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中秋節(jié),我和同學小A在昆明西山公園爬山,整整一天走下來雖然十分辛苦,然體驗和感悟卻很豐富。我喜歡登山這項戶外運動,因為在努力攀登的途中不僅考驗一個人的身體機能更考驗一個人的心靈意志;另外當萬籟俱寂、天地大美呈現(xiàn)眼前,個人的靈魂得到了洗滌,在清新的大自然中人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實在舒暢。高山真是上帝在喧囂城市中苦心安排的樂園,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才能愛它如至寶。
如今是第三次爬西山,天灰蒙蒙的,我們走到半山腰大雨飄然而至。說來正巧,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好在落雨的荒僻地方有一家農舍,眾人皆進入躲雨。這戶人家是深山里開旅游度假村的,一座洋樓沒有庭院、只有一塊平整的土地,土地上開設了一個小荷塘、荷花在綠水中搖曳,房前屋后種滿了花草、擺設了幾把藤椅,田園氣息中透著點滴典雅的美麗。主人看很多游客紛紛闖入他的房屋也不避諱,還和大家一起聊起天來。天還在下雨,越來越大,我站在門口看那雨中的菊花嬌艷欲滴、甚是可愛。
天晴了我們繼續(xù)趕路,真是對那位好心讓我們躲雨的人家充滿了感激。雨過之后的空山,空氣十分清新,四周也特別寂靜,不時只有山里的犬吠和雞叫聲,我拿出手機一邊走一邊聽音頻。得到APP上有很多優(yōu)質內容,在身心俱靜的狀態(tài)大腦消化這些知識也相當專心,思考和琢磨思想的樂趣是不可用語言來形容的。
下山后,吃飯時我不小心打碎了店家的一個玻璃杯,心想這下可遭了,得陪多少錢呢。但是那位老板娘笑意盈盈地說沒事、沒事,我連連道歉不知如何是好。去年在云南一個景區(qū)游玩,我同學的蘋果手機被景區(qū)當?shù)匾粋€人撿到,她明目張膽地訛了600塊錢才還給那位同學,后來我們報警警察說“既然手機都拿回來了,還報什么警”,大家可能都是學生的緣故、涉世未深、才對世事一臉懵懂。所以,能遇到這么一位老板娘我真是走運了。
昨天聽音頻,聽臺灣作家吳淡如的書《讓優(yōu)雅成為一種習慣》,里面有篇文章作者講來告訴女同胞們要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她講到一個故事,是她一次去餐廳吃飯時看到的一起餐廳事故,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一位太太的名貴包包被服務生潑上了飲品,太太大發(fā)雷霆、不依不饒,非要餐廳賠償3800元,包包自己帶走,丈夫勸說未果,餐廳經理賠禮道歉未遂。而作者本身也經歷過一次在公共場合遇到事故的經歷,但她微微一笑略帶溫柔又正襟表態(tài)弄得那位嘲笑她的人連連道歉。吳淡如想表達的是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連情緒都控制不了還能做什么成就,尤其是在職場拼殺的女人,若不懂控制自己的心情和做事方式會遭來社會各方的很多反感。
而我覺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優(yōu)雅,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因為保持優(yōu)雅包括為人仁德、善良、寬厚、通透、豁達,沒有人會去拒絕一個美好的人,尤其是一個有溫度、有情趣的女子。小A聽我講完吳淡如的文章,說多行好事是自己給自己積福。小A說起她大學時期的一個女生班干部,為人工于心計、手段高明,看人不順眼直指與人正面開撕的程度,對她也是百般擠兌。然天有不測風云,女班干出了車禍而父母親人無法到身邊照料,于是小A就上陣了。小A說自己不僅照顧班干的吃喝拉撒,還要管著女班干男朋友的食宿,我頓時有點咋舌了,沒想到身邊這位平時裝扮個性、沒心沒肺的女孩居然還有這么善良的一面,真是感到意外,而她對這些往事的講述則是輕描淡寫、云淡風輕。小A說那位女班干最后說自己真是遭報應,是自己應得的,我說我一向會對惡言惡語的女人敬而遠之,她說壞人有壞報。
對于好人和壞人,沒有唯一的評價標準,我覺著甚至沒有標準。就像評判一個歷史人物,沒法用簡單的道德準繩去衡量,就像今天在得到APP聽到的一條音頻“易中天要寫一版中華文明史,他要抱著科學的態(tài)度和法制的精神,而不是用簡單的道德評價為基準衡量重大歷史”。我想判斷一個人要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和時空看人的選擇和判斷,看他是否懂得什么才是有益的,對社會、對人生、對他人有益的;是否觸及到別人利益,是否傷害到他人;即便出現(xiàn)錯誤,是否及時更正、坦率承認。小的來講,我們無法要求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具備無比高尚的品格,無法期待一個殺人放火的人在監(jiān)獄待久了就洗心革面、從頭做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像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壞人只會變老,不會變好”,哈哈,也許吧,但什么都不一定。而這才是人類社會和人性。
記得一篇文章叫《最后一片樹葉》,主角是一個脾氣很不好的孤獨老頭,不怎么讓人喜歡卻內心保持善良,冒雨為奄奄一息的姑娘畫上一片樹葉,最后因為在淋雨而得病身亡。再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圣潔的靈魂。也許這些引導人向上的美好和崇高才是值得人們窮其一生去追求的,用這些高尚去抑制人的惡進而發(fā)揚人的善吧。
人是如此復雜,人世是如此喧囂,什么都沒有唯一的標準。然人常言好人有好報,其實未必;那我們還要怎么選擇呢,人間不是還有句話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嗎?追求真、善、美不是人類永恒的課題嗎?哪怕個人努力微不足道,積沙成塔足以溫暖身邊世界。楊絳先生曾言,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能貼近生命的本質。然無論活在哪個階層,擁有美好而高貴品質的人總會容易贏得別人尊重,相信命運之神也會青睞于此。活出美好的自己吧,燃放生命,溫暖他人,照亮周圍。
喜歡這樣的行走,在不間斷地行走中身心清澈,靈魂清凈。我承認自己是達不到身體和靈魂的高度和諧的至高境界的,但肉體與思緒的相依相隨倒讓我想起了《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也許行走是 一門技術,思考是一門藝術吧。難得的假日時間,難得的山中風景,這般行走,美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