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城街小道兒,啥時候能鋪成柏油路?
小道兒、從這頭到那頭不過千米,
可走過的人何止千萬,
見證的事無法計算。
已沒人知道她從何時走來,
可都知道她是一條土路。
彎彎曲曲坑坑洼洼,
宛若婀娜而婆娑的姑娘,
誰為她遮一下羞發,織一件新衣,
鋪成一條柏油路。
小道兒,這條路,
她是播撒夢想的路,
播種莊稼的物資從這里走過。
她是澆灌希望的路,
灌溉禾苗的機器從這里拉過。
她是瑞年豐收的路,
收獲成熟的果實從這里壓過。
她是連接親情的路,
走親訪友的車輪在這里碾過。
小道兒,這條路,
在春雨綿綿里融化,
在夏雨隆隆里濕滑,
在秋雨瑟瑟里撲查,
在冬雪飄飄里掙扎,
一年四季在水洼泥凝里顛簸徘徊。
年復一年,
她在風雨飄搖坎坷流離中走來。
小道兒,這條路,
一手托著朝露,一手扶著晚霞,
她感受時光匆匆,目睹生死離別。
張王各院有多少家去墳地從這里經過,
有多少亡人過這里發送,
有多少悲痛和淚水揉碎在這飛濺的泥水里。
走墳的誦經聲訴說著人生的過往,
在這小道兒上空回旋飄蕩。
挽祭奠與思念駐足聆聽,
寬慰她冥冥的心聲,
把她鋪成一條柏油路。
習總進回鄉見了穆斯林都親切的道一聲:
“安塞倆目阿來庫目!”
這聲音在每一個穆斯林的耳畔回蕩。
這塞倆目猶如春雷送甘霖,
為何這條小道兒沒有沾到塞倆目的吉祥?
是不懂“我而來苦悶賽倆目”的禮答,
還是把穆斯林的信仰,
迷失在這泥凝的小道兒上;
還是懶得伸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
讓習總的美麗鄉村夢,
在這條小道兒上閃現,
就把她鋪成一條柏油路。
小道兒,從這頭到那頭有千米,
就有一千個把她鋪成柏油路的理由!
“我不是振臂一呼而應者云集的英雄”,
我只是這小道兒邊上的一根草。
任憑我的渺小不被世人察覺,
也要發出微弱的綠光;
隨著徐徐清風振臂高呼,
嘶啞的嗓音飄散在天幕間;
讓朝露冷笑晚霞輕瞟,
但我依然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讓覺醒得人們一起吶喊,
一起祈禱,為了這條小道兒,
鋪成一條柏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