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想著買買買,先學會收納的基本原則再說!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在做事情前把所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小時候想學畫畫,就一定要讓爸媽先把本子、畫筆都買好才肯去畫,最后沒畫幾天就厭煩了,至于本子和畫筆就理所當然的被丟棄在角落里。

似乎我們總是樂此不疲的做這樣的事,也許是那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誤導了我們,但在做一件事之前是不是真是什么都不準備呢?也不是!在做這些事之前,我們應該去了解要做的這件事,就比如你心血來潮的做整理收納,事前買了一大堆的收納整理工具,但結果是他們都成為了生活的負擔和累贅,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看過上一篇文章的葡萄說:大部分買回來反而用不到,最后成了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高級垃圾”!到底該如何避免這些“高級垃圾”呢?今天我們先從分類收納的角度來聊聊挑選收納容器的原則。


分類收納的原則,根據(jù)“人 - 物品 - 環(huán)境”來進行分類,那么挑選收納整理容器的時候也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場景篇

想用的時候,能夠快速拿到,而且省時省力的容器


“把物品放在使用地點的附近”是整理收納原則基本中的基本。

而好用的收納容器是符合就近收納的基本要求的,比如裝衣服的衣柜應該放在穿衣服的地方附近,調料架要距離煮飯的笛梵比較近。想在臥室里使用的東西放在臥室的收納容器里,比如床頭柜。

但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很多家庭還是做不到。碗柜離操作臺很遠,或者每次熨衣服的時候都要從別的地方把電熨斗拿過來等等。有些人還把衣服和小飾品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每次出門時總要忙個團團轉。

那么在這里我想要再說一遍:“把東西放在使用地點附近的容器里”。

只要守住這個規(guī)則,就能節(jié)省取放的時間。還有,如果忘了放在哪里的時候,也不用找其他的地方,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省時省力的方法。

存放的空間不夠的時候才需要想到去買其他容器,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的點是,盡量可以放在使用地點附近。所以根據(jù)使用場景確定容器的尺寸,根據(jù)家居風格確定容器的風格,盡量使整體風格保持統(tǒng)一。比如,北歐風格的家居環(huán)境,你就不要擺一個木質的收納產品了。



物品篇

經常使用的東西,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把東西一個一個擺放在寬敞的地方是很容易的,但是家里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的考慮如何收納,如何使用收納容器。

這時,使用的頻率作為一個衡量標準。使用頻率高的物品放在前面,放在最容易拿到的位置。

把可使用的收納空間分為五個部分,把手自然垂在兩側的時候,視線和指尖之間的空間是最容易拿到的高度,可以用來存放經常使用的物品;次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向上抬起手的時候從指尖到視線之間的部分”和“垂著的手指尖和膝蓋之間”;“向上抬起手時指尖以上的位置”存放不經常使用的輕的物品“膝蓋以下的位置”存放不經常使用但比較重的物品。

同類物品不要分散儲存,集中存放,同時要注意觀察使用頻率來分布擺放的位置。所以在選擇收納容器的時候要注意思考物品的使用頻率和物品的數(shù)量。比如你有10雙襪子需要裝,根據(jù)“場景”原則確認好收納容器的尺寸風格之后,要買一個合適裝10雙襪子的收納容器,如果你買了裝5雙的,那就應該斷舍離5雙!

人物篇

根據(jù)使用者來選擇收納容器是很必要的


根據(jù)前面兩個原則,可以決定物品的存放位置。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收納容器的人是誰。

如果是孩子使用的話,就應該用孩子也能方便打開,孩子喜歡的風格,并能看見里面物品的儲物箱。

如果還是不能把東西分類裝進抽屜里的孩子的話,就應該在儲物箱上掛上一些網兜或掛鉤,讓孩子從掛東西開始學起。

如果是主婦使用的話,就應該選用能使家務變得快樂的,看著舒服,別致而有趣的收納箱。

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用的儲物箱。帶輪子的儲物箱有時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所以還是不用比較好。老年人力氣小,應該選擇比較容易開關的儲物箱。

(未完待續(xù)……)


所以在購買收納容器之前,先考察一下是否符合這些原則:

場景原則,省時省力,符合家居環(huán)境的風格和尺寸;

物品原則,可以集中收納某樣物品;

人物原則,符合使用者的要求。


基本的整理收納原則是開始整理收納的基本標準,只有在我們了解了收納整理是為什么,才能更好的去做收納整理!

但對于選擇收納容器來說,基本的原則顯然不夠,還要有一些其他的考察因素!這里先留個懸念,我們下次再聊!

好了,今天就這么多,我是管家貓,有什么事請盡管留言給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