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源于對規則的把握

教育戲劇2017年春季天使1班(二)

文:小羽老師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階段 ?故事主題——《小紅帽》

本階段教學總目標:

1、 知識——認識故事里不同的角色及其性格。

2、 情感——透過活動,幼兒了解小紅帽的心情級需要,主動提出幫忙及關心。

3、 技能——能運用肢體表達情感。

教學素材:繪本《小紅帽》、幼兒已有經驗

課程時長:4課時

本階段教學所涉及的游戲及戲劇技巧:

老師入戲、專家外衣、墻上的角色、角色扮演、模擬情景;

身體可以怎樣動、鏡子游戲、音樂舒緩

第二課:《小紅帽》之安全專家

時間:2017年3月4日

人數:9人

教學目標:1、能與伙伴合作完成任務;

? ? ? ? 2、能用語言以及圖畫的方式表現“逃走”的方法;

? ? ? ? 3、能較好的在舞臺上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辦法;

在畫面的設計上能更具有整體感。

教學實況分析:

暖身活動——模擬情景“自救”

游戲玩法:沿襲上學期的空間想象與定格畫面的范式(鞏固孩子對身體的控制與不斷加深對空間的想象力—具體文章可翻閱上學期課堂文章《定格與自主》)。孩子們與我一并在想象的“森林”空間散步,手中拿著可以保護自己的魔法地毯,當聽到危險聲“啪”(鈴鼓聲)想起的時候,便要停下來,在毯子上做一個動作并定格,做到“紋絲不動”。這樣方可避免被大灰狼發現。

這次課有兩個新朋友,樂樂與天天,男娃。因為與本班的孩子年齡相當,在空間想象力上我沒有太多擔憂,但在定格畫面上,我留了個心思多加關注。

剛開始游戲,大部分的孩子節奏跟得很好,跨過沙堆,爬過峭壁,跳過小河……能很好的融入到情境之中,思維的發散度也慢慢打開。還有點恍神的樂樂和天天因為被我安排在隊伍的中間,前后都是技巧熟練的孩子們,他倆跟著跟著,也開始找到點玩這類想象力游戲的感覺了,慢慢的就放開了步子和動作,跟著我們摸爬滾打起來。當聽到“啪”的一聲時,倆孩子一下子還沒回過神要干嘛,就看見其他小伙伴瞬間就定住了,趴的趴,跪的貴、躺的躺、側臥的側臥,駿駿還故做挑釁的抖著上半身,當一看到大灰狼靠近就定住身體。樂樂和天天在“大灰狼”的語境中很快明白了什么叫“紋絲不動”,一直很努力的保持固定的狀態,但仍需要練習哦。最有趣的當屬小熊和小叮當,一個跪坐在地板上,一個趴在地板上,但都是用魔法毯子整個擋住臉和身體。(這個理解很有意思哦,我并沒有特指在毯子上是哪一種上,而我們的兩個寶貝則有了新的定義和表現,非常不錯?。┖芏嘈∨笥讯歼x擇跪趴在毯子上然后捂著臉,而真真、熙熙和大熊則用了更具挑戰性的動作,直接露臉跪坐或者趴著。為啥說這是有挑戰性的呢?

因為我們的要求“紋絲不動”是在相對時間內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動,包括眼睛。因此越是將臉部露得更多,意味著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度越要加強,連帶臉部的小肌肉群都要盡力控制。而將臉遮住則只需要控制住身體的大肌肉即可。樂樂似乎感受到了這一點,在聽到“啪”的一聲時來不及趴下,于是直接跪坐然后用手捂住臉的下半部分。在“大灰狼”出來的過程中,樂樂和天天比較容易被吸引而忘記游戲中的約定,哈哈,真是好奇的小男生呀。因此被大灰狼發現咯!(倆寶貝在注意力的集中于自我控制力上還需要不斷的練習哦。)

在反復的游玩當中,孩子們不斷的嘗試各種動作的“定格”,有的不斷嘗試與挑戰自己,也有的找到了更省力省心的辦法。我作為“大灰狼”的角色,在整個過程中,用故事的語言提示孩子們:“定格住的孩子在游戲中不會被發現,是安全的象征。”


小羽老師說:

玩“定格”說簡單就是練習對身體的控制力,說復雜就是培養孩子在專注力、身體協調性與大腦神經緊密結合的過程。能夠在相對時間內對身體做到有效的控制,這對目前很多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在任何一個課堂上,孩子除了能讓自己的身體坐好,還得能讓心聽進去,并且同步讓腦子進行思考,這一連串的行為無一不是對控制力的一種要求。教育戲劇就是在這樣輕松愉快而又專業技巧貫穿的課堂中,讓孩子自愿自發的去學習與培養自己各種能力。有了這些能力,相信孩子們到了任何一種課堂都可以游刃有余,事半功倍的學習。所以我常說,教育戲劇是綜合性的教育課程,大家需要花各種錢上各種班才能分別培養的各類技能,教育戲劇都涵蓋了。這也是我超級愛這門課程的原因。優秀的課程一定是讓孩子學習會“如何學習”,而不是“學會一樣東西”而已。--這一段作為解答很多媽媽對“教育戲劇到底可以培養孩子什么?能讓孩子學到什么?”的部分解答吧。


老師入戲:

我將上節課一起探討的“墻上的角色”大灰狼貼在白板上,扮作“小紅帽”告訴大家:“謝謝親愛的小朋友們,上次你們那么熱情的告訴我關于大灰狼的一切,我現在已經知道大灰狼是什么樣子的了,我的媽媽也叮囑我一定要千萬小心大灰狼,千萬不要被他欺騙了。可是,如果我真的在森林里遇到了他怎么辦呢?我,我,我又打不贏它。你們能幫我想想辦法嗎?我怎樣才能躲開大灰狼呢?我好害怕呀!”樂樂立馬很積極的站起來說:“我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和奶奶就是被大灰狼吃掉了,后來被獵人救了?!甭牭綐窐返幕卮穑颐靼姿蛘哒f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經被故事原著套牢了,如果我不及時用辦法把他們吸引出來,對于已經知曉故事的每一個孩子,今天的問題就是一個挑戰。因為他們需要跳出故事,在思想上把故事分段,而進入到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另一個故事片段當中,然后自己成為這個新故事片段的作者去思考和描述新的情節。我轉念一想,用祈求的口吻說:“對呀,上次就是遇到了危險,所以這一次我不想再被大灰狼吃掉了,實在太可怕了,大家可以幫幫我嗎?”


專家外衣:

孩子們一開始還支支吾吾的,或許是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小紅帽,也或許是內心依然有著對大灰狼的懼怕。從生活經驗和對危險事物的態度,我看到了孩子們對于安全性問題的薄弱,但我不想成為“傳授辦法”的人,我希望成為“安全辦法”的引導者。

在安靜了片刻之后,我再次發出了求救的信號。希望在場的每一個“安全專家”能幫幫專家。大熊又一次第一個舉手了,嘰嘰喳喳說了一長串,語速挺快,邏輯有些亂,意思沒有講清楚。我請求他再重復一遍。這一次,慢下來了,理清楚了,講明白了。有了這個排頭兵,熙熙也跳起來了,小熊也是不甘示弱了,真真的手也一直沒有放下過,駿駿生怕自己的辦法沒有講完,琛琛也加入到了這樣的搶答中,樂樂和天天在觀望和了解了一陣子之后,也開始動腦筋進入這樣的想象力大賽中。這樣的氣氛一旦活躍起來,孩子們簡直就是停不下來。

大熊:先爬上樹躲起來,等狼走后再爬下樹去外婆家。/挖一個陷阱讓大灰狼掉進去。

熙熙:教小紅帽憋氣裝死,騙過大灰狼。/做一種藥水放到湯里,讓大灰狼喝下去就死掉了。

小熊:先躲在草堆后面,等狼走了再出來。/拿石頭爬上樹砸暈大灰狼。

真真:設計一個陷阱,放一些肉,引誘大灰狼,抓住他。/做一個大秋千直接蕩過去。

樂樂:趕緊喊獵人救命。/挖個地道,走地道去奶奶家。(安全的路線)

天天:做一個假人,放在河里,引誘大灰狼。/拿石頭砸大灰狼。

駿駿:在一個假人身上裝上攝像頭,時刻觀察大灰狼的動靜。/繞開有大灰狼的路線。


小羽老師說:

孩子們的辦法多種多樣,從不同的辦法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從閱讀和生活中汲取的經驗層次,有些辦法很鮮明的能感受到是孩子觀察生活中的顯示狀態而遷移到這次的問題中,比如攝像頭、喊救命、憋氣裝死;另一部分這源于閱讀經驗:比如設計陷阱(源頭在《獅子與老鼠》故事中獅子掉入陷阱;)、有毒的湯(源頭在《白雪公主》中的后母)……等等。在戲劇的課堂上,我們很少出現作品本身,正是因為戲劇的課堂需要孩子不斷的調動已有經驗,加入到新經驗的建立當中,而這個過程的建立,真是孩子獨立學習的過程,也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日常積累的結果,并不是一節課就可以完成的突擊品,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好態度。


我這里記錄的辦法僅僅是孩子們七嘴八舌搶答出來的一部分,因為辦法實在太多太多了,因此,我們集體啟動了另一項: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設想的所有辦法。

孩子們很快的選好了小伙伴,可難點再次出現。孩子們嚷嚷著:我不會畫大灰狼、我不會畫小紅帽,此起彼伏的聲音開始了。我很平靜的說:“安全專家們,你們需要提供的是辦法,而不是畫他們的肖像哦,所有,你只需要用一些圖形、圖案或者標志之類的方式來表達都可以,最關鍵是待會你在介紹時能看懂。明白嗎?”孩子們秒懂。紛紛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和小伙伴商量待會如何來設計這張“安全指南”。最后,當每個小組完成了“安全指南”在上臺介紹的時候,我們也是有要求的哦:1、觀眾要安靜的傾聽。2、講述者要面向觀眾;不擺玩手中的作品。3、講述者聲音要響亮、清晰,講清楚自己的方法。4、講述要有頭——自我介紹;有尾——謝幕致辭。

很遺憾,今天的時間非常緊湊,我們沒有辦法完成音樂舒緩環節,但是我非常開心的是,在上臺講述的環節中,每一個小聽眾都能安靜、認真的去傾聽其他組的發言,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尊重他人,傾聽是細節。


小羽老師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笨词怯螒蛉碎g的戲劇課,往往隱含的規則意識更強烈。需要孩子更好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控,方能在整節課都是游戲玩耍的基礎上收放自如。這都是“學習”的能力。上臺展示,就更需要有規則和意識,只有基于這些要求,孩子們在傾聽與點評的時候,才能有依可循的集中注意力去聽與思考,只有用心的去關注了別人,才能從別人身上看到發光點,從而把這些為己所用,成為新的學習內容,并內化,這些都是他們之間互相學習的最佳機會。

非常鮮明的對比,跟過小羽老師的孩子在這樣的環節,會把注意力關注到其他人,并且有依有據的說出為什么好,為什么不好?新加入的寶貝就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最棒的。并不是說哪種表現就一定是對或者好。只是,我們需要培養孩子一種學習的態度,這就是——在認可自己的同時,學習吸取大眾的精華。從對自我意識的關注,到對周圍世界的關注。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更是學習的過程。




記于2017年3月4日

教育戲劇天使1班春季第二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