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命運 | 巨人的隕落究竟是誰的錯?

小時候,我內心深處曾隱隱有種感覺,這個世界似乎是為我而生的。不然為什么我是“我”,不是任何其他人,為什么我是通過“我”的眼睛看到了這個世界,為什么我獨獨能夠清晰地感受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事情。以致于常?;孟?,是不是自己是造物主?或者是失憶了的神仙下凡歷練,又或者我其實是個外星人?這種感覺奇妙而令人興奮、恐懼、擔憂、又對未知的一切充滿期待。

盡管隨著漸漸長大,我知道了這叫人的主觀意識,知道了神經讓人產生感覺,也越來越接受我只是個普通人這個事實,但那種特別的感覺似乎永遠無法詮釋,因為正常來說我永遠不可能知道作為“別人”是什么樣的體驗,這種“我”的意識將會主導人的一生,像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當所有的“我”交織在一起,便演繹出人類紛繁復雜的故事。我們試圖從各個角度來詮釋它,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命運。

當我跟著《巨人的隕落》這本書的故事越走越遠的時候,這種感覺愈發強烈起來。我驚嘆于作者居然如此輕松地將一個世界背景下的故事通過幾個不同國家的人物軌跡展現出來。

在這個故事里,每一個人都是“我”,不管是擁有著堅定信念的英國底層人民比利艾瑟爾姐弟、保守固執的上流社會伯爵菲茨,還是德國聰明善良的外交官沃爾特和他推崇軍國主義的父親,不管是俄國沙皇殘暴統治下的受害者格雷戈里兄弟,還是美國自由主義下的年輕議員杜瓦,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前進著,每個人在做出自己的決策時,一定都認為那是對的,哪怕是與其它的群體有著完全背離的立場,也一定會找出支撐“我”的行為的有力依據,也許是所謂國家的榮譽、也許是階層的利益、也許是個人情感。

然而,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最終結果是,戰爭爆發了,給成千上萬的人帶來了無法承受的痛苦,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主導“我”的命運。每個人都在被社會洪流裹挾著向前走,在一個巨大的舞臺上演個人的悲歡離合。

我們無法說像德國奧托這樣的軍事主義者是蓄意制造戰爭,也無法說英國菲茨這樣的保守貴族愚蠢虛偽,如果他們早知道最終的結局,也許他們不會固執地堅持發動戰爭,但勢必會以另外的方式來維護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我們也無法說勝利最終一定屬于善良和正義,當內心裝著耶穌的平民比利和崇尚和平卻不得不保衛國家的沃爾特在戰爭中兵戎相見時,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戰,你能真正分得清誰對誰錯嗎?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不可避免的被那個時代和他所處的階層與環境打上深深的烙印。但整個社會的軌跡,既是由我們促成的,卻又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所以,在這場歷史性的浩大的殺戮中,我們看到很多作為個體矛盾的地方。發動戰爭的少數人,是上層階級的統治者,是打著愛國主義旗號的激進的民眾。普通民眾是可悲的,他們尚未解決溫飽,便要為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付出生命的代價。比利在戰爭中被他們國家將領們的愚蠢給震驚了,而展示了英勇智慧的他卻在勝利后被懷恨在心的菲茨伯爵指控而入獄。

在戰爭中無數死亡的民眾,不管是英國的、法國的、德國的還是美國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有好有壞的人。所有的人都在為國家而戰為主權而戰嗎?并沒有,戰爭并沒有使哪個國家變得更好,也沒有使哪國民眾變得更好,它只是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造成大量的死亡和悲劇,哪怕是戰爭的勝利者也如此。

在英國和德國的將士僵持了4年之久的那個平安夜,在雙軍交接的地方出現奇異的一幕,雙方的士兵約定暫時放下戰爭,坐在一起喝酒唱歌,一起思念久別的故鄉和親人,那一幕讓人動容。他們之間有仇恨嗎?他們知道為什么要與對方交戰嗎?不過就是統治階層們那些裝著關于“我”的思想體系的腦袋瓜子做出的并不見得明智的決定,而成千上萬的士兵和民眾在為此買單。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這并不是一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主權戰爭,而是一場統治者們權利博弈的游戲,是社會階層之間進行權利再分配的斗爭。社會總體福利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以毀滅性的速度急劇減少,到最后戰爭的勝利者獲得大量賠款也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沒有誰能幸免于難。

在整個事件中最為可笑也最為可悲的一點在于,這場掀起整個世界的腥風血雨的戰爭,促成的原因有很多關鍵性的因素,只要有一個因素不成立,也許戰爭便不會開始,但所有事情偏偏無一例外朝著這個結果演變,像是命運之神無形的嘲弄。

當沃爾特和茉黛為了愛情在德國和英國的統治階層不斷做著和平的努力,卻絕望地發現每個國家那些反對戰爭的人都被否決。奧地利人本該在克制的時候襲擊了塞爾維亞,俄國人調動了部隊而不是進行斡旋,德國人拒絕參加國際會議解決問題,法國人本可以保持中立卻狂傲地拒絕了,最后本可以置身事外的英國也加入進去了。

整個事件就像是頑皮好斗不知輕重的孩子們上演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鬧劇,但這場鬧劇卻改變了億萬人命運,也恰恰說明了群體的狂熱和非理性。在俄國的那一段中,格雷戈里被迫率領群眾發起革命,沖破枷鎖的民眾終于嘗到了報復和自由的滋味,但是很快他便驚恐地發現,狂熱的民眾陷入一種無序的瘋狂,他們砸爛店鋪、當眾玩弄女性、朝天空開槍、羞辱貴族。在英國獲得勝利后,茉黛為了宣揚和平勇敢地公開了和德國人沃爾特的戀情,卻受到了那些她大半輩子都在維護著的民眾們的排擠和鄙夷。被剝削的民眾是可悲的,有時卻也是殘忍至極的。

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當每個人置身其中的時候,很難看到自我意識之外的一些東西。但這種個人的自我意識就像是古典經濟學中形容的那只看不見的手,最終推動著整個人類社會踽踽前行。這其中,是人性的美好與丑陋的交織,也是整個人類社會成長過程中關于“我”的探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