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之于我來說算是一個陪伴我十多年之久的好朋友了。
從我八歲開始,我每天都至少會有一個小時是跟它相伴而過的,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有太多的喜悅,也有太多的苦澀,磕磕碰碰,最后也還是如愿地拿到了十級的證書。
記得拿到十級證書的時候我媽很高興,說我這些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那些年我彈琴無端發的脾氣她都看在眼里,但她不允許我松懈。
所以我常常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一到彈琴時間就面帶苦色,各種不情愿,但還是得乖乖彈完每天的作業。
拿到十級證書后,有一次媽媽就帶去我的鋼琴老師家,一方面是對她表示感謝,一方面也透露出不去繼續去上課的意思。
我的鋼琴老師只是笑笑,帶著她一貫的溫柔口吻對我說:
我不僅僅教考級還教你音樂,音樂是不能用一紙證書來衡量,考級也只是一種必要手段,卻不是必需的途徑。
其實坦白說,對于鋼琴我內心最深處還是挺喜歡的,只是每日得花好多的時間彈琴,會讓我感到乏味無趣。
但我最終還是繼續下去了,因為想從一而終。
?
后來我又向另外一個老師求學,他是一個很幽默又有趣的中年大叔,上他的課我最大的收獲就是:
把對鋼琴的情感從外在的喜愛變成了內在的熱愛。
他總是會跟我聊很多有趣的事,然后無意識地幫你植入新的內容,對于考級,他總是說:考不考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自己得堅持,我后來了解到,他女兒學樂器從不靠級,但依然拿到了英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趙曉生老師說:“我不管你考多少級,我只關心你彈得好不好。”
我前段時間無意中在朋友圈看到趙曉生老師的一段演講,他說到:
鋼琴演奏被稱為是一種“手指上的舞蹈”,想讓它最極致地展現最優美的部分,基本功的扎實很重要卻又很容易被忽略。
粗略地講一下,鋼琴的基本功主要有一下四個方面:
1、高抬指
所謂高抬指,就是在彈奏時盡量抬高手指的一種大幅度的關節運動。高抬指訓練作為一種最基礎的彈奏技巧,歷來被鋼琴師視為重中之重。它要求的力度、速度、高度、就好比一個武術高手一定要扎實的馬步功底一樣,所以我們彈鋼琴一定要有扎實的高抬指工夫,很多復雜的彈奏技巧均是建立在高抬指的基礎之上的。
高抬指能讓我們的手指學會在琴鍵上“正確地走路”。
2、讀譜能力
正確的讀譜同樣是基本功之一。樂曲是作曲家內心的情感最細膩的表現,所以在開始練習時就首先要讀譜,用正確的方法讀譜來提高視奏能力,我們在對五線譜不熟悉時,常把那幾個音記在腦里,低頭演奏根本不看譜,因為怕手指找不到位置。如果長期這樣,眼睛就不能離開鍵盤,不但不會邊看譜邊彈,連最基本的識譜能力都沒有。所以,我們就會覺得枯燥、吃力。
讀譜能力能讓我們的手指更快在琴鍵上“找準自己的位置”。
3、音階強化
在鋼琴演奏技術中,音階也是一種基礎,音階的內容包括:大調,小調。而大,小調又分為自然大調,自然小調,和聲,旋律小調,五聲音階,半音階等,它的練習又可分為:同向、反向,從一個八度到四個八度,可于不同的節奏變化來練習,在練習中要注意手指下鍵后起鍵要快,每個手指要做好準備,集中力量,音階講求的是快速又均勻。
除了手指要放松以外,更重要的是穿、跨指的準備。穿、跨指要求快,手指提前到位來做好準備。用手腕配合。穿、跨指后手指要馬上返回,做好下一個準備的工作,而琶音的練習和音階是同樣重要的,琶音練習手的伸縮幅度比音階大,它一般的包括大、小三和弦,屬七和弦和其它三和弦,七和弦等轉位的練習,而琶音又分為短琶音和長琶音,練習琶音要注意手指力量的轉移,手腕的動作,而穿、跨指仍然的一個重點,在彈奏琶音時手臂不能來幫忙,跨度大的地方不能彈成斷奏,要連貫,當剛開始練習琶音時可用短琶音來幫助練習。
音階強化能讓我們的手指在琴鍵上“不費力地奔跑”。
4、學會和弦
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屬七和弦等,和弦的練習有原位,轉位的練習,有整和弦也有分解和弦,一般先彈奏三和弦,首先要坐正,身體要放輕松,手臂、肩都要放輕松,要注意力量的轉移,要腳踏實地的來支撐你的整個身體,彈奏時身體要向前稍稍傾斜,而當手指在鍵盤上找好音后,要迅速的把力量從肩到大臂、小臂,再到手腕到手指最后力量都落在指尖上把力量送出去,聲音要結實,不能虛、飄,在彈奏和弦時送力量出去這個過程要快、準,彈下去時指尖要站立好,而其他部位要放松。
和弦能讓我們感悟到琴鍵力量的放射。
?
樂器考級在中國真的很"熱",是很"熱",可這種"熱"已經成了盲目的、甚至是無知的攀升點了。
鋼琴音樂是所有樂器中"水最深"的。所有讓孩子從5—6歲就坐在鋼琴前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傻乎乎地以為讓孩子拿到一張十級證書就意味著“圓滿”。
我一直爛俗地愛著摩西奶奶的一段話,她說:
今年,我一百歲了,趨近于人生盡頭。回顧我的一生,在八十歲前,一直默默無聞,過著平靜的生活。八十歲后,未能預知的因緣際會,將我的繪畫事業推向了巔峰,隨之帶來的效應,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大器晚成的畫家,人生真是奇妙。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什么事情無論在什么年齡段都可以去尋求,但是請謹記,不要輕易地去中止。
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有自己真興趣的事情,才會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兒。當你不計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時,投入時的愉悅、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獲與褒獎。
正如寫作是寫作的目的,繪畫是繪畫的贊賞,彈琴是彈琴的魅力。
那些在小小心靈中似乎永無止境的練習、敲木魚般的反復,最后都對你的腦袋造成令人驚奇的影響,而且讓你一生受惠的。
畢竟,學音樂的孩子,美得那么任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