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在三十二歲寫下了聽過很多道理,仍舊過不好這一生,高曉松在四十七歲寫下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馬東在奇葩說上說人生的底色是悲涼,蔡康永說沒有來自悲觀的樂觀,只是無知的樂觀,不是真的樂觀。
人到中年,總會有很多的人生感悟,看過了人事的悲歡,經歷過低谷,也感受過成功,遭受過冷眼,也接受過贊賞。
對人生的暢想不再那么的波瀾壯闊,曾經的夢想也被淹沒在細碎的生活里,背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兩點一線,負重前行。
《主夫難當》這本書,講述了人到中年的蘇揚,遭遇了中年危機,工作危機,婚姻危機,以及家庭角色的轉變后,對人生和家庭有了新的認識。
丈夫蘇揚在38歲這一年被辭退,尷尬的年齡,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于是聽從了妻子的建議,夫妻角色互換,妻子重新工作,丈夫在家持家帶孩子。
在互換了身份之后,妻子感受到了蘇揚在外工作的不易,蘇揚也領教了看似簡單的家務背后,零零碎碎的瑣事。
因為彼此新的人生體驗,更加體諒和理解,他們找回了久違的親密。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草,寫小說20年,出版了20本書。在不得已回歸家庭之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藍本,以男性視角講述了人到中年,家庭主夫的生活。
夫妻生活,低頭不見抬頭見,床頭吵架床尾和,同吃一桌飯,同睡一張床,但彼此真的了解對方的想法嗎?
是不是經常會有某個瞬間,跳脫出日常的生活,意識到兩個人已經很久沒有坐下來安靜的聊聊天,給彼此一個機會,說說內心的想法和苦悶了呢。
蘇揚是個模范老公,勤奮、上進、有事業心,在他的努力拼搏下,他們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今天擁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但這些年來因為忙于工作,對家庭疏于關心,小孩也是靠全職在家的妻子全權負責。
蘇揚一直偏執的以為,自己的妻子從生下小孩后,在家相夫教子,整個人都沒有了上進心。在小孩睡覺的時間里,刷淘寶,看抖音,不想著學習新的知識,不追求自身的進步,自暴自棄,全然沒有之前積極向上的樣子。
而妻子呢?覺得蘇揚不理解自己,生了孩子面對的除了繁瑣的家務事,還有時時刻刻需要照看的孩子,還有兩家人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等等,這一系列的事情背后,已經很難有精力再去提升自己了。妻子盡管表面風平浪靜,其實精神上已經千瘡百孔,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
家庭和諧的表象下,是蘇揚放棄了在費口舌勸說妻子的想法,以及妻子不斷的隱忍,她將自己的委屈不甘,還有丈夫的不理解全部壓抑在心底。
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世界,又缺乏交流,只會相互埋怨,所以隔閡和不理解越來越重,裂痕越來越深。
在剛剛互換了角色的幾天,蘇揚狠狠地挨了生活的一記耳光。
蘇揚曾經以為簡單的家庭生活,因為山呼海嘯般繁雜的家務,變得力不從心。
他一直以為做家務就是打掃衛生、洗碗、做菜這些事情,卻不知道這幾個字的背后,是多么龐大的“工作量”。打掃衛生,兒子的玩具每天就要花費兩個小時才能收拾干凈,洗衣拖地,整理物品,給綠植澆水,做菜不只是單純的炒菜,還要貨比三家,買到新鮮又便宜的菜,還要注意營養搭配,想每天的菜譜。
除了家庭瑣事之外,最大的難題就是兒子,在幼兒園欺負同學,蘇揚被老師叫了很多次,都成了學校的“名人”,回家也不閑著,不好好做作業,吃飯挑三揀四,大吼大叫,搞得蘇揚心力交瘁。
在成為家庭主夫后,蘇揚才真切地感受到妻子原來帶孩子的不容易。
而妻子重返職場后,工作讓她備受折磨,但是一方面有了穩定的收入,一方面讓她接近了丈夫的過去,也理解了丈夫這些年來的不容易,她以前只沉靜在自己的掙扎中,沒有給丈夫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在互換了角色之后,兩個人都有了新的人生體驗,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的處境,對對方感同身受,裂縫被慢慢的縫合,家庭的穩定和溫情再一次回歸。
生活磕磕絆絆,但也總有理順的一天。
漸漸的,蘇揚憑借自己超強的學習能力,找到了與兒子最合適的相處模式,緩和了父子之間的關系,并逐漸和兒子成為了好朋友。
人到中年,不是不愛了,而是迷失在婚姻的瑣碎繁雜,世事的雞飛狗跳中,角色互換,讓他們變得更加成熟,學會了重新去愛,去體諒對方。
給平淡甚至稍顯麻木的生活加點愛的調料,生活便依然有滋有味,有情有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