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暴露出中國女人存活壓力指數

我是個追劇沒有節操的人,再爛的劇,只要開始追,我都會有如蔬菜一樣,無頭無腦的追到底。所以,這幾天一直在追《我的前半生》,糟點遍地,但是我依然繼續追下去。

作女羅子君從天上摔倒地下的樣子,然后趴在地下,慢慢的找的摔成八塊的碎片,然后一點點拼起來,把自己重塑。

雖然是一部爛劇,但總算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尤其是羅子君的每一次進步,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給生活一記耳光的痛快!

然而,這劇越看越有氣,因為主線斜了。從暗生情愫,到昭然天下,羅子君和賀涵居然喜歡上了對方!

What???

這真的是太刷新三觀,情節狗血!

第一,“朋友妻不可欺”同理的“朋友夫不可觸”,這墻角撬的讓人有點寒心。

第二,對于自戀到賀涵的地步的人來說,他根本就已經沒有愛別人的能力。無論是唐晶還是羅子君,只不過是他精心塑造的作品。他愛這個作品愛的如醉如癡,那是因為是他自己創造了如此完美作品。

看了這神劇,我才明白,原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編劇們心中,評判一個女人的標準,還是她身邊圍繞著什么價位的男人!所以,能得到優質大佬賀涵的青睞和許可,才是從山頂上滾落到懸崖下,然后被風又吹到云彩里面的羅子君,足夠成功的證明!

按照這個邏輯,《我的前半生》絕對應該再拍續集《我的后半生》,讓羅子君經過諸多阻攔,成功的嫁給賀涵,再生個孩子,從新入行,灰姑娘變公主,重做養尊處優的家庭主婦!因為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才算脫胎換骨,完滿人生啊!

我專門去讀了《我的前半生》這本書。通常情況下,改編的意思是,留著精神主干,把細節豐滿伸延,然后現在變成留著細節,把主干剪了。馬嘴對不上驢唇。

本來亦舒師太這個故事的意義就是,讓一個沒有生活意義,把自己淹沒的女人,找到自己,終于獨立,直面人生,然后她收獲了愛情。

結果現在變成了,讓一個沒有生活意義,把自己淹沒的女人,被一個男人拋棄,然后搭上了另一個更優秀,更有錢的男人,從而實現自己的逆襲!

表面上看起來,結構都是蔑視渣男,碾壓小三,揚眉吐氣,事實上,立足點完全不同,羅子君變成了一只牽線木偶,她吃得那些土,根本都不是苦,而是游戲場里面,為了贏得游戲幣的闖關游戲。

亦舒師太寫《我的前半生》,心里想的是魯迅寫過的唯一一部愛情小說《傷逝》,甚至借用了傷逝里面的主角的名字涓生和子君。

《我的前半生》電視劇卻套上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的場景。白流蘇離婚,搭上了別人給自己妹妹介紹的優質大佬范柳原。范柳原對白流蘇是有情的,但那點兒情到不了責任的層面上,負擔不起一輩子的婚姻。然而一無所有的白流蘇能抓住的,只有婚姻。于是有了香港淪陷,那么大的一座城,幾千幾萬的人死了又活了,只為了成就白流蘇的傳奇。

好美的故事,每次讀每次感動,一氣呵成,戳在心上無盡的蒼涼。可問題是,香港淪陷是1941年,在那個年代,離婚對于女人來說,已經是一件石破天驚的進步。

《我的前半生》演的是2017年,離婚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在今天的社會中,女人需要的不是敢離婚的勇氣,而是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的意義。

如此大刀闊斧的把亦舒師太,關于女人獨立的小說改編成這種樣子,我覺得除了吐槽編劇狗血之外,其實更應該反思!因為一切看似匪夷所思的東西,背后總有水到渠成的原理。

魯迅在1925年寫了《傷逝》,一對沖破封建舊觀念的新一代年輕人,不顧一切的在一起。

魯迅筆下的子君是一個新式的女人,向往新式的生活,接受了新思想,她沖破牢籠,和涓生在一起。然而,一旦走進婚姻中,她還是一個從小就被教育好的“舊式女人”,男主外女主內,把侍奉丈夫作為己任。她所謂的對于新時代的抗爭,從她的封建大家庭走進她的新式小家庭,只不過是從一個牢籠又陷進了的另一個牢籠,都不能改變被吞沒的意義。

所以現實主義諷刺大師魯迅,安排子君死了,因為在那個時代里,子君沒有出路,只有死。

今天離魯迅寫《傷逝》已經過去了一百年,然而今天中國女人們的現狀,卻越發沉重。

過去的中國,女人要隱忍,要勤勞,要顧家,要含辛茹苦。

現在的中國,女人要賺錢,要養家,要懂得內斂,要隱忍,要勤勞,要顧家,要含辛茹苦。

魯迅的子君死了,死于人格獨立前置于經濟獨立;亦舒的子君,活得逍遙,那是因為從天上摔倒地下之后,子君顫顫抖抖的站起來,學會了不再攀附。

然而,在今天的中國,千千萬萬個本來可以活得逍遙的子君,在做到了經濟獨立之后,人格卻任然被壓制委屈。因為社會觀念還停留在魯迅之前,幾千年來的那個老樣子,女人不過是一個附屬品,衡量一個女人,要看她身邊的男人!所以賀涵的女人一定要比陳俊生的女人更加高貴而有吸引力。

這并不是羅子君的問題,而是那些把羅子君的編改成這樣子的那群受過高等教育,自己亦在社會中打拼的編劇們的問題,更是他們所代表的社會世俗價值觀的問題。因為每個社會猶如一張巨大的漁網,不可能有截然獨立的個體。

社會不停的在進步,讓女人們越來越有施展自己的區域,然而今天,看似開放的環境中,對于女人,卻有各種各樣的淺灘和暗流。

在2017年酷熱難耐的夏天,《我的前半生》這部火的一踏糊涂,看起流暢的狗血神劇,卻在不經意的時候,暴露出了中國女人的存活壓力,八分傷心,兩分酸楚,十分無奈!女人啊,革命還未開始,成功更要努力。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羅子君,即不會有唐晶這樣的比媽媽,姐姐還無微不至的鐵桿閨蜜,更不會有賀涵這樣,趕著上架子,亦師亦友,還舍身取義的大咖男人。

社會的本質不是寡淡薄情,而是清晰無比。每個朋友都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去幫助別人,但是脫離苦海,靠得終究是自己。真正的女性獨立,是女人完整的獨立。經濟獨立,人格獨立,兩者缺一不可。

一個真正獨立的女人的表現是不受外界影響,可以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她愛不是她需要,她愛更不是因為被愛,她愛僅僅就是因為她愛,因為她知道,她為什么愛。

一個真正獨立的女人,從來不需要有用男人的價值,來證明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