縈迴,岳瀆之鐘靈,為宇內(nèi)職方特異。勵世其家,秀毓山川為異人,為吾敦詩,克昌厥后,光大其族類者,垂統(tǒng)為可繼矣。寧無性稟中(和),道高德厚,桓圭袞冕,不足為榮者,崛起其間哉!予與崔君有通家之舊,外黨之睦。謹題其家乘之端,崔氏百世,永言興思,無忘所自云。

韓愈所撰《題崔氏家乘》,時在“元和九年吉旦”,落款為“朝散郎兼國子監(jiān)博士韓愈撰”。全文如下:

按世家氏族授姓,羲皇分列《職方》,岳牧九官,最為顯著。五帝以還,迨及成周,定鼎分封,呂望以元勳,祚土東國,子叔乙食采于崔,子孫世承為姓。延蔓宗國,勳庸彪炳。與高國齊名。秦漢以來,及吾大唐,人文崛起,后先輝映。博陵清河,宇內(nèi)稱盛。吾友敦詩世家武城,仕唐官宣歙觀察使。宣州在大江以南,山川競秀,高爽清涼。愈嘗卜筑于翠云之麓,敦詩出幕宣州,聽政之暇,乘小軺問予于茂林修竹間,談性命,商古今錯綜人物,宇宙間無兩焉。時敦詩與愈出肝膽,破城府,蓋相得甚歡。豈復知浮蹤之為,寄宣之為傳舍,而武城之有家也。天子內(nèi)召,拜少司農(nóng),將命,不遑還家武城。迺子勵則長于宣城,志欲世其家,敦詩莫能奪。述博陵世系,筆之家乘,俾卒業(yè)焉。宣州當金陵之右,萬山盤結(jié),襟帶大江,風氣特異。勵家于茲,樹德而厚其蓄,為之苗裔千百萬,冀儲其風氣鐘靈而峻發(fā)者,寧下武城哉?愈將有厚望焉。謹敘其端云。

柳宗元、韓愈與唐代宰相崔群,交情深厚。筆者查閱《柳河東集》,其中錄有《送崔群序》一文,一并抄錄于此,便于研究者參考。其文如下:

松產(chǎn)于巖嶺,(貞,正也。)高直聳秀,條暢碩茂,粹然立于千仞之表。(八尺曰仞。)和氣之發(fā)也,稟至和之至者,必合以正性。于是有貞心勁質(zhì),用固其本,御攘冰霜,以貫歲寒,(《論語》:“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貫字用禮器貫四時字。)故君子儀之。(儀,法也。)清河崔敦詩,(敦詩,系出清河。)有柔儒溫文之道,以和其氣,近仁復禮,(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物議歸厚,其有稟者歟?有雅厚直方之誠,以正其性,愨論忠告,交道甚直,其有合者歟?是故日章之聲,(《禮記》: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振于京師。嘗與隴西李杓直、(李建,字杓直。)南陽韓安平(韓泰,字安平,)洎予交友。杓直敦柔深明,沖曠坦夷,慕崔君之和;安平厲莊端毅,高朗振邁,說崔君之正;余以剛?cè)岵怀#齑嗡耍ㄋ钜病#┣笳陧n,襲和于李,就崔君而考其中焉。忘言相視,默與道合。今將寧覲東周,(東周,謂洛陽。)振策于邁,(《詩》:無小無大,從公于邁。)且餞于野,或命為之序。

余與崔君有通家之舊,外黨之睦,然吾不以是合之。崔君以文學登于儀曹,(貞元八年,群試禮部,中其科。)易攵于王庭。(易攵,與揚同。)甲俊造之選,首讎校之列,(貞元十年,群舉賢良方正,授秘書郎。)然吾不以是視之。于其序也,載之其末云。

拜讀完韓柳所撰關于崔群的三篇文章,讓我們了解他們之間不少鮮為人知的交情往事。關于宰相崔群其人其事,摘錄一段有關文獻的記載,便于讀者對他的了解。

崔群,字敦詩,號養(yǎng)浩,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東漢天才文人崔骃(?~92年)的直系后代。其曾祖諱湛,祖諱朝,父諱稹,母盧氏。群生于唐大歷七年(772)。于貞元八年(792)考取進士,與韓愈等二十三人同登龍虎榜。著名學者梁肅薦他有宰相之才。貞元十年(794)再擢賢良方正科。授秘書省校書郎。貞元十二年(796),出任宣歙觀察使,住在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長達十年,期間與韓愈結(jié)為摯友。憲宗元和元年(806),召回京拜少司農(nóng),累遷右補闕、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戶部侍郎。元和十二年(817)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于宰相)。仕途達到了巔峰,時年46歲。但很快就受到奸臣皇甫镈(bó)陷害,元和十四年(819)十二月,被貶為湖南觀察使。元和十五年(820)穆宗李恒登基,立即驅(qū)逐了皇甫镈。崔群因當年支持李恒為太子有功,被迅速召回作吏部侍郎,隨即接連提拔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兼徐州刺史、武寧軍節(jié)度使、徐泗濠觀察使等要職。然而在其出任武寧軍節(jié)度使期間,不幸被武寧節(jié)度副使王智興誤會,長慶二年(822)竟遭驅(qū)逐。回京后被追究失守之罪,貶為秘書監(jiān),分管東都洛陽事務。不久又被連續(xù)改任華州刺史、宣州刺史、歙池等州觀察使等。曾一度被召回升任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復被外派江陵尹、荊南節(jié)度使等。長慶三年(823),再召回任檢校右仆射,兼太常卿。文宗太和五年(831),出任檢校左仆射,兼吏部尚書。太和六年(832)八月,在洛陽去世,享年六十一歲。追封為司空。

記得筆者在多年前曾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篇先祖柳宗元為出版于民國期間的安徽岳西《河東柳氏宗譜》所作的《譜牒論》,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先祖柳玭、柳開為該家譜所作的譜序。《譜牒論》寫于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春三月,系柳宗元貶謫永州、柳州之前。筆者查遍了柳宗元的各種文集,未發(fā)現(xiàn)收入該文,當系柳宗元的佚文。這對于研究 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以及思想等,皆有重要的價值。根據(jù)對柳宗元文理、年代、內(nèi)容等方面的考證,加上該家譜譜系完整,歷代名家序文齊全,筆者以為該文為柳宗元撰寫無疑。雖然也有個別學者,對此提出質(zhì)疑。由于他并未看到完整的家譜,他們武斷論為《譜牒論》非柳宗元所作,系偽托之作,顯然有失偏頗,是站不住腳的。據(jù)該文記載:“余另刪《萬姓錄》,正名敦本,使萬姓名副其實,士卒至位,蒙恥越稱苗裔,衰薄無顯其親,皆不浮譽矣。”可知柳宗元生前曾編訂過《萬姓錄》,只可惜未見其傳世,也許與他的晚年被貶謫有關。柳玭、柳開的序文,未見其他文集刊登,也應是佚文,這對于研究唐宋文學以及歷史,想必也有重要的價值。

譜牒論

——《河東柳氏宗譜》序

柳宗元

歷稽上古,無稱姓氏,自三皇賜姓以列黃帝之諸子也。繇周之世,續(xù)稱謚法,分茅列土,一千八百余國諸侯,著簡大史,既延列國后世子孫,分屬食邑,適以國為姓、以邑為姓,庶民以字為姓,以地址為姓,是有復姓,斯世蕩蕩乎,宇宙姓氏廣稠,始成定矣。至秦并變,分立郡隅,姓復有郡,此郡所有籍也。

后世扶疏,剖逸遷徙,是姓一貫,是郡一族。孟子云:同姓勿婚,言昭穆淵遠,是姓一宗,此宗旨之大道也。漢定天下,蕭曹造律載:嚴同姓為婚,制法之所宜矣。當時顯宦遍途,戴縱垂纓,宗姓所貴乎籍,斯世皆然。

嗣我大唐太宗朝貞觀十三年,論世家而崔盧李鄭諸族,自矜地望,而稱名族,或弟兄齊列,更以妻族相凌者,時族皆濫稱之。帝命吏部尚書高士廉等,遍責天下譜牒,質(zhì)史以考其真?zhèn)危M忠良,貶退奸逆,升降去取,時稱允當,分敕九等,名曰《氏族志》。士廉等以黃門侍郎崔民干為第一,帝曰:“漢高祖與蕭、曹、樊、灌皆起布衣,至今推仰,以為英賢豈在世稱乎?”高氏遍據(jù)山東梁陳僻處,江南雖有人物,蓋何足言,況其子孫衰替而猶昂然以門第自負,販鬻松價,無復廉恥,不知世人何為貴之。念三品以上,皆以德行勛勞與學貴顯,彼衰世舊門,何足慕哉!今欲厘正訛謬,舍名取實,而卿曹獨以民干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狥流俗之情也。乃更名刊定,專以今朝品秩為高下,于是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為第三等,凡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九十一家,頒行天下,而仕宦庶民之家,宗譜更為珍惜。至高宗顯慶四年,改《氏族志》為《姓氏錄》,時許敬宗見《氏族志》無武姓之編,奏請改之,言武氏本望族,故以后族為第一,其余以仕唐高下為準,于是士卒以軍功位至五品,考核之流,亂稱名門大家。時人新改者,俗謂之勛格,卿士稱戶籍,庶民稱戶版,斯時許敬宗誠浮名淆亂,何蒙恥陷諛也。

拭觀吾譜,由周得姓,至秦得郡,暨宋齊梁陳周魏隋唐,歷朝顯仕如云,紳衿接踵。

吾嫡高祖奭公仕高祖武德年為中書令,進譜摩對,奉太宗殿頒《氏族志》為第三等。當今圣世柳族,仕宦紳衿,不啻千百,而人口何止億萬,隨都遍籍,布散各省,此河東之閥閱也。

余今述先人珍惜,使后世知護愛,故謹續(xù)其由于帙后,無復湮擲。

余另刪《萬姓錄》,正名敦本,使萬姓名副其實,士卒至位,蒙恥越稱苗裔,衰薄無顯其親,皆不浮譽矣。

唐貞元十九年春三月

賜進士授禮部員外郎裔孫宗元述譜

(原安徽岳西《河東柳氏宗譜》)

(副題為抄錄者所加)

《河東柳氏宗譜》序

柳玭

昔先賢論族、鄉(xiāng)國、天下,上及千古,信宏且遠哉!至論堯舜,惟曰孝弟而已。則知庭幃雖邇,道實肇端,尚友者當知所本矣。今世經(jīng)生專情浩渺,辨星象則璣衡在握,析地勝則方輿如睫,談族類則崔盧李鄭著于中原,顧陸朱張盛于江左,極之混沌,開天名氏,一一縷指,若燭計以斯,博雅君子雖曰不宜,至詢其從出,則謝不知。考其先賢行實,咋舌無以應。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之弗知,而徒摭墳典唾余以資唇吻,是匣珠而索諸涂,懷玉而索諸市,安言論族哉!此宗廟譜牒之所不可廢也。

吾族自先農(nóng)以至展獲,邑于柳下,沿一千六百余年,支分派別,棋布星列,難以覩記,乃淵源所統(tǒng),可按而溯焉。自晉及宋,譜牒代作者有之矣。我唐及今三百余載,士庶如林立矣。識者慮支庶殷繁,雍睦未洽,迨聚族謀之,宗族世續(xù)、字諱、爵秩暨生葬年月,商賈遷徒之地,仕宦履歷之跡,國家褒揚之典,名衿頌贊之章,厘然畢具,如網(wǎng)有綱,如裘有領,披圖而稽考,一覽無遺照焉。信矣!孝子之用情,雖然譜者,跡也。所以譜者,心也。故今編輯,是以為序。

賜進士第授吏部清吏司西舍人兼御史大夫

四十三世孫玭字紹威號類貞題

唐光化三年歲在庚申夏蒲月敬立(原載安徽岳西《潛陽柳氏宗譜》)

《河東柳氏宗譜》序

柳開

譜之為言輯者,所以傳述先人,以紹于后世也。吾族自采邑柳下為姓,至四十三世先王父玭公,增修譜牒,樹立家訓,吾等世守忠孝,一日不敢忘也。迨前朝迄今,又經(jīng)三代矣。今于我宋咸平乙亥,又將百載,故命子玨修輯,予綱領之,從高王父公綽公、曾王父仲郢公、王父玭公、先公鐸公,以及予,盡皆實錄,欲我子孫知先德之不忘也。雖呂、王、歐、范贊贈詩章必序者,欲后世交游以善從也。雖哀思自誓之詞必立之,欲后世深思,得性情之正也。

吾祖家世豫章,抵關中及身近三百年,若夫燕、晉、兗、寧、饒、楚等處,皆其支裔,蓋將以聯(lián)一本之懿,合其離而萃其渙,開統(tǒng)系以繼先人之志也,不亦難乎!幸文獻足徵,備錄先德,貽我后人,以俟孝子賢孫仁智之輩知所考證。愿有志斯譜者,景行為心,弓冶世業(yè),肖化自神,迨我祖文如蚪公、彧公、顧言公、范公、芳公、澤公、伉公、渾公、公權公、宗元公,嗣我嫡祖輩,名傳青史,留譽竹帛;如檜公,孝行流芳;述公,正直不阿;正配蘭陵公主,節(jié)烈成名;武如元景公、世隆公、慶遠公、惔公、裘公、洪公、淮公、鎮(zhèn)公、宗政公、晟公、縯公、濟公、知元公輩,勇悍負氣,踵烈標名,此則近不論都夷,遠不陟瑤池,祖登清廟,宗獻明堂,余輝自耀,何事外求,固誦詩讀書,知人論世之一道也。夫古者,今之鑑,國者,家之鑒,有能敦睦九族,使孫能法祖,即可為忠孝節(jié)義之攸關,而家而國而天下,推之至于上古,一以貫之,此一代嗣興之意也。故近留著于方策,美哉,淵源之遙以遠乎!觀斯譜也,殊令人慨然起視五馬之思焉。爰引其端,以為將來仕進者勖。

宋賜進士第,知常、潤州,遷殿中侍御使,河北崇議使,知寧遠軍事,授崇議正卿,裔孫開謹立(原載安徽岳西潛陽《河東柳氏宗譜》)

安徽岳西《河東柳氏宗譜》,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己卯七修。七修宗譜目錄卷首有首刻家乘二篆字、周魯遺裔四真字、和介圣宗四真字、筆諫熊丸四篆字、世家河東四草字,之后為新序、六修序等。譜中署為“朱夫子題”的朱熹題詞一首:“豫章世家,關中望族。忠孝一門,節(jié)義兩顧。文德武功,名留簡著。理學真儒,后先繼續(xù)。禮立仁昭,天倫攸篤。賢子賢孫,旋踵芳躅。仁政家聲,遺風善俗。”

筆者在民國戊辰年刊印的《毗陵孟氏宗譜》上,還意外發(fā)現(xiàn)了柳宗元為唐安州刺史、侍御史、柳州司馬孟常謙公遺像所作的像贊,經(jīng)過查閱《柳河東集》,收有柳宗元所撰的《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貶柳州司馬孟公墓志銘》,其《像贊》與《墓志銘》銘文,內(nèi)容基本相同,個別有異。也許《墓志銘》與《像贊》是柳宗元受托所撰的兩篇詩文,只不過柳宗元的這篇《像贊》,并未作為單篇文章收入《柳河東集》。這也可作為柳宗元的佚文,只不過與墓志銘銘文內(nèi)容幾乎相同而已。該《像贊》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柳宗元與孟常謙,想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像贊》如下:

魯仲孫氏,其世為孟。賁勇光武,軻儒紹圣。公傳師法,以戒(訓)戎政。執(zhí)稽以庸,咸致厥命。濟濟于朝,冕服以光。墨非從利,終役服喪。忠孝孔明,君子攸彰。昔者云中,六級下吏。公刺于安,法亦可議。黜伏南荒,豪士歔欷。聞難以激,去食廢寐。神乖氣離,支膈莫遂。廷臣進言,侯伯拜章。帝命將施,我(俄)仆于京。岱(代)山桓桓(丸丸),植柏與松。其名惟何?忠孝孟公。

弘揚祖德,傳承家風,乃子孫后人的神圣職責。作為河東柳氏后人,在研究柳氏家譜與姓氏文化的過程中,對于先祖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權、柳玭、柳開、柳貫等文獻資料,倍加留意,刻意搜集,頗有收獲。現(xiàn)將我在柳氏、施氏、徐氏、崔氏、孟氏等古代家譜上所發(fā)現(xiàn)的柳宗元的5篇詩文,整理成文,公布于世,算是拋磚引玉,以供學界參考,以期方家不吝指正!

6212260200018356564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柳哲 筆者研究柳氏文化與譜牒文化20余年,編著出版過《柳氏名門》等書。我還先后發(fā)現(xiàn)了柳宗元的多篇佚文,可謂是幸運至...
    柳志儒閱讀 602評論 0 1
  • 柳哲 筆者研究柳氏文化與譜牒文化20余年,編著出版過《柳氏名門》等書。我還先后發(fā)現(xiàn)了柳宗元的多篇佚文,可謂是幸運至...
    柳志儒閱讀 636評論 0 1
  • 邵武禾坪《黃氏大成宗譜·總譜》 (簡稱大成譜)世系 (供宗親研究修正稿) 黃明書 一世,昌意,...
    醉后揮毫筆有神閱讀 19,074評論 2 4
  • 每個人都有 一個死角, 自己走不出來, 別人也闖不進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
    Nicole_Hyacinth閱讀 3,342評論 0 1
  • 郭相麟 你以為你是什么 你只是頭豬 一頭笨得出奇的豬 即使走過高山 看過海洋 爬過大樹 見過所謂的世面 回到現(xiàn)實 ...
    郭相麟閱讀 21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