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隨笑來老師學習, 本周提出并踐行的概念是"元認知能力"。
當你意識到我是這么思考的,原來我這么想是錯的,原來我應該那么想才對……是的,在這個思考過程中,你的元認知能力被激活了。
元認知能力: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元認知能力的強弱,決定一個人每個方面的強弱,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講:
一個人的財富創造能力最終也只與元認知能力有關,其他都是附屬因素。
笑來老師提到了三個有效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坐享,興趣,反思。
而這三個方法無非都是創造有質量的獨處的空間,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從而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其他有質量的獨處的方式有: 閱讀,親近大自然等。
有了概念就要踐行,就要讓今天成為實現理想,升級自我的一部分。以下是今天的實踐反思。
今日集中閱讀三個小時,很有收獲。不足之處是中間數次以“元認知”的名義走神,即大腦跳脫出閱讀的意境,說原來你此刻在讀書啊。向老師兩次提問這種時刻意識到自己在用“元認知”能力思考而導致的走神到底是怎么回事?;蛘?,這只是元認知能力不夠的一種表現,從而無法全神貫注。這點還需要參考更多的資料來驗證。
元認知能力讓自己更冷靜,理性。每次有情緒時,激活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后,會刻意分析思考過程,情緒的來龍去脈,即使不能當場很好地控制,但心底里能感受到這種改善。
耐心是收獲復利效應的前提。我相信,大家跟隨老師在進步,在升級。但起碼我自己存在一個問題:心急。期待了解某一概念后,自己立馬全面升級,擺脫舊我。有了此心態,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并過分嚴苛。后果就是過分計較自己的錯誤,從而較多挫敗感與急躁。但是大家都清楚復利是如何起作用的:
S=P(1+i)^n
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即i是正值,假以時日,S值會利滾利地增大。
因此,要給予自己空間與時間,即使不能一日千里,也能取得可觀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