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玩直播答題呢?趕快看看企業直播吧!

大家對直播并不陌生,特別是這兩年的網紅經濟,各大平臺競爭激烈,狼煙四起。17年底興起的直播答題又俘獲了很多用戶的心,讓企業營銷有了新的利器。

在泛娛樂直播潮氣潮落的時代,經過多年積累的企業直播開始進入資本市場和各大企業的視線中。人工智能、云計算、5G網絡的快速發展,為企業直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專業人士分析,2018年將進入直播元年。

企業直播怎么玩

企業直播是各個企業,為實現產品或服務營銷,或者為實現規模用戶參與活動,通過直播平臺,實現線上伴隨事件發生發展,擴大活動影響力,提升企業品牌度,增長銷量等目標,最大化企業營銷影響力。

網絡用戶的知識更新需求的爆發,對行業動態、企業分析、產業趨勢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成為更多職場人士的充電的選擇,而企業直播扮演了內容即時、快速傳遞的角色,其商務化和“有干貨”的特點,決定了能創造更加持久,更加理性的價值。

正是基于用戶的特異性,目的性和針對性強,企業直播可以有效地吸引精準目標人群,通過發布會、產品互動、互動活動、解密、廣告植入、大佬訪談、產品售賣等形式,將相同或相似愛好或者需求的人聚合在一起。

企業直播對企業服務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包括企業直播平臺服務、峰會論壇、教育、政務、金融、企業培訓、年會、產品推廣直播等。滿足一些大型企業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專屬直播間,以及滿足中小企業標準化、模塊化直播平臺服務,成為企業直播平臺發展的兩個方向。

企業直播可以有效解決企業持續增長的品牌推廣和營銷的需求,在大幅度降低企業獲客成本的同時,提高營銷轉化率。企業端的市場巨大,邊際成本低、周期短、規模效應十分明顯,直播平臺通過專業服務和技術優勢獲得企業認可,實現快速發展存在無限空間。

企業直播怎么發展起來的

2015年初,是視頻直播的發軔之年,在隨著美國Meerkat平臺的平地驚雷般崛起,Twitter和Facebook很快跟進。國內的直播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YY、斗魚、映客、抖音、虎牙、熊貓、火山、微吼等平臺迅速崛起。BAT也快速布局直播行業,僅騰訊投資的就有斗魚、NOW和龍珠3個直播平臺。

截至2016年末,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達到2億人。初步形成知識類直播、秀場類直播、社交類直播、電商類直播等模式。然而流量、內容和組織管理,一直是2C直播平臺面臨的最大難題,2016年3月初,因為流量問題,行業先行者Meerkat放棄直播視頻社交網絡業務;因為內容生產的穩定性和品質問題,曾經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倒閉;簡單的禮物加分成的商業模式,以及直播的及時性帶來的監管的高難度,導致整個行業組織管理混亂。

2017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98億,隨著泛娛樂性直播泡沫的破滅,一些新的支模模式開始出現,直播+電商、直播+教育、直播+金融、直播+醫療……,從個人娛樂化(2C)逐步走向企業端(2B)。

相比于企業的傳統線下活動,企業直播在數據分析、動態記錄、受眾體量等方面有絕對優勢,有望發展成為下階段企業營銷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企業直播行業生態

易觀國際在《中國移動直播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中指出:企業級端直播盈利模式清晰,預計到2020年中國商務直播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截止目前,在工商局注冊備案的企業直播公司已超過300家。這數百家企業直播平臺,有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微吼、展視互動、云犀為代表的專注企業直播領域的企業,它們憑借入局早的先發優勢,已經屢獲資本加持,目前處在高速發展期。2017年1-8月,微贊、微吼、云犀、目睹等四家企業直播服務商先后獲得融資。微吼已經進行到了C輪融資,而且融資金額高達2億元人民幣。

第二類是泛娛樂直播平臺新增的企業直播業務,想憑借品牌此前在直播領域積累的知名度,快速切入企業直播市場,如映客。

第三類是之前做傳統企業音視頻電話會議解決方案的企業,在企業直播的風口下希望借助既有客戶資源,分一杯羹。

《2017-2018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企業直播市場占有率兩極分化明顯,在大量企業直播平臺涌現的形勢之下,行業內資源整合顯得尤為重要,頭部企業發揮主導作用,中尾部企業直播平臺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或成未來企業直播競爭態勢。

從行業集中度來說,排名前四的企業直播平臺集中度高達96.5%,其中微吼73%、展視互動10.9%、目睹直播8.1%、云犀直播4.5%。

標準化為健康有序發展打下基礎

企業直播是to B市場,在技術、設備、服務、人員層面都需要供應商具備專業水平。在技術層面,要做好一場企業商務活動的直播,需要架構、采集、編碼,制作、傳播、運營等眾多環節。如果沒有規范化的要求,企業直播也難免步泛娛樂直播后塵,出現混亂競爭。

2017年4月,企業直播行業出于有序發展的需求,由幾家頭部公司牽頭成立了企業直播研究院,并于2017年11月推出了《企業直播行業標準》,這是企業直播步入健康發展的,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事件。相比于無序競爭、內容不規范、進入門檻低等備受詬病的泛娛樂直播而言,企業直播起點已經非常高。

這個標準對對直播的軟件如技術標準(28條)、服務標準(50條)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對硬件設施發布了4項設備標準,對直播的主題、規模、場景等都進行了詳細的分類。

技術標準有包括了6項執行標準,如前期測試環節又有28條標準,包括現場勘查,網絡、音視頻、直播測試,人員設備等方面的執行細節。

正是有了這種細化的可操作的標準,使企業直播全行業全領域的滲透成為可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