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那年,我在實驗中學念書。學校有宿舍可以住,也可以隨時回家。那個時候我很努力的學習,同時又迷上看書。最愛三毛,也沉迷于言情。
在家的時候就學習,我媽早上四五點會跟我一起起來監督我背書。
在宿舍時就沉迷于小說。我記得晚上看到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心里滲得慌:她把在沙漠里撿的東西,串成了項鏈。自此她身上就開始發生各種詭異的事情,直到當地一個人讓她把那個被詛咒的項鏈拿下來,她的生活才又正常起來。
看《夢里花落知多少》時,我媽覺察出我那段時間情緒都不太好,偷偷看了我看的這本書,于是禁令我看三毛的書:三毛太悲觀了,以后不準看她的書,下次再看我就燒了它。
年少時期,還沒有什么世界觀。情緒也級容易被影響。我完全不知我那段時間的狀態,但是我媽卻雞賊地看出來了。那個時候怕我媽,就沒再看三毛的書了。但是后來陸陸續續還是看了幾本。
三毛原名陳平,生于臺灣。初二時偏科,數學老不及格。后來發奮補上,取得好成績,卻被老師羞辱,在她臉上畫烏龜。自此厭學,上學的時候她便去墓地看書。
她爸媽發現了之后,拗不過她。便在家給她教學。隨后又給她找了一個畫畫的老師,也就是跟著這個老師S,她才慢慢走出自閉的陰影。
16歲的時候,她被父母送去國外留學。在機場送別時,她媽媽教她:退一步海闊天空。小小的她問:如果退一步是懸崖那還退嗎?還沒得到答案,她便得離開。
之后求學的日子里,她開始是秉承媽媽的教導:退一步海闊天空。可是她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借出去的衣服總是很久之后,伴著污漬被還回來;什么勞動大家都讓她干;有一次還被同學污蔑(污蔑她干什么記不清了,總之是會被學校嚴懲的事)。后來她忍無可忍,大發雷霆,拿著掃把把那些烏煙瘴氣的同學趕出去,邊趕邊打邊罵。那以后室友們才開始尊重她,知道借了的衣服要洗過再還給她,并且開始自覺打掃衛生。
后來在西班牙認識了荷西,那時荷西還是高中生,便讓三毛等她六年(要念完大學還要服兵役),六年之后一定娶她。三毛只當是小弟弟在開玩笑,并沒有當真。
然而在她要和未婚夫結婚的前一晚,未婚夫突發心臟病身亡。傷心不已,三毛決定去西班牙散心。
正是這個決定,促成了她和荷西的姻緣。
三毛要去沙漠生活,荷西便辭掉工作陪她去了沙漠。在那里生活了幾年,有了《撒哈拉的故事》。
后來他們又搬去了Palpa島生活,也就是在那里,荷西在一次潛水中出了意外去世。
荷西去世之后,三毛日夜想念,曾說:“感謝上天,今日活著的是我,痛著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來忍受這一分鐘又一分鐘的長夜,那我是萬萬不肯的。幸好這些都沒有輪到他,要是他像我這樣的活下去,那么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
后來我大學選專業,看到西班牙語專業,腦子里浮現的就是三毛的話:我坐了這么多次飛機,只有當我旁邊是西班牙人時,才會在我睡著的時候幫我蓋上毯子。
這樣一個民族,我想去接觸。
后來去了西班牙,我便去了三毛故居。
我扒著大門,想著里面生活的是跟三毛無關的人。酸了鼻子。百般感受。我終于來到你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走著你走過的路,坐著你曾經坐著的長椅,背后環山,煙霧繚繞。
你曾經經常去看書的圖書館館長,送了我兩本書,給我介紹你經常去的地方,幫我在同樣的地方拍照。
一路上遇到你的鄰居,擔心迷路的我遇到麻煩,指給我看她家在哪里,讓我有需要隨時去找她。一個大叔送我去想去的地方,走的時候塞給我他的電話,說需要幫助請打電話。一個爽朗的大姐,送我去了車站。
原來你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在你身邊。真幸福。
由于你,我對每一個叫河西的人,都自帶好感。
已經很久沒有看三毛的書了,也許以后會再找來看,也許不會。
但是她對年少時期的我的影響,是任何作家都不可替代的。
謹以此文,紀念三毛,以及跟她有關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