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日志1--長時間做特賣真的好嗎?

長時間的做特賣真的好嗎?我們是如何讓我們的品牌形象一步一步的往下拉,讓我們的業績一步一步往死胡同里走的?

以韓彩柜臺為例:

第一階段:韓彩柜臺在我們百貨已有7個年頭,在2014年之前柜臺都是以正價貨品為主,新品8折,少部分貨品5-6.5折,那個時候我們8折貨品雖然沒有5-6.5折貨品賣的好,但是賣的也還算可以。那個時候韓彩柜臺很少做特賣。那個時候有一位軍人團購36件5折的貨品,要我們優惠4.46折,我們不賣,我們一定要賣4.48折,那個時候業績還算不錯。

第二階段:2014年11月份韓彩柜臺做了一場特賣,效果很不錯,柜臺的業績整體拉升了很多。特賣結束了以后,為了提升業績,為了有更低的折扣引客入柜,柜臺留了一部分3-3.8折的貨品。后面時間長了,顧客有了比較,員工和顧客都以選購3-3.8折的貨品為主,后面時間久了,員工跟廠家反饋說“5折及5折以上的貨品不合適寧德的消費群,太貴了,顧客消費不起。”后面廠家加大了3-3.8折的鋪貨量,賣場一半以上的貨品都是特賣貨品。 在這一階段我們忽視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是顧客消費不起高價位的貨品,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因為給了顧客選擇(因為所有的消費者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因為長時間的特賣已經對顧客產生不了吸引力了)。第二,當我們的賣場特價品的陳列面大于正價貨品的陳列面的時候,請問如果你是顧客,你的關注點會放在哪里?

第三階段:再到后來,員工發現3-3.8折的貨品也不怎么走的動了,于是廠家又調了很多的一口價貨品(99元-129元貨品來促進顧客消費),后來99-129的貨品也走不動了,最后柜臺出現了39-69元的特賣貨品,單價越賣越低 ,柜臺徹底變成了特賣場。 在這里我們忽視了一點,特賣、低價品只能帶來短期的利益,對顧客而言只能有短期的新鮮感,而不是長久之計,長久的做只能把自己的路堵死。 一口價的貨品價格夠低了吧,為什么賣到了后面也走不動了呢?真的是價格問題嗎?那為什么在前兩年五折以上、甚至8折的貨品都可以走得動而現在走不動呢?難道真的是這兩年經濟問題嗎?

通過這個案例真的值得我們反思:

1.到底錯在員工還是錯在我們廠商呢?是員工賣不動高價位貨品,還是廠家的政策、方向錯了呢?

2.導購有優秀導購和普通導購的區別,優秀的導購員很少,需要靠我們去培養,而我們面臨的大環境是百分之90%的導購都是屬于普通的導購。大部分的導購都會有賣低價品的訴求,就好比好多顧客你給她再低的價格,她都覺得有點高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去滿足導購員賣低價品的訴求,這樣做最終的結果就是把自己的柜臺變成特賣場,讓自己的品牌形象越來越差。我們要做的是引導我們的導購員去賣正價貨品,就好比導購要去引導顧客買正價貨品一樣。假設如果我們的柜臺沒有特價貨品,那么正價貨品是不是就是導購員和消費者唯一的選擇呢?比如:報喜鳥。

3.當然并不是說柜臺不能有特價品,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和把握特賣品在柜臺的鋪貨量,宜少不宜多。

4.我們必須明確和清晰一點,顧客的消費習慣是我們培養出來的,員工的銷售習慣也是我們培養出來的,我們要學會引導導購、引導顧客。

5.目前二樓歐特菲爾柜臺和韓彩柜臺的問題是一樣的,緣易柜臺索性我們發現的早,前段時間跟廠家反饋后,調走了一部分的特賣貨品,今天黃總給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緣易柜臺有3桿一口價168元的貨品,2桿終導268元的貨品,剩下的是大部分5折及少部分6.5折的貨品,黃總建議把特賣168-268的貨品改成8折,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新品5-6.5折的貨品更好看,特價調成8折形成價格差,顧客將更容易接受5-6.5折貨品,帶動新品銷售。因為顧客在一個柜臺一般不會選擇最高折扣貨品,會選擇第二或第三折扣貨品。我們唯一的局限就是自我設限,我們通常會一根筋一條路走到死,不懂的變通。

今天緣易柜臺特價折扣的調整,得到周邊柜臺一致好評,覺得太有道理了。/::D/::D/::D感謝黃總受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建材銷售技巧與話術1、我們笑顏以對,客戶卻毫無反應,一言不發或冷冷回答:我隨便看看。 建材銷售技巧與話術之【錯誤說...
    奔騰萬里閱讀 3,474評論 0 89
  • 知乎上翻到了他一個小號 發現他最近搞的那個編程 好厲害 看都看不懂 好幾大頁 還看到linkedin上的簡歷 好厲...
    學霸小朋友閱讀 194評論 0 0
  • 早上吳同學一早接了我去吃撫州的牛骨粉,味道還是不錯滴,看著吳同學成熟穩重,回憶起小時候是他的調皮搗蛋,不禁感慨時光...
    可愛豬媽媽閱讀 22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