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1月2日晚上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創始人易仁永澄,還有馬琦博士來上海,我們上海群的伙伴發起了一場聚會。滿特別的一場聚會,由于大咖的降臨,我們一共35個人定了三桌。與往常的線下活動不同的是,這次有幾位伙伴來自BM、橙子學院和POA的,未來社群不分家,相互融合是趨勢。按照朱老師的POA理論,我們的目的why是成長,而至于哪個社群則成了what。
特別感謝組委里的伙伴,喜月安排了座次,男女平衡搭配,夫妻、朋友分開坐,讓我們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佳雯在手機里做了花名冊,一個個的確認畫對勾,不拉下任何一個人;做主持人,追蹤老大的行蹤。驍君遠程發了上次用思維導圖做的點菜單。茶jxn幫我們點菜、率領男同胞去背飲料、結賬,無微不至。
確實我看到了小伙伴們的進步,從剛開始不分享,到口頭分享,再到做PPT認真分享。記得喜月剛開始,我們拍合影時,她說我不拍,后來每期都參加,到現在拍合影都要亮出她漂亮的裙子。連著參加活動能切實感受到成長的樣子,每次就是小人數,自己總結一段時間的學習收獲,分享出來,大家再討論做深度的交流。而不是聽一個大咖來講,聽完結束后,大家散伙,各自回家。我發現這種小型聚會,會給自己很多的激勵,不是成功學的打雞血,而是默默的,耳濡目染的。
2
線下碰面,吃飯是其次,交流感情是正事。每個人大概30秒的自我介紹,邊站起來介紹,邊發語音在群里,大家還可以回聽。易仁永澄一來就發了幾個大紅包,他從國慶燒腦345開始,到現在一直處于高效運轉的狀態,中間還身體發燒休息了11天,我想說,牛人都這么拼,我們有什么不用功的呢。他這次來上海下廣州,就是未來與俱樂部的人們認識一下,為了拓展市場,因為俱樂部年底的壓軸大戲《向組織揩油》,關于年目標制定的課程,定下來200萬的銷售額。去年俱樂部的這個課程銷售了50萬,今年擴展了3倍,可見他的壓力還是很大,但我們都很佩服俱樂部總部這樣的沖勁。
再說一下讓我記憶尤新的幾個新朋友吧。
卡樂,10月23日在BM活動現場認識,11月2日聚會第二次見面,11月3日無意發現總部安排了,我對他進行目標需求的電話調研。卡樂,Color,玩卡牌快樂。前面兩次都是點頭認識而已,而第三次的電話讓我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非常細心的一個人,說打電話浪費電話費,可以用語音聊天,結果語音聊天更加清楚。談到為什么很多關注個人成長的人反而比較焦慮?他說因為看到更多的牛人,產生了比較的想法,比自己過去不關注個人成長還焦慮。個人成長本來是件好事,為什么現在反而不好了,讓自己有更多的內耗呢?為什么不這樣想,認識了更多的牛人,給了自己更大的視野,自己也會想要去到那個方向。他的言語和他的人一樣,特別喜樂積極。
3
杭州挺美,穿著了一件旗袍式斜扣的米色絨絨上衣。王琳,坐在杭州挺美旁邊,長的特別古典,頭型有點像敬一丹,穿著一身黑色的套裝,連襯衣也是黑色的,記得我旁邊的阿凡提問怎么才能激發別人的原動力時,她說要做自我探索,看看自己喜歡做什么,對什么有興趣和愛好,什么是自發做的,要覺察自己。古嚴,他把老師兩次課程的PPT的差異點都寫了出來,可見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給我們講了社群的中心化、去中心化、分布式特征,原來去中心化是無數個小的中心化,一解我的困惑。瓊米和安仔都是能量特別充足的人,自帶發動機那型的,她兩帶了很多朋友過來。
小米香蔥,看她比以前瘦了,果真親帶小孩會恢復身材。幾乎這幾個月的上海線下活動,她都有從蘇州過來來參加,有兩次還帶著寶寶。我相信她肯定有所收獲,同頻在一起,這種熱情和能量是自然而然的感染。雖然人比較多,我沒有過多的和她聊天,但我感覺自己還是投放了一些心力在她身上。我希望她能在生活和興趣事業中找到平衡。她的臉型是那種有棱角的長方臉,我覺得她穿衣服可以更加大氣一些,面料可以再硬朗一些,而不是穿那種雪紡的感覺。
劉墨喧,在網上跟她互動的比較多一些,因為她總會問一些問題,非常上進的一個人。我建議她可以把頭像,放成自己的臉,因為她的笑容特別甜美,眼神炯炯發亮。還吃了她的辣鴨脖,我說去里邊吃,而不要在中間的空位吃,她說我不愧是搞形象的,還特別注意要到里邊的位置上慢慢吃。而且,她用的紙巾是嫩的苔蘚綠,環保紙巾。
4
還有朱老師,他給我們說了下POA行動力,Partner伙伴*Acceleration方法/Objective目標。我們要探求更多的why,而不是手段目標化,比如同學聚會吃飯本來應該是為了敘舊,但是不同的人目的不同,有人是為了炫富,有人是為了聯絡生意,而不單純是敘舊了,所以我們的方式只是what,很多人不愿意參加同學聚會了。
比如,很多人結婚是為了什么?其實是想要那樣的一種生活狀態,具體結婚的對象、男女朋友是誰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對方在一起,滿足了自己心底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對方還沒有變,變的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狀態,所以才會對對方有所不滿。很多人夫妻感情已經破裂,口口聲聲說不離婚的原因是為了孩子。其實孩子的幸福是建立在父母幸福的基礎之上,哪怕兩人并沒有每天住在一個房子,睡一張床,只要父母本身幸福,孩子也會覺得幸福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最近,秋葉大叔家里生了二寶。40歲的寶媽還沒有全母乳喂養,所以就給小寶寶喝了奶粉。他收到n多人的說法,要多吸多吸多吸多吸,但還是沒有奶怎么辦。不給孩子吃奶粉,繼續吸也吸不出來奶來,寶寶和媽媽都痛苦。那給孩子吃奶粉,至少孩子不用餓肚子哭,也就媽媽一人痛苦。他選了讓一方不痛苦的標準。我覺得也非常正確。我們只要自己不內耗,感覺幸福,至于具體選擇什么的方式,則都是對的,因為條條道路通羅馬。
5
活動結束后,易仁永澄和每個人都合影,是他主動的噢。我一直參加活動,不是很喜歡和人合影,尤其是牛人,我覺得第一次見面,又不太熟,合什么影呢,搞得彼此很熟似的,太作了吧。看到老大強烈要求,必須和每個人合影,一個都不能少時,我突然間開竅了。開什么竅了呢?
李笑來有一篇文章說到,我們不做某些事,是因為覺得自己與那件事沒有關系,以為自己做不好那件事,以為自己“永遠”做不好。我突然意識到,我不喜歡和人合影,心里想的是,以后不會和這些人有更多的交集,“永遠”不會和這些人有更深入的鏈接。正是因為你覺得與他沒關系,才不會想的去合影。你若覺得與他有關系,肯定有關,那合個影還不是很正常。
若合影的話,回去看到照片就會想那是誰呀?為了不忘記,為了對得起那張合影,也會去搜索對方的信息,深入的了解,努力和對方產生連接,或許真的會成為朋友。若干年后,當成為好朋友之后,再一次合影時,會說,哎,我們第一次見面是什么情形?第一次合影又是什么時候呀?
李笑來說,你覺得與他沒關系,那就鐵定沒關系。你覺得有關,就會有關。合影這件事,原來是這樣的啊。終于弄明白了合影的意義在哪里?比如,和朋友見了很多次,每次都合影的話,寫上日期,會發現彼此見面這么長時間啊,我當然不希望是那種大頭貼,而是包含場景的合影。
關于日更也是這樣,過去覺得與日更沒關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是個能日更的人,以為自己做不到日更,還不僅僅如此,而是以為自己永遠做不到。
日更不就是那個要合影的對象嘛。上次寫《2016年第10個月總結》也是無意寫到了我對日更的真實看法。
哇塞,原來去個線下聚會,自由寫寫,深入思考,居然解決了我的一大困惑。
日更 Day 28
關注個人和寶寶美學/成長
形象顧問/禮儀師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掃碼關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