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偷懶?
時常在午夜時分輾轉反側,又一天過去了,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毫不留情地揮手遠走。日歷翻篇,甚至不需要手動操作,手機時鐘默默擔負起任務,無聲無息完成更迭。
我回想清晨的壯志凌云,羅列出的七八條任務清單完成度差強人意,分內工作業已告一段落,自我提升再次執行地支離破碎。
每當這時,厭惡和煩躁像章魚觸手張牙舞爪扭動,猙獰而張惶。
何以重蹈覆轍?何以懶散度日?未來,何去何從?
帶著愧悔和再出發的決心入睡,似乎明天就會改觀,我將會不一樣,世界也會不一樣。
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上演過無數次,可惜,我還是我,依然在睡前自我唾棄,依然在睡醒時試圖改變。
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會偷懶?
某一次,我立志減肥,從120+到95斤,一旦完成目標我將會去山東見朋友。我選擇了跑步和跳繩,少食。三個月后初見成效,降至106斤,希望就在眼前。誰知,秋去冬來,在御寒需多食的勸說下,我沒能抵抗火鍋肉的誘惑,一雙筷子吃吃吃養了冬膘。
又一次,我立志練一筆好字。緣由是,我無法忍受“提筆見狗爬”的筆記,也因為我那中學未畢業的父親一手硬筆書法工整大氣。于是我精挑細選了歐體字——秀氣而精巧,結構對稱美,淘寶速購田英章字帖和練習本若干。在等候快遞的日子里,鈍刀割肉般消磨了激情,及至練習,秉持著不浪費的心態堅持了五天,最終留下一堆吃灰文具。
還有一次,我跟風買了《我的神秘花園》,對著網絡上流傳的“神涂色”畫頁細細描繪。原本是被追捧的解壓神器,在我那干癟的可憐地創意細胞之下,成為一種折磨??此仆牟使P繪不出精彩,按部就班的模仿下是呆板,沒有享受到成功創造的欣喜,只剩下折騰,酸疼的手腕和頭昏眼花。
當然,也有過短暫的堅持,那次我參加了“21天計劃”,每日運動簽到,成功的參與者可以抽獎。恰好我當時正計劃重拾支離破碎的“減肥大計”,我選擇了跳繩——每天下班后半個小時。期間多數天數達標,也有時倦怠猛然而至,或是風雨來襲,臨時加班,我也就偷個懶,也有時投機取巧。但是心知肚明,騙誰呢!從形式說這次打卡沒斷過,從實際上講還是“行百里半九十”。
后來,我想這些努力中,或多或少都帶著為現實所迫的成分,要不我培養一項有意義的愛好?
再一次,跟風買了一堆書,從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到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也有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圣》……一堆書大約七八斤,堆放在書房的角落里暗自神傷,連塑料封膜都沒拆,甚至偶爾蹲在哪里找物什也會裝視而不見。
還有一回,我想我要寫點東西,作為一個偽文化人,日復一日蹉跎歲月算什么?本來就不好使的腦子都快退化成金魚了,不如寫些日記。為了不顯得太乏善可陳,我認真學習了網上各路大神的寫作攻略,最終自慚形穢地想著我還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從我一日都不可缺的吃開始。其間時斷時續,深感提筆忘詞,文句狗屁不通,所見所聞單調雷同,敘述顛三倒四,寫得又是羞于發人前,又是如無知孩童自得其樂。隨后我發現,居然有友人捧場鼓勵,到教我自信心膨脹成棉花糖??上?,沒過多久瑣事太多,我又善找借口,還是半途而廢。
……
每次失敗都不啻一回打擊,明知道這根本在于我偷奸耍滑的心態,但還是不甘——誰都想成為馬云吶!
涼風習習,神清氣爽作反省。
我為什么偷懶?
偷,人在屋檐下拿東西。懶,心中裝著一條賴皮狗。人心有了僥幸的念頭,就會不自覺催眠,獲得放縱的刺激與歡愉。
我總會想著,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也知道明日無幾多。
我總會妄想,天上掉餡餅,走路遇貴人。我也知道腳踏實地才是正途。
我總會貪戀,短暫地舒適,片刻地滿足。我也知道,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暗香來?
我會為很多無聊的念頭放棄拼搏,也要為迷霧重重的遠方再吹一次風。
我就是這樣的矛盾,在嘗試和放棄間輪回,在憧憬未來和安然認命間搖擺,在偷懶和勤奮間掙扎。
我為什么偷懶?
理由太多,但是,根本還在于“想”的重量。
有多少渴望,才會有多少付出。
村上春樹說,痛楚難以避免,磨難可以選擇。
現在,我又開始了一次啟航,渡口的小船簡陋破舊,但我還是想奮力搖漿。不知這份想的重量,是否足以擊飛一些偷懶的念頭,送它一路遠航?
對此,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