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換掉你的單價值系統


因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的沖突比比皆是:有不和的同事、鬧掰的合伙人,有離異的夫妻、分手的情侶……有人把它歸咎于性格,然而在長期相處中,任何性格的組合,似乎都會產生沖突。

前幾天我和我太太深夜臥談,突然聊到了一個點,似乎可以看清我們的沖突。我們固有的價值體系正無形中左右和決定著我們與他人的關系。

且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想要的和羨慕的東西,可能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

這是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人們常常羨慕這樣或那樣的收獲和成功。但真正獲得成功后,感覺卻沒有預想的那么開心。或者即使有,那份愉悅往往是短暫的,過了一陣子之后,就對此沒啥感覺啦。

這個現象在小孩身上有明顯的體現。比如我兒子看到別的孩子在玩一個玩具,就會非常想要那個玩具。而當他獲得那個玩具后,玩不了兩天就厭倦了,就想要買新玩具。女人喜歡買買買也是這樣……

這里面的問題出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也許根本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但話說回來了,既然我們不需要,為什么還會想要呢?想要這個東西,一定是因為它能實現我們某種價值或滿足我們某種欲望。這些價值和欲望又是從何而來呢?

除了本身的心靈和原始生理訴求,我們也受到周圍環境極大的影響,這些最后會左右甚至主是導我們的價值和欲望。

記得我小時候經常被家長表揚不隨便吃零食。其實我起初真的對零食一點興趣都沒有,甚至會覺得吃零食是個負擔。但這樣被表揚多了,我開始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另類,開始感覺到吃零食應該是種享受,因此慢慢的對零食產生了興趣。但同時因為家長一直以來的表揚,我后來面對零食又得強忍住不吃,從而換來家長的繼續表揚。本來,對身為孩子的我來說吃不吃零食根本不重要,但由于我父母身邊其他家長的孩子都在吃零食,家長們都在談論吃零食的害處,這反而扭曲了我的價值,導致我對零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和欲望。

我自己只是個小例子。而在大環境中,大家如同盲人帶瞎子,讓人追求他們并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的表面價值觀已經離人們內心真實的需求相差甚遠了。

價值體系也因此帶來了偏見和沖突。


農村與城市的孩子

成人最大的價值觀差異來源于學校教育,而農村和城市間的教育水平區別實在可怕得驚人。這不僅僅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連教育理念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互之間甚至完全無法理解。

我出生在一個小鎮上,家庭成員都是糧站的職員和干部。隔著一條塵土飛揚的土路,對面就是鄉土氣息濃重的田野。我的同學一半來自鎮上,另一半則是來自附近農村。

在小學里我就感到農村孩子與鎮上的孩子在思維和意識上有非常強烈的分化。農村的孩子普遍喜歡玩彈珠掏鳥蛋捉蟲子……而追動畫片、看《10萬個為什么》《魯西西皮皮魯》才是鎮上孩子的主旋律。兩撥人甚至很少能玩到一起。

在中學,通校生和住校生的差異也非常巨大。我太太在中學時期作為農村來的住校生,會明顯感覺到與縣城里的孩子有隔閡。城里的孩子有時開玩笑,我太太不經意就把它當作是對自己的嘲笑,因此整個中學時期我太太的任務變成了如何融入同學們、如何跟他們玩在一起,最后耽誤了學業。而我經歷了小學轉學,心理上也有類似的遭遇。

我在中學時有一個住校的同桌,經常請教我學習上的問題,因此我們倆關系特別好。有一次他和他父親到我家做客,帶了一大包家里種的黑木耳。雖然那時我家庭情況并不好,他們家的種植收入還是我家的好幾倍,但在我家里,他們無論是說話的氣場還是行為舉止都明顯不太自在。

一個人七歲到十幾歲所遇到的環境,會決定他一生的價值體系。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父母的影響對一個人的價值觀有著決定性作用。父母的意識決定你的內心狀態是否打開,是否愿意接受不同的觀念。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農村同學的父母對老師就只有一個要求:孩子不聽話就朝死里打!而我在太太小時候,甚至有部分同學的家長會認為學習會讓人變傻。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我們的價值是扭曲的,單一的。面對新事物,首先會用對錯進行判定,從而失了去好奇心。

我在此特別感恩我的中學老師們,給我們的海闊天空的自由思維。但我太太覺得,我最該感恩的是我的父母,在他們并不知道很多教育方式的時候,讓我有最開放的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的心態。


住在城里的孩子,真的就非常好嗎?

大多數情況不是這樣。首先城里的孩子會面對極大的考試和升學壓力。城市的競爭壓力會讓多數人過早放棄自己的興趣,甚至興趣也是競爭的工具。因此,城里會有兩種情況:撒潑打滾拼命玩兒的壞孩子,以及為了成績而放棄興趣的乖乖學生。最后,大家的價值也都是偏向單一系統的。

城里和農村的孩子終于憑借努力完成高考,進入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可惜我們大學的教育是專業性、技能性的,而不是通識性參與性的。最后,人的價值更加的單一化。

因此,我們進入社會之后,帶著每個人單一化的價值系統,一定會跟另一些不同的單一化的價值系統產生巨大的沖突。甚至在同樣的信仰下,價值系統的不同會對信仰產生不同層面的簡化。

就算有一些人僥幸擁有內心比較豐富的多價值系統,面臨大量單價值系統的人形成的環境,仍然會有困難、沖突甚至絕望的情緒。一個單價值系統思維和多價值系統思維在一起,一方會認為另一方單調無味,而相反另一方會認為這一方事兒多,做作。這樣的矛盾非常難以調和。

這就是現代社會:同在一個地方,同在一座城市,價值觀確實差異巨大,這會讓人感覺到除了在工作和奮斗之外的人際關系巨大壓力。

綜上所澍

互聯網社會下,人們的協作關系變得更加多維、更加復雜。單價值系統會越來越難適應大規模的協作。雖然我們偶爾也聽到返璞歸真的呼吁,但這樣的生活方式確實回不去了。

我們看到家庭條件好的人,更加掌握教育資源,更加懂教育,這樣的孩子也更具有多元的價值,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未來的意識差距似乎還在進一步被拉大,人類這個群體在被自己的思維意識撕裂。成功與否,不在于你的學歷和出身,更在于你的心態是打開的還是封閉的。

而作為我們每個活在當下的人,無論你多大年齡,這件事情將變得非常重要:在不違反真理原則的基礎上,去接納和感受不同的事物,不要固執的用一個價值去判斷他人的成績。

因此,業余時間的分配會成為一個人了解和適應城市生活的重點。而教育的重點將不僅僅是知識點,而是怎么認真去的“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兒子,爸爸媽媽會把鍛煉進行到底 親愛的兒子: 前天收到了你給爸爸買的鞋,昨天中午,我也收到你買給我的鞋。兒...
    半夏33閱讀 361評論 0 0
  • 今天是爸爸的45歲生日,可他依然在工作。他工作那么辛苦工資卻就那樣,還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資本家剝削底層勞動人民,...
    木之疆疆閱讀 168評論 1 1
  • 青山綠水環繞,鳥兒在風里歌唱。以前的節假日我都要追隨人潮到處去旅游,今年五一小長假我哪里也沒去,只到這里——大山深...
    英子lovetheworld閱讀 925評論 6 1
  • 你焦慮,我也焦慮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 你我變得容易發脾氣 就像那炮仗,一點就著 你善良,我也善良 我...
    郁樂1992閱讀 106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