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正如24重人格(即24個比利)一樣,17個分身里的被治療的者卡倫也是一個多重人格障礙癥患者,也是我們平時談?wù)摰娜烁穹至选?/p>
? ? ? ? 1989年,從事心理咨詢的治療師貝爾在枯燥忙碌的工作室中迎來了在他職業(yè)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同時也是他治療成功的第一個多重人格障礙癥患者——卡倫,數(shù)量如此之多的人格,共同使用一個身體,以致主體人格經(jīng)常迷失遺忘時間,甚至在面對自己的剛出生的孩子、丈夫以及母親時都會覺得陌生(主體人格不知道自己已結(jié)婚)。而多重人格障礙癥患者在人群中也是極少數(shù)可見的案例,從此,貝爾開啟了他漫長的治療過程,同時也是種恩賜。
? ? ? ? 我們常人通常只擁有一個主體,而多重人格障礙癥患者除了主體人格,會由于無法忍受來自外界的刺激或傷害,繼而分裂出附屬人格來應(yīng)對當下的情境。可以看出,擁有多重人格的人一定在幼時原生家庭中遭受了毆打、虐待,精神和年齡無法承受的傷痛,新的人格會出現(xiàn)保護。
? ? ? ?貝爾醫(yī)生花費大量的時間認識、了解卡倫體內(nèi)的各個分身,他們出現(xiàn)在不同情景,分工明確,有的像父親,有的像母親,有的替主體承擔痛苦、承受凌辱、享受生活、工作以及結(jié)婚......每個人格都如此有意義又相互獨立,與此同時他們都是一個人的一部分。人的大腦真是精妙!在不同場景出現(xiàn)不同人格經(jīng)歷不同的事,這就好比我們常人在不同情況下要扮演相應(yīng)的角色是一樣的,我們是孩子,是同事,是朋友,是伴侶,是家長,但這最終都構(gòu)成我們自己。
? ? 卡倫藝術(shù)鑒賞分身詹森畫的畫,表達分身的美好,以及17個分身所代表的含義
? ? ? ? 《17個分身》里其中一個善于繪畫的人格詹森畫出的一幅畫那樣:耶穌懷抱著卡爾,上帝從云端把17顆星星撒向卡爾,這是祝福也是保護。卡爾的結(jié)局是美好的,她的分身同意同化在主體人格里,那么主體就會擁有分身的記憶和感覺;卡爾是勇敢的,最終她沖破恐懼,完成了融合,成為“一個”自己。貝爾醫(yī)生的治療是有效的,從文中可以了解到治療師是不會為咨詢者做決定的,而是給出安慰和可能發(fā)生的事,引導鼓勵咨詢者思考自己的情況來做選擇。貝爾耐心地理清卡爾一團亂麻的生活,他并不是直接告訴卡爾如何做,而是選擇——傾聽,傾聽每個分身的遭遇,引導他們的情緒,鼓勵他們不要傷害自己(有的分身情緒糟糕會引發(fā)自殺或自虐),最終讓所有分身都接受了融為一體。
? ? ? ?在卡爾的生命中,貝爾醫(yī)生是非常重要的人,貝爾是那個發(fā)現(xiàn)她的分身,發(fā)現(xiàn)她根源問題的人,也是解救她幫助其重生的天使。但我想,卡爾最應(yīng)該感激的是自己,當她遭遇那些來自家人的非人虐待時是分身,也就是她自身保護了僅存的美好,讓她得以長大,也是她的自我堅持,擁有了完整的自我人格,從而得以享受正常的人生。是的,哪怕她完整了,也要面對親生母親的刁難,丈夫的家暴,弟媳的欺辱……各種各樣的難題,但是她同樣可以享受孩子的陪伴,朋友的喜愛,作為社會人的正常社交,像一句話講的那樣:上帝不會給超過我們承受范圍的事。
? ? ? ?貝爾給卡爾最好的治療,就是讓她了解、接受破碎的自己,進而形成完整的“人”;不是幫她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而是在卡爾變“完整”之后,順其自然地融入其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別人魚,不如教授其捕魚的方法。
? ? ?而卡爾從自身得到勇氣,完成了自我救贖,在這場盛大的劇中,找回自己曾經(jīng)“失去”的一切。或許這正是我們除了閱讀他們的故事之外學會的一個隱喻: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感恩在任何時候面對不完美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