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60天:心有薔薇,細嗅猛虎》第五十八天
是不是?忽然很刺眼,沒辦法,開始計算時算錯了日子,但是兩個月過去了,這是事實。備考沒有完啊,非常坦誠。現在分享這段時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經驗:
1,前提s:
前提一——高口不簡單,但也不是絕對難,問題是你的水平在哪里,你強看高口就簡單,你弱那高口就難。
前提二——不學不練,少學少練,絕對沒可能有實力,雖然你僥幸可以過筆試,但一定放心會在口試被干脆地刷下來。因此,只有擁有實力派的自信,才能碾壓一切恐懼和潛在的擔憂。光怕光等,這是容易犯的錯誤,懷著毫無根據混吃等死的僥幸心理更沒有自我品格可言。
前提三——實力可量化,很簡單,七本聽力書的筆記訓練和學習覆蓋,數百篇經濟學人的精讀和筆譯(視譯)訓練,高口課本來回練六遍,實力就有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因為這是我意淫出來的理想情況。
前提四——備考本質是平衡前進,只能平衡,不能急,不能緩,考驗一個人的真正潛力和本事。
前提五——備考累,其實單個訓練也許不算什么,但是有時內容真心蒼白綿長又手生,這時候一定得清醒,自己就是來取得實力的,自己愿意訓練,一副受委屈的樣子是給誰看的?艱難時候最光榮,想想自己多沒本事吧,想想沒本事在社會上多難吧,想想沒錢啥也不能干吧,想想,想想,醒醒,啊。
2,"可控"的概念——
時間必須可控,本來是早上6點開始學習,多睡一會7點開始,又準備了一會醒醒神,7點半開始,這樣學習沒有儀式感,也就沒有習慣可言,不成習慣,就沒有穩定保障可言。你一篇新聞花20分鐘,結果花40分鐘,你說休息3分鐘,結果休閑了10分鐘,你說吃完飯看30分鐘,結果一部電影倆小時,這樣的后果不只是考試泡湯,最嚴重在于你的實力就無從來,你的自信妥妥消失。
學習強度必須可控,你本來一次只學一篇,馬不停蹄學了三篇,你本來要學十篇,結果只學了一篇,這兩種都是惡習,這樣糊里糊涂地學習,屬于意氣用事,沒有平衡感,要么一股勁把熱情玩兒沒了,要么半死不活沒啥節奏。
環境必須可控,如果你老是被一些無關目標帶走,那么無法集中精神,學個卵。
休息的內容和時長必須可控,這是硬傷,必須規定出來形成生理級別的習慣和條件反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里是重災區,沒有一個人逃過這劫,因此必須慎重處理,寫出來貼墻上,鬧鈴定上,等等。
3,我們以整本兒書的訓練來說,任何一本兒書在訓練的開始,不要奢望能夠從第一遍的訓練中獲得自信,第一遍的訓練肯定是又陌生又手生特別的難,特別是地煎熬,但到的二遍弄這本書的時候就會省力百分之五十,第三遍弄這本兒書的時候就會省力百分之八十,九十,再往后,四邊無邊六遍越來越快,越來越輕松,自信這個時候才能顯現出來。也就是說真正的實力是在困難中建立起來的,而這個事對你來說不存在任何挑戰的時候,才是享受自信的時候。
4,今天我和韓親故一起做了一篇新聞的聽力,暴露了很多問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以往在我一個人的學習中,我無法隨時的看出挑出我自己的一些毛病。這使我警醒,原來一篇新聞是可以弄得那么細致,找出每一點點蛛絲馬跡的知識點,整一篇下來全是寶藏。這是我看到了一種可能就是精益求精的做,每一篇新聞聽力的筆記和記憶訓練翻譯訓練,做的篇數越來越多覆蓋的面積越來越廣,之后就會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由量到質的改變,那個時候我的實力,就真正的建立起來了。
5,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在僅有的一些天里我會拼盡全力,盡量能把能做的事情多做出來,讓實力能夠多走出來。我非常認真的思考,如何才能將這些口頭的自我激勵和決心,變成真正的實踐真正的實干,答案并不是簡單地說"去做就行",而是在做之前就設計好,所有的開端儀式和做的過程中如何休息,做后如何結束,這就是一整套的自學的藝術。
6,還沒有到最后時刻隨時都可以翻盤,那么從現在起開始做好,各位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