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最炸的新聞一定是:“狗煥和德善在一起了!”
15年追了整個冬天的劇《請回答1988》里的結局,德善沒有成為狗煥的愛人,終于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相愛了。
就好像中學時代班上的那對情侶,突然有一天得知他們結婚了。
你也跟著開心了好久,你開心的或許只是青春里有人一直愛下去的那個美好的結局。
當初看這部劇,只因為朋友的一句話:
“如果我只能給別人推薦一部韓劇的話,我就推薦這部《請回答1988》”
而看完這部劇后,感覺不能只用韓劇來定義了,它跨越了地域,也跨越了年齡
雖然每集平均有一個半小時,卻不覺得拖沓冗長,像一部小電影,卻比電影從容,如果你用心體會的話,會覺得這部劇做到了無一字一幀可刪,因為編劇將細節做到極致,每一處看似隨意的鏡頭,可能都是刻意的安排。
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巧妙的從各個方面進行解讀,娓娓道來的講述,一點一滴細密鋪墊,慢慢構架起一整個80年代的雙門洞,塑造起一個又一個豐滿近乎真實的人物。細碎但不凌亂,節奏不疾不徐。
結尾的獨白往往起到點睛之筆,放到情境中動人心弦,拿到情景外感慨萬千。說到這里要再次表白編劇李有靜和導演申源浩。
所以看這部劇
”猶如停下腳步,挖掘腳下微不足道卻更柔軟的事物“
那些被我們忽略或者遺忘的事情,謝謝這部劇,幫我們記得。
關于親情
家人永遠都是家人
德善因為是老二的原因,經常不受重視,一次過生日時終于情緒爆發。跟家里大吵了一架。
我們以為自己的委屈家人都懂,可是事實也許并不是這樣,可能最不懂的,就是家人
但是后來,德善的爸爸給女兒補過了生日,并且說
”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的,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后來德善跟爸爸高高興興的回了家,家人之間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或許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么可重要的呢,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手的那顆心,歸根到底是家人,別說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爺爺,最后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邊。出了家門從外面世界所受的傷害,各自在生活中留下的傷疤,甚至,家人留給我們的傷痕,但最終站在這邊給予安慰的,歸根到底是家人?!?/p>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
所以創造了媽媽
這一場雨中護女的戲,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寶拉因為參加反政府活動在巷口被捕,寶拉媽沖出去喋喋不休的跟警察說著好話,寶拉開始不耐煩了,覺得媽媽丟人,直到低頭看到了媽媽腳趾撞破,血染紅了襪子,固執的寶拉第一次說了“我錯了”
人真正變得強大,
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
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
鏡頭一轉,白天在婆婆那里受盡委屈的善英,不敢像兒子表露一點難過,拿起電話,才喊了一聲媽媽,就已經哭的不能自已。
當已經到了成為母親的年紀,媽媽依舊是自己的守護神。是喊一聲,就哽咽的存在,是代替神來守護你的,叫一聲也能動人心弦的,力大無比的存在。
我的爸爸是超人
“小時候家里住著超人,是個能修所有東西的百戰天龍,何時何地誰有困難都能解決的萬能俠客。他是個不會懦弱的超級英雄的存在。”
但是長大后才發現,超人也是人,只是因為有家人,有我,他們才以爸爸的名字生活
爸爸很多時候也是深沉的,但是不說明,不代表心里沒有
雖然說著后面來車了,但其實后面并沒有車,只有爸爸回望的身影。
關于寶拉和父親之間的隔閡,劇里分了好多集一點點鋪墊,無論是寶拉掙了錢送爸爸禮物的扭捏,還是寶拉離家時,爸爸沒有和家人一起來送她,卻獨自一人等在路口遞給她藥塞錢。直到最后一集寶拉出嫁,執拗深沉如此父女,用寫信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自己。
冬日爸爸對余輝的疼愛,對德善的親昵,對寶拉的深沉,無論哪一種,都是沉甸甸的父愛。
關于友情
不管時光如何變遷,總有一群最熟悉的面孔永遠伴你左右
一起逃課看小黃片,窩在一起吃拉面啃炸雞,一個電話就慌慌張張的跑去阿澤房間聚會。
受了傷,有了煩惱,都有這樣一處地方可以躲避,都有這樣一群朋友可以依靠。
還有德善的三人小團體,當曼玉出國六年都沒有一點音信的時候,不開心的埋怨起來。
--“不敢打電話,怕會想你們呢”
--“連看照片都會流淚呢,還怎么打電話”
三個人瞬間哭成一片。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可說翻就翻的,載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友情。
時間會沖淡一切,可說沖淡就沖淡的,也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除了孩子們之間的友情,大人們的友情同樣讓人羨慕,美蘭,一花,善英每天盤坐在涼床上, 擇菜喝酒,閑聊講黃段子。對方受了委屈,自己比對方還生氣,對方有了困難,用最妥帖的方式給予幫助。
幾位爸爸沒事就約在一起喝酒,一起聊聊那些煩心的事兒?;蛘撸瑧c祝慶祝阿澤的勝利。
每個人,都不孤獨。
臨搬走前,善英說
“大姐,我在這里,真的跟好人度過了一段很好的歲月”
關于愛情
這部劇當然講愛情,就像你我的青春一樣,它講在愛情里的勇敢,也講在愛情里的笨拙,講愛情里的甜蜜,也講愛情里的苦澀。幾對戀人也會沒事發發糖,滿屏的愛情的酸腐氣,當然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經歷心痛和分離。時間讓人成長,愛情亦然。
誰的愛情不迷茫?
年輕時候的我們可能都自我懷疑過,不知所措過,都這樣心痛過,失落過,但是誰的愛情不迷茫呢,青澀的歲月你有過的,我也有過。
心灰意冷的德善會問東龍, “為什么就沒有人喜歡我呢”
不懂得怎樣把事情做的周全,為了準備司法考試,寶拉說:“我沒法同時做兩件事我們分手吧”
想把我的一切都給你
正峰歐巴雖然考不上大學,但是撩妹技能我給滿分,情話說的一流,情書寫的一流。但是多高的技能,其實都比不上一顆真心,我愛你,所以,我想把我的一切,全都給你。
還有軟萌總裁阿澤的這句話,虜獲了多少 少女心
輸給的不是時機
而是自己數不清的猶豫
當狗煥晚了阿澤一步出現在德善面前的時候,我和狗煥一樣,怪那該死的timing。
wuli狗煥真的運氣太差了。
但是這部劇好就好在,它并不流于表面,編劇總想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給你看。她讓角色成長,也讓觀眾成長。
當狗煥知道阿澤是放棄了重要的比賽跑來德善這邊的時候,他終于明白所謂的緣分和奇跡,都是自己創造的,都是帶著懇切的盼望,堅定的心弄出了時機。
我們總要從潦倒的舊時光里,一點一點學會感激,取舍,包容,傾聽,體諒,給予,一點一點學會好好生活。和親人,友人,愛人的眼前緣分,只有這一世,所以我們要用一生,將幸福這件事,不斷練習。
東龍有一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現在的孩子們,只懂求根公式,不懂人生”
所以1988 想讓你懂得
人生不只一條出路,誰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是成功呢
1988 想讓你懂得
那些我們不理解的事情,背后有我們不知道的隱情。(德善和寶拉不能理解為什么奶奶去世了,家人還能熱鬧的辦喪禮,一點不憂傷,甚至覺得大人可悲,但是當伯伯回來時,爸爸和姑姑抱著伯伯痛哭的時候,他們才明白)
1988 想讓你懂得
所謂愛一個人,不是擁有了才去給予,而是懇切的必須要給予。
收下對方懇切給予的心,也是一種成全。
1988想讓你懂得
只有自己人的好才是最真實的,才是可以緊握在手心里的幸福。
1988想讓你懂得
愛要快點說出口,無論是對親人,還是愛人。
1988想讓你懂得
“人沒有無窮盡的精力。活到我現在這個歲數,希望生活富足但簡單。越簡單越好。我不是不要交際,而是希望和我能夠相視而笑的人,都是真心的在笑?!?/p>
1988 想讓你懂得
不要以為被愛而愛,而要因為愛而愛
這部劇的最后,是圓滿卻有點傷感的ending
生活不是偶像劇也不是童話,不是王子和公眾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結束,我們唏噓懷念,我們也仍要接受并且前行。有很多人都在埋怨編劇沒有好好交代狗煥和東龍后來的生活,但是院長跟我說,或許他們長大以后就不會像從前一樣有很多的聯系了,故事以德善的回憶展開, 最后出鏡的,也都是德善的親人。親密美好的時光,就該定格在回憶里了。
關于猜老公的問題,如果你問我站澤善還是站德煥,真的是一個難題啊
一個天然軟萌,笑起來整個世界都明媚了,瞬間被治愈。
一個高冷寡言,但因為甜蜜的小心思忍不住笑起來的時候,整個人都在發光。
很喜歡韓語里,“親故”這個詞,衣不如新,親不如故
“沒有什么比這老舊的東西,要更讓人厭煩和覺得破陋。
但是厭煩和破陋的另一種說法,也可能是熟悉和舒適。
一起度過漫長的歲月,
再熟悉不過的我的所有,
和讓我舒適的,我的人,
才能真正了解我,擁抱我,安撫我
因為討厭和簡陋,有時候可能煩的要死
但世界上能守護我的,只有 我的人
熟悉和舒適的,一直以來的,我的人,所以不能不愛。
我們不能不愛他們
不能不愛”
寫在最后
因為這部劇囊括了太多太多的人情事理,有著太多太多我愛著的人,我喜歡的小細節,一度讓我不知從何說起,好像無論怎樣都無法展示出作品本身帶給我的萬分之一。
并不是想強迫別人做什么事情,可能只是單純的覺得這樣一部好的作品被貼上標簽,會覺得不值。
只希望能帶給你們些許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