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jīng)銮淝?/p>
那天下午,在等總裁最終面試的時候,坐到員工辦公室里,就聽見啪啦啪啦的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伏的接打電話的聲音,時不時討論著一件又一件亟待解決的事務,每個人都在專注忙著自己的事,散發(fā)著一可怕的感覺。
我知道,我也要開始了……
1.
畢業(yè)前的半年,忙著找工作,奔赴各大招聘會,別問為啥不走校招,走了,走不通。 因為校招一個崗位通常招1~2個人,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那么多人,當然也是自身能力不夠,同級本科生都無法競爭過,如何能搶過碩士博士。所以,輾轉南京和煙臺兩地之間一段時間后,最后決定回家工作。
電視劇里總說:實在混不下去,我就回家考個公務員。
事實上,一旦回到小城市,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哪個也不容易,畢竟大家都知道這些部門福利好。不容易并不單單只競爭大,還有黑幕多。其實,我早就知道面試會有黑幕,但不清楚具體如何操作。家中親戚是某醫(yī)院部門主任,一月前偶然拜訪,說起醫(yī)院面試的黑幕操作,某科部門一共招2人,按照1:3的比例,有6人參加面試。如果面試官不想要第二名的那個女孩,想要第六名的男孩,每人都給女孩打60分左右,同時,每個人給男孩打95分左右,筆試、面試成績占50%,即使女孩第二名,男孩第六名,兩人筆試成績也絕不會查超過10分。所以面試成績拉的如此之大,女孩輸定了。這是真實發(fā)生的,那個男孩子為了這次面試應聘的那個職位提前半年前就開始走動,因為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個人會是面試官。其實,這些面試都大同小異,不說都是百分百的水分,但這水確實很深。
偏題了,再說回來。
找工作好難,都說今年經(jīng)濟形勢不好,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不愿承擔培養(yǎng)一個新人的成本,他們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經(jīng)驗的。工作上的屢屢碰壁,讓我嚴重質疑自己,甚至懷疑讀書究竟有沒有用。那段時間,我更加覺得大學畢業(yè)生甚至不如技校畢業(yè)的學生。那段時間,簡書熱門文章時常會討論大學讀書這個話題,觀點很多,我都找不到共鳴,自己陷入糾結漩渦里,爬不出來。
就在我厭惡讀書的時候,我又發(fā)現(xiàn)如今的家長把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成績看的更重。我曾在南京某教育機構帶過一年級小學生的數(shù)學課,并輔導課后作業(yè)。家長們普遍焦慮自家孩子的成績,特別特別在乎一分的得失。畢竟他們才一年級,我不明白數(shù)學98分就是比100分差很多么?我與其中幾個家長交流,他們反映雖然南京的小學響應政策取消了期末考試,但改為每周的周測,雖然班級內不進行排名,但班主任會在班級qq群里公示今天語文(或數(shù)學)哪些同學100分,哪些90+,哪些不及格…這樣變相給了他們更大的壓力。好多家的孩子在每周測驗的都學習到9點半,做好幾套卷子。并且,就是平日作業(yè)寫完,也要各種輔導班轟炸。
當然,南京不是個例,回到家,這邊的家長依舊很看重孩子的成績。
那時我很想大喊:看看我,還不是找不到工作!
直到入職后的一次參觀,就是一刻,那種醍醐灌頂、當頭一棒的感覺,我走出糾結,知道念書的價值了,知道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是沒有白費的。
初到公司總部,部門領導安排我兩周內到下面三個分公司車間里走走看看,整個車間的設定溫度是-18℃,所有工人都是站著干活,整個車間彌漫著刺鼻的血水、魚腥味和消毒液的味。工人都穿著全套的消毒服,穿著齊膝的水鞋、消毒手套、頭套和口罩,渾身上下只露雙眼睛,每日的工作時間10小時甚至更久,每人都穿著棉衣棉褲,戴著腰封、護膝。
不過,這些都沒有怎么樣,我意識里認為對于出賣體力的人來說,這些很正常。
無意中,在雪蟹加工車間看見一緊閉房門的屋子,我推門進入房間,迎面漆黑一片,我忽然進去眼睛不適應,感覺基本上伸手不見五指。順著往里面走,房間正中間是一排工作臺,工作臺面鋪著冰,臺子上方是一排和驗鈔機一樣泛著紫色光的燈,陪我參觀的人告訴我,這暗室是挑凈碎雪蟹肉里面夾雜的蟹殼,碎蟹肉在進入暗室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一道人工挑撿,但碎殼與蟹肉顏色相近,單純肉眼難以完全挑凈,在紫光燈下,蟹肉發(fā)暗,而蟹殼則泛著白亮的熒光色。整間暗室的工人在漆黑的工作環(huán)境下,靜默地機械地做著挑殼工作,一站一整天,沒有話語,像一臺臺機器一樣,不知寒冷,不知繁瑣,不知寂寞。
可是,是真的不知道嗎?在我看清里面一切的時候,我真的是快要流淚了,不知道為什么想要流淚,就是很難過。那一刻,我開始慶幸,因為我上過大學,我可以直接去辦公室上班,吹著空調,朝九晚五,身心舒適。
真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這真不是雞湯!? ????)
工作后,同事還有一些熟識的人總問我:你學習這么好,為什么不讀研?我說:讀夠了,不想讀了。
一個保研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的朋友,與我微信聊天時說起,她覺得我現(xiàn)在工作賺錢了,真好。她愈發(fā)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讀這個研,她已經(jīng)通過司法考試,而她認為現(xiàn)在用人單位都招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剛畢業(yè)的學生他們避之不及,何況是研究生,除某些專業(yè)領域(如,醫(yī)生)外,像經(jīng)管類、法律類理論知識學的再多,缺乏工作經(jīng)驗畢業(yè)后依舊是碰壁。我的兩個保研本校的室友也有同樣想法。
恰巧今天午飯的時候,同事問我:你說讀研到底有沒有用?我說:不知道,我沒資格說。
確實一件東西有沒有用是在已經(jīng)得到后,才有資格評論的。
至于我的朋友們將來對這個問題能給出什么答案,就要看他們在讀研期間的努力和最終的機遇。
2.
小蘇是我隔壁宿舍的妹子,現(xiàn)在在新東方教初中數(shù)學,時值暑假期間,最近累的比狗還慘,8點已經(jīng)開講,晚上9點半才往家爬。她在剛入職培訓的時候和我聊天,她自己本是985/211高校的“高材生”,見同期培訓的學員都是普通二三本的畢業(yè)生,覺得自己虧了。
在我面試時,領導得知我當年的高考分數(shù),之后,我到公司上班,領導對人介紹我時,總說:我們部門來了個大學霸。以至于很快整個樓層的人,甚至分公司辦公室人都知道我是個學霸。頂個所謂“學霸”名頭,其實不好過,介紹完了,要做的事情就要對得起“學霸”這個稱呼,踏下心來,虛心請教,盡快上手,做出成績。而不是天天想著自己來自于名校,享受“學霸”稱謂帶來的榮耀,沾沾自喜,停滯不前。
同樣,那日我也告訴了小蘇,不管你是985還是什么,你要做的是證明自己你名校的價值,而不是宣揚著名校身份趾高氣揚。
讓我高興的是,她,做到了。
3.
家中長輩總教育我,辦公室里要多長點眼力見,多做少說。
我謹記著,每日小心翼翼、察言觀色,但不久后,我還是犯了錯,并時常被拿出來說。
起因是據(jù)我觀察,領導只要遇到任何問題(私人的)都會讓辦公室里另一個年輕的男同事解決,例如:郵箱如何查找聯(lián)系人;去樓上領一下這個月辦公室可以領的物資之類的雜事。我那時想,我離領導座位最近,進來后一直沒有融入感,領導做什么事都不叫我,我應該多留心,下次如果他的問題我可以解決,就努力做好,讓他知道我也是值得托付的。
然后,機會來了。某日會客室來了幾位客戶,與貿易部商議后,到我們部門洽談具體事宜。進入會客室不久,有一人舉著手機走出來,問:請問這里的無線網(wǎng)密碼是多少?
領導立刻跟了出來,說:我也不太清楚這些東西,小王咱辦公室有無線嗎?設密碼了嗎?
那男同事一臉懵逼站起來,說:什么?
我想:我知道哇!無線領導也在用,可能他不知道密碼。然后,我就告訴他了。之后,一個人暗自高興,希望領導知道我也是靠譜的!
結果卻在客戶離開后,領導嚴厲指責了我,說部門的無線網(wǎng)是不允許告訴任何人的!
我還特傻逼的想:不就是個無線網(wǎng)么。竟然就回嘴說:我以為您問了我就要告訴他。
領導沒說話,白了我一眼,那個眼神,我記得特清楚。之后,只要辦公室電腦無線網(wǎng)癱瘓,他就會說是我那日的過錯導致的。
雖然我至今不明白為什么不能告訴別人無線網(wǎng),為什么別人就用了一下我們辦公室的無線,之后電腦無線壞了都是因為這個。
但我還是知道了一些東西,我要謹言慎行。
可辦公室姐姐又教育我,辦公室里嘴要甜一點,才討喜。
我說,我嘴笨,不知跟領導說什么。
辦公室姐姐教我,上司喜凈,每天早些到,把領導桌子擦干凈,會客室地要掃,辦公室地要拖。她還說:你若害怕,把領導當作老虎,那他就是只老虎;你若把他當作一只小貓,他就是只貓咪。
菜鳥初到,午飯時候,同事問我:上班的時候你玩么?
我說:我的位置太尷尬,領導就在身后,不敢玩。廁所也不太敢去,老老實實,一天下來渾身痛。同事都笑,不過,她們說:都一樣,當初剛來實習的時候,也是這樣,時間長了,大家都油了。
不過,坐的離著領導近,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秘密:無論哪個在下面牛逼的人,到上級領導面前也會跟孫子一樣。
4.
現(xiàn)在的我,和幾個要好的高中同學開啟打卡行動,這個idea是在簡書是看到的(作者ID:老楊家的貓),就是幾個人寫出一段時間內自己每天要做到的事情,每天睡前打卡,如果有人有天沒完成今天的任務,就要請所有人吃飯;如果所有人到截止日期都完成了,那么大家可以一起約飯,吃頓好的慶祝一下。
我設定的和那位作者一樣,一天寫1000字,隨便什么內容。
我一直嘴上說著,時間太快,我覺得我還沒長大,心里我就是初、高中生。前段時間,與放學歸家的初中生同車,才知道自己再不可能是一個初中生了。稚氣未脫的他們嘴里討論的都是作業(yè)、學校、哪個人帥、哪個人賤。男生肆無忌憚的說著:“操!你再動我試試!”女生嘰嘰喳喳熱烈的討論著最新韓劇,誰可能喜歡誰!若是性格乖巧的女孩子,靜靜的坐在車后面,從書包里拿出今天剛買的修正帶和帶著兔子耳朵的嫩綠色圓珠筆,仔細的看看,又仔細的收起來。
而我,畢竟還是長大了,工作、生活,在社會中忐忑前行。
各位看官聽我絮絮叨叨說了這么久,或有同感,或有收獲,或有建議,都請與我討論,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