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讀書40本-第11周小結

圖片發自簡書App


1、《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

作者:徐泓,講述者:陳虻。

讀書來源:去年在一個寫作分享上看到的書目,一直到近日才讀。

基本信息:共340頁,讀了整整一周。每天讀一個小時,書中信息量比想象的要多,要有用,所以看書速度上略慢、仔細了些。

講述者:陳虻,中國電視紀錄片里程碑性的人物之一、中國電視著名欄目《東方時空》的締造者之一、中央電視臺高級記者。

1985年加入中央電視臺《觀察思考》欄目,任記者。1993年,出任《東方時空》制片人。提出“在飛速變化的社會背景下,實現人文關懷,為未來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構成的歷史”的改版方向,并確立“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欄目定位。從此后,先后主管《東方時空》、《實話實說》、《新聞調查》、《社會記錄》、《紀事》等欄目,并提出“感動中國”特別節目的創意。2008年因胃癌去世,享年47歲。


三點收獲:

1)、電視節目的編排,創新,完全可以用在寫作。

*紀實影像的三個功能和境界--敘事、抒情、思想,寫文章時,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去考慮整體效果。

*沒有絕對的真實,任何一種真實永遠取決于認知主體。--寫作時,虛構和非虛構之間的度和相互載體。

*不要在生活種尋找你要的東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種到底發生了什么。--寫作,如要表達出真情實感,還是離不開生活。自己一直以來最缺乏的感受和情感,可以從現在的生活中開始練習。

2)、通過對節目的選材、編排到審核通過,整體過程中也有可以借鑒在運營中的內容。

*運營社群,或者市場,需要將我們想要表達的,和用戶想要接受的一致,所以,在選題時,可以用統一的坐標進行判斷,來確定運營理念,大圓里選擇小圓。

*三段式創作方法,在拍攝中發現價值--在運營中發現價值(信息);在剪接時表達主題--在過程中展示社群理念;在觀眾收看時產生結論--在與用戶互動時產生更強鏈接。

3)、四次選擇:不管寫作還是運營,抑或要做的其他事,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自己對事物的選擇和判斷。選擇、角度、時機、敘述。

*說了和說清楚了,是兩回事;說清楚了和說精彩了,又是兩回事兒。

*獨,就是別人沒有的你有;特,就是把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用足用透。

這本書,因為是紀實性體裁,很多言語就來自于講述者,所以有的時候我讀著讀著,就有一點小小的沉重,總覺得替陳虻有點惋惜,如果他能活下來,看見如他所早早預言的那樣,出現的各種突破性的新興電視節目,該多好。


2、《蔡志忠·漫畫孫子兵法》

作者:蔡志忠,1948年出生于臺灣,著名漫畫家。15歲起便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1983年開始創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

讀書來源:為了給姑娘開拓漫畫認知所購(當時她認為漫畫都不好看)。

基本信息:周三,2個小時內看完。

3點收獲:

1)孫子兵法,第一次全面的知道了內容到底是什么。

2)書里不止有漫畫,還有原文,佩服作者,用簡簡單單那幾格漫畫就能表現出原文的意思。

3)對兵法的解讀,通過圖畫表達,更形象易懂。


3、《變形記》

作者與背景:卡夫卡,出生于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希米亞(今捷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講德語的猶太人。父親海爾曼原為鄉下屠夫的兒子,依靠艱苦創業,白手起家,成為一個百貨批發商。他由于未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識貧乏、頭腦簡單而務實,并且為人偏執、專橫粗暴,在家庭中對妻子和孩子實行家長式專制統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專制猶如暴君”般的“父親的陰影”中。。

卡夫卡在36歲時,曾戰戰兢兢地給父親寫了一封達幾十頁的長信,流露出對父親的極端恐懼心理。父親對卡夫卡的教育手段是“罵、威嚇、諷刺、獰笑”。

卡夫卡在《致父親的信》中曾提到他欣賞一位猶太演員洛伊,而父親卻以不屑一顧的語氣和可怕的方式將那演員比做一只甲蟲。

卡夫卡將寫作視為生命。1913年1月2至3日,卡夫卡寫給女友菲利斯的信中直率地表達了自己和創作的關系:他只有通過寫作,才能維系生命。

基本信息:150頁,周日看完。

收獲:最早看《變形記》是給姑娘買過一本繪本,將內容進行了縮編。這一次是完整的讀了一遍文字版,才了解到整個故事的頭頭尾尾。感覺作者的想象力太強大,看似不可能的情節卻越讀越覺得像真的事件,人物形態、言行、情緒都在文字中一一展現,這種力量,以前的我為什么感受不到呢?為什么不再覺得這種文章,太過荒誕,讀起來不舒服,就歸為不喜歡呢?


4、《有故事的漢字》

作者:邱昭瑜,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編劇。

讀書來源:姑娘上學前屯書,為姑娘識字做預備用的工具書。

基本信息:131頁,翻看了解為主。

收獲:此書是一套,這周翻看了其中一本,更多的是當工具書。書里結構簡潔明了,三個部分--字的演變過程、字的基本來源故事、“給小朋友們的話”。沒有太多的大道理,基本都是圍繞著字展開的內容,注音版適合孩子自己越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