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白皮,奪世而出;一路狂奔,是未來還是泡沫?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7年就快over了,心里一顫,好快。大腦不由得飛快地搜素著今年發生的“大事”。要說觸動比較大的,也就2件。一是鋒菲戀再一次迎來轉機,正是因為他們,好多人又開始相信愛情了,這絕對是扭轉目前扭曲的現代愛情觀的大事;另外一件,中本聰和他的比特幣一路狂飆,好多人又開始重新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了,階級論瞬間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相比愛情,我想大家對暴富應該更感興趣。

先看看這幾年這玩意兒是如何發瘋的。在2009年發行之初,1美元=1300個比特幣;截至目前為止,火幣pro(某交易平臺)的報價約19000美元=1個比特幣。8年間比特幣暴漲2470萬倍,這速度絕不亞于“點石成金”(作者一直苦練的獨門絕技,但至今仍毫無建樹),房地產什么的瞬間被秒成渣了。就拿今年來說,年初時1個比特幣的報價約1000美元,中間一路漲到5000美元,后由于中國政府(全宇宙最牛逼的政府,沒有之一)對ICO的全面禁止,一路急挫。但到目前為止,相比年初,它還是漲了近20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未來,還是泡沫?各國政府態度不一,各路精英也爭論不息。包子團秉持一貫從嚴治學的態度,從貨幣的歷史說起。

1. 先說一下貨幣的幾個階段。

實物貨幣。以物易物階段,這個好理解。就是拿一克金,換一只羊的階段。至于一克金,為什么能換一只羊,請愛學習的老鐵自行研究學習,歷史淵源太曲折。

符號貨幣。由于社會發展,交易更加頻繁,實物貨幣弊端凸顯,如磨損、丟失、故意囤積、資源分布不均,而且開采和冶煉太費時費力。在這種情況下,村民救推薦了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根據每家每戶的黃金儲備,發行等量紙幣。這些紙幣就就是符號貨幣。

中央系統虛擬貨幣。我們現在所用的富蘭克林、毛爺爺、甘地這些都是所謂的中央系統虛擬貨幣,也就是說都是虛擬的。跟符號貨幣唯一不同的是,政府取代了村里的那位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負責發行和調控,同時又多了一個調控機制。當然政府可比老先生壞多了,通脹、通縮和金融危機,可都是它們一手造成的,而且每隔幾年就來他媽一次。

虛擬數字貨幣系統。好了,終于有人受不了如此龐大、腐敗、低效率的中央虛擬貨幣系統了。2009年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大牛,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目的是使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并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白皮書中論述了這種方式的具體技術細節,包含了這套系統的原理、具體工作量、交易方式、激勵機制、隱私模型、計算以及安全性證明。

那比特幣跟這個點對點的交易系統又有什么關系?簡單地說,比特幣就是這個點對點交易系統中的流通貨幣,這種貨幣的發行一開始是為了激勵參與該系統的計算著而產生的。后面這個系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而這個參與的過程,即是承認比特幣的過程。

其實比特幣跟黃金是一個道理。黃金不過是一種稀有金屬,其本身并不具有使用價值,頂多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而比特幣也不過虛擬電子系統里的一個被承認的特解,連裝飾性都不具備,一串數字而已。

2. 那比特幣到底有沒有價值呢?由于這套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采用的是分布式記賬的概念,即目前炒的最火的區塊鏈技術。該技術用通俗的話可以這么理解:如果把數據庫假設成一本賬本,讀寫數據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賬的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然后將賬本的這一頁信息發給整個系統里的其他所有人。這也就相當于改變數據庫所有的記錄,發給全網的其他每個節點,所以區塊鏈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這個系統中發生的的每一筆交易都會在全網廣告,并需要大部分人承認,這筆交易才算有效。參與的人越多,系統越龐大,被攻擊的可能性越小。

有學者提出,比特幣的這套系統和算法,可以被用來代替現有的SWIF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他的結算速度比現有的結算系統更快速,而且也十分安全有效。這里指的是比特幣算法,并不是比特幣本身,其實是一個道理。因為比特幣一旦脫離了這套系統,就不存在任何價值。

3. 既然比特幣有這么多的優點,為什么還未被廣泛投入使用?

首先,虛擬數字貨幣系統是一個新興的概念,被大部分人接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與黃金逐漸慢慢被人們所接受一樣,需要一些時間。當然,也存在不被接受的可能。

另外,比特幣本身目前存在一些缺點,如交易手續費過高、交易量不足(也就是認可度不高)、用于非法領域(不被監管導致)、內生的通貨緊縮(總量控制在2100萬個)。能夠被廣泛使用,還要看這些實際問題能否得到很好的解決。

最后,目前的金融系統都是控制在政府手里,是否接收這種新型的、挑戰政府權威的貨幣系統,一是要看國家的金融系統是否足夠健全,二是要看政府是否能包容這種挑戰。

總之,比特幣橫空出世絕不是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其本質的金融屬性與黃金類似,只不過一種屬于實物,另一種屬于虛擬數字。未來的發展,一是看技術的發展,二是看各國政府的心態。

ps: 一直沒搞懂最初的比特幣是以什么樣的機制分發的,這個計算的特解到底是指什么?在此拋磚引玉,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后臺交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