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境/心靈感悟

? ? ? ? ? ? ? ? ? -01-

有時忙完自已工作或生活上的事,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一個偏僻的角落,默默的感受著自已心中的這份“禪意”。

寂寞如禪,心底養一支禪,修一顆清凈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太多的時候,我們是在奔跑和竭盡全力中應付生活。

在每一個黑夜和白天交替,都會有片刻的疲累。

這時候的心里,需要養一支禪,讓自已遠離煩倦,真正地安靜下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02-

“溪水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一花一葉一菩提,與心靈深處真實的自我對話。

傾聽內心的聲動,尋找真實的自我。

在紛繁的生活中慰籍心靈的疲憊,在喧囂的塵世里感受內心的安寧。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03-

那么究競何謂禪,按我個人的體會禪是一種境界,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境界。

從自然現象來說,茫茫大地是蟬,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蟬,滿天星斗是禪;

從社會生活來說,信任是禪,關懷也是禪;

從心理狀態來說,安祥是禪,無求也是禪;

從做人來說,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

從審美意識來說,空靈是禪,含蓄也是禪。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禪是真善美的完整體現,它無處不在,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禪。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04-

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水喝進口里,是冷是熱,旁人肯定不知,只有喝水的人最清楚。

但要真正弄懂什么是禪,決非一朝一夕之功便能完成的。

大家都知道“破繭化蝶”這個成語的來由。

每只毛毛蟲都可以變成自已的蝴蝶,如果不明白這個禪理,在它化蝶之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任何掙扎或試圖改變的行為均是徒勞的,說白了就是作繭自縛。

反之如果毛毛蟲明白了這個道理,它就會一直安靜耐心的在那里等待,伺時機成熟,毛毛蟲終有一天破繭而出,成為美麗的蝴蝶。

所以說,我們每個人要真正悟透禪的這種境界,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

只有通過知行合一,達到了這種境界,同時也明白了這個道理,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是禪。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05-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云”。

這首詩里的“閑”與“緣”很好的詮釋了禪與道雖習法不同、路徑不同,卻又都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閑”在道家來說即“無為”,但這種無為是相對的、運動的。

絕對不是一成不變永遠靜止的。

它隨著內部、外部的條件和周圍的環境適時而改變。

俗話講“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是這個道理。

而“緣”在禪家來說就是一種“因果”。

緣如風,來也是緣,去也是緣,已得是緣,放棄也是緣。

緣來緣去,最終的關系便是世上萬事皆有“因”和“果”。

因此,不管是禪家的“境界”或是道家的“無為”,遵循自然、不違背客觀規律是它們的共同點。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06-

無論是“禪”還是“道”,它都會啟迪人類探索開發一條幸福智慧之路。

當我們的事業和生活讓自已身心疲憊、充滿煩惱的時候,不妨安靜的坐下來好好的悟一悟,琢磨琢磨什么是禪,什么是道。

然后,經過修養的心靈繼續在人世間打拼,于是不再抱怨,不再哀傷,不再頹廢,不再迷失。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07-

只要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修一顆清凈心,修一顆平常心。

面對著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接納、理解,就會發現清風白云在天空中漫步,野草小花在天地間歡呼!

原來,生活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美好,而活著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當我說沒關系的時候 堅強是我偽裝的 當我說不在乎的時候 隨性是我偽裝的 當我說還可以的時候 輕松是我偽裝的 當我孤...
    我才是螢火蟲閱讀 356評論 0 2
  • 靜態成員的概述 在類內數據成員的聲明前加上關鍵字static,該數據成員就是類內的靜態數據成員,使得其與類關聯在一...
    王一百閱讀 292評論 0 0
  • 區塊元素 段落和換行 '' 標題 行首插入 1 到 6 個 #,對應到標題 1 到 6 階 區塊引用 Blockq...
    A_Coder閱讀 17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