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我多么希望在我少年或者青年時代可以讀到諸如《生命的重建》《接納不完美的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等一大堆的書,讓我明白人生更多的道理,或許今天的我就會不一樣。
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沒文化且母親很強勢的農村家庭,童年的我遭受得最多的是母親的嘮叨和責罵,她以那種恨鐵不成剛的自以為是的表達方式愛著我,我在她嘴里讀到更多的是嫌棄、抱怨、恨。因此從小到大我的內心就有一個聲音環繞著我–我不被喜歡,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我很自卑。于是我在學校很努力,努力的學習,想要證明自己。可是書本除了知識并沒有給我更多的東西,我還是那么自卑,即使我上完了大學,依然沒有感覺自己有什么好的。假如小時候我能夠讀到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好的書,或許我就不那么看不起自己了,生活或許就會不一樣。因為海倫比起我她的命運更悲慘,她都能夠在童年感受到那么多美好,可是身在鄉村的我卻不知道我的身旁到處是美麗的風景,處處充滿陽光。有句話說得對,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把心封閉了,所以只看見悲傷。
我一直都想要改變自己,我想變得聰明,我想變得美麗,我想變得像別人那樣能說會道,可是卻一直走錯了道路。我把太多的目光注視到別人身上了,總是拿別人的優點來跟自己的缺點做比較,到頭來,看到自己越來越不如別人,所以就越來越消沉,越來越沒有勇氣,于是忘記了前行。而別人卻跑得離我越來越遠,過得越來越好。以前我總是盡力去迎合別人,遷就別人,順從別人,以為這樣別人就能喜歡自己,可它往往使我失去了自我且得不償失。比如在愛情里,我以為付出得多就能得到愛,可不是這樣的,長此以往對方只會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他還是原來的他,可你卻被他牽著鼻子走。這樣的痛苦生活伴隨我走過了三十個春秋,直到今年我遇見了上面所說的書籍。我感覺此刻的我才真正領悟了改變自己的真諦。那就是先要好好愛自己,愛你的靈魂,愛你的身體。愛你的靈魂就是要把他們當做你的孩子來照顧,高興時為它感到高興;難過時撫慰它擁抱它,給它安慰;恐懼時給它鼓勵,給它加油;痛苦時關心它愛護它給它溫暖。愛你的身體就是疼愛它,不吃有害身體的食物,多加鍛煉身體,還有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以前的我不愿意打扮,以為打扮著是給別人看而已,卻不知道好好收拾自己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而且自己美麗會給自己一個好心情。心情好了,身體也會更好了,身體好了,心情也更好。如此良性循環怎么會不快樂呢原來可以如此簡單就能獲得的快樂,我活了三十年才弄明白,感覺前面的人生都白活了。現在我不會故意去討好別人委屈自己了,我不再因為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了,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在乎就生氣計較了,因為我明白了只有自己愛自己才最可靠,別人不會理會你是否悲傷快樂的,那么我們自己悲傷給誰看呢?知道愛自己的真諦后,我學會了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各有各的特點,我就是我,不用刻意去偽裝,我的內心變得平靜了,變得坦然變得從容了。沒有了抱怨心情反而好多了,我開始學著傾聽我心的聲音跟著心走。此刻我已經明白了,原來快樂與不快樂,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心境,“心若陽光,何懼悲傷”。
愛自己,就要為自己努力,為自己而活。當我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時,其他的很多事我已經不在乎了,也不再因為家里的一點小事生氣抱怨了,也不在關心老公愛不愛我了,他去哪也不多問了,所以家庭關系也就變好了?!安A?,是因為自己太閑了”,星姐說的總是這么有道理,現在我有時間就給自己充電,把時間花在有價值的地方。也想彌補彌補這三十年落下的知識,希望自己能有一點點安迪的樣子,像她那樣工作從容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看著別人做事總是那么游刃有余我充滿期待。
希望有跟我同樣遭遇的朋友們好好愛自己吧只有愛好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