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微博。心里話不敢在有熟人的地方說,我膽小。
為了發長微博而寫的啰嗦話。
兩年的學生會工作基本結束,聽主席說下下周換屆時,只有一種感覺——如釋重負。
從前覺得學生工作很有趣,可以鍛煉膽量啊提升能力啊,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或者是因為我沒有全心參與,所以收獲的少吧。
剛剛開最后一次大會,我一直在跟C聊天。當時競選時,我和她一起競選副主席,最后她如愿當選,我留原部門當小部長,她分管我的部門。
因為競爭而結下梁子的C,竟是一年后,新交的朋友中關系最好的一個。
我不是個善于交際的人,大二做一年社團,倒是結識了一些其他專業的朋友,但現在也只是點贊之交。大三在學生會趴一年,跟其他部長的關系都一般,有的見面連招呼都不愿意打;跟我努力得想建立良好關系的學妹也不算親近。
晚上主席在上面講話——每次開會都是她在上面講話,兩個副主席有點形同虛設。我和C在下面吐槽大三了一點也不想做活動;大二都沒怎么開過會,大三了竟然要老開例會;學姐們考研都考的好高,幾個四百多分的,讓人羨慕;這一屆的學妹怎么沒有我們大二時聽話的勁了,想當年我們唯學姐是從。
吐槽,是因為我們經歷過了,就有話可說了。如果不曾參與,就連這一點聊天的話題都沒了。這么說,混兩年也是挺好的。
接受了兩年“收到請回復”后,給學妹第一次發通知并要求回復時是很嗨皮的,小小的滿足感讓整個人都嘚瑟起來。聽她們叫學姐或者部長時也是很驕傲的,一個簡單的稱呼竟也是一個很大的刺激。
后來不喜歡做活動了,不想去跑腿了,大概是因為覺得每次活動都太流于形式。學校畢竟太小,每次活動能批二百塊的經費就讓人高興的不行,但二百塊就只夠做個海報買點獎品,吸引幾十個人在飯前飯后的玩一玩,即使辦成功了,也沒有一點成就感。
犯過幾次錯,注意礙于面子不好說我,直接去罵我學妹,這件事讓我一直很愧疚。
一年來做的最多的就是轉通知,有什么活動,需要每個部門報幾個人,收集一下報名的學妹的信息而已,還因此經常耽誤自己想做或正做的事情。但是真是要感謝一下妹子們,沒有她們,我連應付的能力都沒有。
一年來,跟老師打過一些交道后,對幾個老師也沒什么好感,發展到最后,只要需要跟老師溝通,我都會直接讓學妹去。
哦對了,我的聘書還沒給我,當時聘書上名字被打錯,去找老師改,老師一直拖,說她很忙。不過要那一紙證書也沒什么意義,反正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