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試過學習一項技能,如學習語言、吉他,學了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學不會。那肯定就是學習方法錯了。比如學英語,一上來先學語法了,學吉他上來照著譜子一頁一頁的摳基本功,這樣做很可能就是學習方法不對,選擇了低效的學習方法。
那什么是高效學習呢?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用最短的時間集中注意力,以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一個難題為目的著手去學習,再勤加練習。
什么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可分為兩種:
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
自然主義的學習方法核心是模仿。它注重文本本身,文本就是一門知識或者技能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像語言、樂器、書法這些技能,用自然主義去學習才有效果。
自然主義學習是模仿式的學習,遇到什么學什么,積少成多,以量取勝。學習完了,知識是你的,馬上就能運用。
結構主義的學習方法核心是創造。它側重對結構和交互關系的一個認識,提倡透過表面的現象去尋求底層的關系。需要學習的是一套能舉一反三的系統,為的是創造。如醫學、藝術或經濟學就應該用結構主義來學習。
結構主義學習是學東西的時候更注重一個結構,體系化的去學習,學習之后是為了創造,是一種質變。
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不同的學問,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會讓我們更輕松高效的學習一項技能,選錯了學習方法,就很可能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