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世界的我們來說,或多或少都具有拖延癥。TED視頻是《你有拖延癥嗎?》幽默的分析拖延癥存在的機制以及拖延癥的種類。
主講人用幽默的語言清晰的講訴了拖延癥的機制,他將人類大腦形象的比喻成兩種樣態,一是貪圖玩耍的猴子,另外一個是具有理想思維的人。拖延癥形成的原因便是貪圖享樂的猴子追求玩耍,不想工作,導致堆積的工作越來越多。人們總會在截止日期前瘋狂的工作,也是受到了拖延機制的另一個動物的掌控——驚慌怪獸。驚慌怪獸會讓人們在deadline之前瘋狂工作,哪怕是熬夜也在所不辭。
貪圖快樂的猴子和理性的人
驚慌怪獸
與此同時,還必須區分兩種拖延癥,一種是具有deadline的拖延癥,另外一種是沒有deadline的拖延癥。前者的拖延直接帶來的后果有兩種:一是我們在拖延期間的玩耍并非充分快樂,而是帶著任務沒完成的憂愁在play;二是依靠最后時間拼湊出來的工作,其效果并沒有那么完善。畢竟一個月的工作量,用三天或者一天時間來完成。
上面只是有deadline的拖延癥帶來的后果,沒有deadline的拖延癥對于人生的影響會更巨大。例如你想學一門新的手藝,擬定了計劃,你卻因為拖延從來沒有去實踐。又如你想聯絡一個好久未見的朋友,卻因為拖延,再也沒有聯系過。
生命日歷,算算你還剩多少?
按照平均壽命80歲來計算,一生中擁有29200天。如果你現在20歲,那么就還剩下21900天;如果你現在30歲,那么還剩下18250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常常忘記“死亡會到來”這件事,認為還遠著呢。其實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不管死亡離我們有多遠,它總在那里等著我們。明白這一點之后,便明白了拖延癥帶來的最大問題——對生命的無端消耗與不尊重。
注:本文寫作資料源于TED《你有拖延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