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人的知識面稍微寬一點,交際的圈子稍微廣一點,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點,命就會好很多。
寒窗苦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態度,但是社會競爭是一種非常長期且復雜的系統競賽。寒窗苦讀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經濟條件好、智商好、出身好、長得美一樣,都只是其中的一個變量而已,而命運是很多個變量的結果。
我們必須承認,社會是分層次的。20世紀80年代,農村和城市就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農民進城被稱之為“盲流”,城市間也分三六九等。我們處在的社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社會,橫向對比全世界也是相對公平的。因此才會有逆襲這個詞語出現。處在底層的人,首先要認清這個現實,才能有希望。假定社會分為100層,站在金字塔尖的是1層,最底下是第100層。
一個人目前處于70層,他相比69層的人有明顯的劣勢,家境也好,智力也好,顏值也好,運氣也好,總之有差距。如果他的努力程度和69層的一樣,他最多呆在70層,甚至會跌倒71層。很多逆襲者的誤區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別人的努力。慶幸的是大部分人一生都是處于松懈狀態,達不到80%都努力,這才給了逆襲者機會。
美國商業部前部長駱家輝在當選華盛頓州州長時講,從他爺爺家到州長官邸只有100米距離,但是他們家人走了兩代人的時間才完成了層級的跨越。
講一個逆襲的故事。
18世紀末,英國有一個人,按現在的定義就是標準的”草根“。由于出生于窮苦人家,十幾歲就煤礦里面當童工。為了改變命運他拿出部分工資去讀夜校,19歲才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地位低下,他的戀愛和婚姻也不順利,娶了一個大他12歲的農村女仆,他的太太在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后便去世了。?
這位主人公年輕時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可以說是“催人淚下”。不過靠自己的努力,他在31歲時當上了礦上的技師。他終于有錢將兒子送入學校,并跟兒子一起學習。當時礦上瓦斯爆炸很多,他幾乎同時和英國著名科學家漢弗萊·戴維爵士同時發明了安全燈。經過幾十年的發明權之爭,這位技師并沒有因這項發明爭到什么錢。
對此他并沒有在意,而是專注于另一項偉大的發明。歷史給了他一個稱呼——火車之父,他就是英國偉大的發明家喬治·史蒂芬森。
這不是寫雞湯,而是希望用這個故事對比我們身上不足之處。不是要抱怨社會的不公,而是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
和投資自己一樣重要的就是找一個好的配偶。
金融巨子約翰·摩根講的三個基本要求——迷人、有氣質、聰明,基本素養——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巴菲特也曾說過要找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找一個不如自己的人是一生的麻煩。聰明人會欣賞聰明人,而且只有聰明人才會欣賞聰明人。母親的智力水平對孩子的影響比父親還大。在一個完美的婚姻中,雙方都應明白關系的親密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優先于子女,更優先于雙方父母”。戀愛的激情,是化學物質分泌所帶來的愉悅,婚姻則是由兩個人一同構造一個舒適的共同體。
人生需要做減法。
選擇太多,導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長期呆在一個地方、一個領域努力經營。而做到頂級都是需要時間的。印度人的種姓制度比我們歷史教科書介紹的還要復雜得多,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階層,每個階層內還會不斷細分。找配偶只能選擇同層種性的人,選擇余地特別少。印度雖然近年來發展很快,但依舊非常窮,當它的精英通過讀書或者工作移民到一個新國家后,幾乎沒有可能在回到印度。在美國一個普通的崗位,一個中國人要是三年內沒有升值加薪,他必然會選擇跳槽。印度人卻能在這個崗位待上30年。由于印度女性在婚后常常不上班,承擔了教育孩子和管理家務的事情。也讓很多男人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這也讓他們更有競爭力,硅谷的很多大企業高管都是印度人。
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不是來回選擇的結果。而是在沒有多少選擇時深度經營的結果。這種現象稱之為“不選擇反而獲得幸福”
人有兩個特殊的天賦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一個是藝術的創造力和想象里,另一個是夢想和浪漫的情懷。
芝麻和西瓜,沒有保護好自己的性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為了拿免費的東西搶破頭
·為了省1元出租車錢,在路上走10分鐘
·為了搶幾元錢的紅包,每隔三五分鐘刷一次微信
·為了掙幾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為了“雙十一” 搶貨不睡覺
·為了一點點折扣在網上泡兩個小時,或者跑幾家線下店
不僅時間利用非常沒有效率,于是漸漸習慣于非常低層次的追求。
舉一個撿芝麻、丟西瓜的例子:2016年阿里巴巴四名程序員修改腳本,瞞著公司多刷了124盒月餅,被公司無情的開除了。糟糕的思維方式和衡量價值的標準,決定了人不幸的命運。
蘋果公司的產品線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卻是全世界最掙錢的公司。因為他在撿西瓜,他們并沒有為那些蠅頭小利動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芝麻依舊會去撿,撿多了,西瓜自然留給了那些有智慧的人。
莊子在《養生主》開篇講“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也”,大致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要失敗的。很多事情不做其實也無關大體,那就別做了,這樣就不會讓你每天忙忙碌碌了。生命是有限的,當錢達到一定程度后,其實并不重要了。我們需要的是獲得時間的自由。
人生成功的秘訣在于做減法,而做減法的關鍵在于能夠跳出一般人的思維方式,找到那些其實無關緊要的事,然后下定決心那那些事情放棄掉。
巴菲特說過每個人終其一生,只需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我們要知道,幸福生活才是根本,其他不過是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已。
起跑線的輸贏對一生的影響并不是那么大。
有些人學習成績好,但也只是在那個階段好而已。出社會工作后,被之前不如自己的人超越了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是說他不夠聰明,而是不能堅持去學習。我們必須樹立“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的想法才能笑到最后。在這條道路上,每過一個階段就有人主動退場,請注意,是主動退場。最后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最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下倆的人。這里分享一個故事。
美國中部密蘇里州有一所獨立高中,1901界的畢業典禮上,查理·羅斯以年紀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學校畢業。他身旁站著一個比他矮半個頭的哈里。哈里其貌不揚,來自一個非常樸實世代務農的家庭。
羅斯考進了當地的密蘇里大學,畢業后成為了新聞學院的第一位教授。在隨后的幾十年里,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影響力越來越大,1945年羅斯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白宮負責新聞和出版事物的首席秘書。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一個人即使贏在了起跑線上,成功也要靠自己的長期努力。
和羅斯相比,哈里無疑在起跑線上輸得一塌糊涂,在高中畢業的十多年里,他因為家庭貧困,無法上大學,沒有人脈,沒有機會,一事無成。當羅斯在新聞界大顯身手的時,哈里還在為溫飽發愁,但在最后的長跑中,他卻贏得非常漂亮。他就是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杜魯門。1945年,接替了去世的羅斯福,從副總統上位為總統。 杜魯門是美國歷史上第九位沒有大學學位的總統。
杜魯門的成功過程說明,即使起跑線上領先,優勢其實未必能持續很久。他的成功可以概括為耐心、運氣、勤奮。只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才能讓自己堅持不懈的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斷的爬起來(并且一邊跑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最終跑到終點的會是這樣的人。
“玻璃心,傷不起”
由于過分強調起跑線的重要性,老師和家長不斷告誡孩子,一朝落后、永遠落后。孩子們一遇到一點不順利,一點失落,就害怕得要死。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心就會變得很脆弱。如果一開始處于順境,就越發的自信能一直走下去。但人難有永遠的好運,一旦遭遇挫折,便成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整個人都不好了”,最后變得輸不起。玻璃心一旦養成,副作用會非常大,一輩子都會是大問題,走不出心里的陰影。
先讓父母成熟起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想這是老人應有的智慧。想讓孩子成為精英,自己要先成為精英的父母。大氣、開朗、不斤斤計較,不倚老賣老。
向死而生,衰老最后體現在人類身體的全面崩潰,就像一面千瘡百孔的墻,即使能修復一兩個小洞,對面那面要倒的墻沒有多大幫助。只要每天開車和坐車時想著系上安全帶,人均壽命就能延長兩到三周。假定一個人目前30歲,他的壽命是70歲,按一年365年來算,他只剩下14600天而已。《自私的基因》一書的作者道金斯講,我們不過是基因的載體,所有物質的生命,不過是基因為了延續和進化的目的而存在的。當我們能站在一生的高度過每一天時,就能活出精彩。
論運氣
時間是你的朋友,而時機不是。也就是說,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任何經歷合理利用都是財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費時間。社會上不上強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在成功時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感謝上天安排的命運,在厄運中泰然自若,看清自己,或者更容易等到時來運轉的時候。問心無愧是我們唯一穩得的報酬。我們能做的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
由儉入奢易,反過來則千難萬難。《莊子·外篇·秋水》的“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事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之教也”說的是,對于在見識上不長進的人要少和他們來往,更不要和他們爭論,因為道理講不通,徒費口舌。缺乏愛的人難以大氣,不大氣的人做不成大事。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規矩,踩到別人腳趾而不自知。其結果是,輕者沒有人愿意幫助他們,重者是人家會和他們做對,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幫助是不行的。
缺乏見識、缺乏愛、缺乏規矩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沒有錢,有一輩子的機會能夠獲得,而缺少這三樣東西,縱然后天再努力,格局和氣度都會太小,終難成大器。人最終能走多遠,取決于他們的見識。我們常講“名師出高徒” “要與比自己好的人為伍”,實際上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見識。
富蘭克林在他的自傳講過這樣一件事情,他曾經有一位政治上的對手,那個人頗有影響力。為了把他爭取過來,他用了一個創造性的方法,他去向對方借書,而對方還真借給他了,于是兩個人后來成了朋友。錢鍾書在《圍城》講過這么一個觀點。借書有利于男女之間的交往。借一次書,還一次書,至少接觸了兩次。要是能一起談論書中的內容,接觸的機會就更多了。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買一些并不需要的東西,然后因為它們堆滿了房間、塞滿了抽屜而心煩。一本好書,本身也可以幫助我的重新認識自己、認清世界,弄清心頭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終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閱讀不僅讓我們在冷酷無情的科技時代獲得喘息,而且重啟了大腦深度思考的功能,還是抵抗狹隘、思想控制和輿論支配的方式。
在風險投資領域有一條金科玉律——投資就是投人。成功的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對人要和氣,但不要過分狎昵。
·相知有素的朋友,應該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生,可是不要對每個泛泛之交的新知濫施你的友情。
2009年,騰訊找到吳軍博士,希望他能加入騰訊。因為需要一兩個合作者一起工作,他找到了他長期合作的伙伴,也是他的摯友朱會燦博士。于是第二年他們就一同到了騰訊。兩年后因為吳軍博士需要回美國,他和會燦商量了他的想法,并在沒有反對的前提下回到了谷歌。會燦考慮良久,半年后也隨吳軍博士回到了谷歌。又過了兩年,吳軍博士打算創立一家風險投資基金,事先也把打算告訴了會燦,起初基金規模小,他不建議會燦離開谷歌,等到基金規模大了,他依然會為會燦保留合伙人的位置。兩年后基金做的不錯,福利也可以向谷歌看起了,他才建議會燦加入他們。而會燦也如約答應了。吳軍博士說,像會燦這樣的人,是他最應該珍視的財富。
人的出生無法決定,能自己決定和選擇的只剩朋友了,好的朋友是巨大的財富,而損友則是巨大的負資產。用曾國藩的原則,不要給損友第二次機會,永遠不要來往。
好的產品就是每天都必須用上幾分鐘,就如同刷牙一樣,久而久之用戶就養成了使用該產品的習慣。把新的產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強化你對它們的印象。這就是所謂的爆款效應。谷歌的商業定位就是:將有用的東西傳達到千家萬戶。
在未來的智能時代,連接比擁有更重要。谷歌和臉書這樣的公司并不擁有什么內容,但是它們有對用戶的連接。愛彼迎沒有自己的房子,卻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屋租賃公司。滴滴和優步沒有自己的汽車,卻擁有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懂得了這一點,就理解了互聯網經濟的本質。
中國一些投資人,會花很多錢,通過競標成功和巴菲特吃了那一年一度的午餐。巴菲特跟他說:年輕人,我不用告訴你們該做什么,因為你們很優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告訴你們不該做什么。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遠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遠不要用杠桿投資(不要借錢投資)。巴菲特給這位投資人的建議是,人一生不要兩次富有,低谷對人來說總是有的,但是不應該從富有變成窮光蛋,這不僅缺乏智慧,也會讓人的生活變得很糟糕。少犯錯誤比多幾次成功更重要。最好的投資是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因為我們擅長于此。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是自己的,怎么看怎么喜歡,覺得自己的后代就是比別人強。但是在做事情上常常會忽略。很多時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在智商、情商和知識上,其實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是對人性的理解。
中國現在的獨角獸公司,幾乎清一色都是從一線城市和思想比較開放的二線城市走出來的。這說明環境的重要性。而且再有錢的商人如果沒有核心業務,生意也是不能持久的。司馬遷的《史記》講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今天整個現代經濟學上建立在所謂的“人是理性的、商業的人”每個人都是算著帳,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奮斗的。從史書中學到的智慧,顯然要比知道一些故事更重要。
在銷售過程中,把錢收回來是目的,而把貨賣出去只是手段。任何一個好產品,都需要顧及使用者的面子。與其說服他來買,不如講清楚你可以給他提供什么價值,讓他自己認可這種需求。
和人相處的技巧在于,要讓對方感覺對你有所需求。如果我們為別人提供價值,而不是一味的推銷,我們的產品,甚至我們自己,就會受到歡迎。
管理者不可能也不應該對員工進行事無巨細的管理,因為員工的主動性很重要。工作中的偽工作者:
·不能給公司帶來利益,又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的改進和升級。
·可以通過學習一種新技能高效的工作,卻還要守著過去的舊工具工作。
·在做事前不認真思考,盲目的試錯找答案。
·做產品不講究質量、不認真測試,上線后不停的修補。
·不注重用有限的資源解決95%的問題,糾結于那5%的問題。
·每次開會找來大量不必要的人旁聽(浪費他們的時間),或者去參加不必要的會議。
成功學上有一個10000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10000小時只不過是一個必要條件而已,那些偽工作者10000小時都是在從事低層次的重復,不注重學習,懶得總結教訓:同時還臉皮薄,也不好意是請教。只在自己的世界精進,他對外界(新知識)越排斥,外界當然也會排斥他。
1000小時的努力是一個積累效應,第二次努力要最大限度的復用第一次的努力結果,而不是每次都從頭開始。10年后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大部分人都會失業。如果我們總是能從不中聽的話中找到合理性,不僅進步快,而且眼界、氣度都會比常人高出很多。
大部人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以為自己能夠記得住,但很快就忘記了。因此,這就是做記錄的好處之一。做記錄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在做記錄的過程中又思考一遍,進步得會更快。
有一次運動會期間,我和另一位同學騎車溜出去玩,回來的時候才發現運動會已經結束了,我和那位同學說:“既然已經散了,我們回家吧。”那位同學講了一句話,我一輩子都會牢記,他說:“我們已經走了九十九步,為什么不把最后一步走完呢?”于是我們就進入校園,點完卯才回去。
巴菲特講,要用一個合理的價格購買一個公司,而不是用一個便宜的價格購買一個平庸的公司。年輕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資,幾乎沒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資發財的。人有多大的心,就能做多大的事情,講得就是那些心胸開闊有素養的人。工作只是大家謀生的手段,職業才是我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
最有效的溝通是在第一時間給出直接給出答案,然后補充解釋。善于溝通的人會理解對方提問的問題,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思解釋字面上的問題。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個人如果追求的層次本身就在中下層,是不可能靠運氣不斷進步的。人必須掌握一些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只有這樣,人的眼界才可以開闊,才能更好的和別人合作,才能調動更多的資源。畢竟今天社會早已不是一個人可以關起門來搞定所有事情的年代。衡量一個專家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們是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還是故作高深,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任何一種金融游戲,無非是把一部分人的錢從口袋里掏出來,放到另一部分人的口袋,不可能產生財富,財富終究靠創造才能獲得,這是常識。
商業是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人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常常會追求娛樂和享受,而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強烈。當人們有了閑錢以后,很多人反而會愿意花時間、花錢去現場聽一場音樂會。
經營和管理的秘訣:不給選擇
不提供選擇的一個直接負面結果可能是永遠得不到某些客戶,或者在公司無法滿足100%的員工。但這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我們不是神,沒有能力讓所有人滿意。
新技術產品,通常都需要到第三代才能普及,被大眾接受,長久的存在下去。比如智能手機,最早的微軟、黑莓、諾基亞這是第一代。第二代是蘋果的iphone,一款很漂亮的高端手機。第三代是谷歌的安卓,便宜實用,于是普及了。
魯迅先生講,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然后他又具體解釋道:“我之所謂生存,并不是茍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算放縱。”自由不是錢能買到的,但能夠為了錢而去賣掉。蓋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學創業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掙錢的方法,然后才退學,而不是反過來。用錢來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質是我的一個原則,這不僅是為了享受生活,更因為未來是在今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于喜歡的東西,如果付出的代價是讓生活質量變差,那就算了。想要掙錢多有一個秘訣,就是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會的技能。那些最終能把公司做得很大的人,都是有明確的愿景和方向的。
風險意識。很多人出國時會買大量的包包帶回來,其中就存在三大風險,托運的時候丟失、海關檢查補繳稅、商品退換貨問題。
說話做事都要達到目的。美國華裔政治家趙小蘭接受電視采訪中有幾個特點。
·她的觀點非常旗幟鮮明,沒有那種“既要……又要……”和和稀泥的廢話邏輯,在批評一些人和大學時毫不避諱。
·她一直在肯定和認同對方的觀點,但是用事實說明他們的行為違背的他們自己的觀點。
·在采訪中,她批評別人總是非常委婉。
·她在贊揚亞裔的貢獻和所應得的利益一直都是理直氣壯,講亞裔人出色而應得的,因為這個國家歷史強調卓越和公平。
我們很多人講話的毛病是,夸自己時不好意識,批評別人時總是說得很難聽而且缺乏根據。在說服別人方面,事實比口才更重要。
吳軍老師在得到APP開了一個專欄《硅谷來信》,為9萬人寫了362封信。這本《見識》就是硅谷來信的專欄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