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2017年2月22日 ?農歷正月二十六 雨
學習方法:育心經典137累積法 ?累積840天
學習人員:媽媽、皮皮
學習內容:《易經》蹇卦第三十九、解卦第四十、《三字經》01段
學習心得:越來越來覺察到,修正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沒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對于孩子、家人無疑來說是一場災難。平和,可不是表面的強顏歡笑,而是深入骨髓的寬容、豁達、柔順、從容、淡定。因為這些內心真實的感受都騙不過一個孩子生而神靈的察覺。所以,我必須要努力去做到。
孩子的奶奶,爺爺,還有太奶奶,太爺爺都是寵愛孩子的,對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要吃什么,要干什么,從來都是百依百順。我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好,“寵”字,分開來,就是“龍”加個帽子,意思是說,孩子生來是龍,如果過分呵護,保護,就是給他帶上一頂帽子,這條龍就再也飛不起來,成不了氣候。“寵”也通“蟲”的音,不是嗎?
面對這樣情況,很多時候我無力扭轉。我不想太執著地去對抗,因為我知道那不僅無濟于事,還耗散了自己的精力,在這樣的事情上用的心力太多,我將沒有余力去做其他事情,比如成長自己,比如陪伴孩子。
何況,老子《道德經》里講過這樣的思想,你越跟什么對抗,它的力量反而越強。我不愿意自己陷入這樣無休止的窘況。
所以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放下,放下雞毛蒜皮的小事,放下自以為是的爭辯,放下與生俱來的爭強好勝的一顆心,把心收回來,關注自己。眼光永遠只盯住自己,不是孩子,也非家人。
老人寵愛孫子,無可厚非,這是他自己的宿命,是他所要必經的過程。就當這些是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好了,它們來的目的,就是考驗孩子,就是歷練孩子。我要做的,是成長自己,然后引導孩子,具備正確的智慧,去明辨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
孩子現在還不具備這些能力,是因為作為一個母親,我也沒有完全具備這個能力。當我有了這個能力,就能輻射到孩子,他才會效仿我的所作所為。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被正面的能量和氣場所吸引。
所以,當我再次面對一件不如意的事,面對一個不好的念頭時,學著放下來,放下它們,轉而去修正自己,強大自己。如此,我才能完完全全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把所有內在的能量調動起來,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游刃有余。
未來,我有自己的目標,我不能做一個只圍著孩子打轉的母親,而是,一個真正內外兼修,厚德載物的女人。
梳理了自己的感受,來說說昨天讀經的情況。回來的比較晚,只讀了兩門,但是兩個人都不錯。媽媽專心,平和;孩子認真,全程指讀完。
在育心,有太多讀經習慣好的孩子,我拿他們當榜樣,但是我不能拿他們和自己的孩子比。我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考慮到不同的生活環境而造就的不同性格。我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只要有進步,就甚是歡喜。
對待自己也一樣,有要求,但是不急,先養好身心,相信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