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腦實用記憶第二期】孫啟源第18次

文學(xué)常識記憶

一、【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字頭歌訣:云龍麥(賣)莫(墨)----李云龍到石窟中賣墨汁。

二、【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歌訣法:約了(岳麓)孫楊(嵩陽)去書院,一行白鷺(白鹿)上青天(陰天)。

三、【中國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中國菜肴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qū)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chǎn)、飲食習(xí)慣等影響。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nèi)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diào)技藝各具風韻,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魯菜宋以后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現(xiàn)今魯菜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diào)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濟南菜擅長爆、燒、炸、炒,其著名品種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zhuǎn)大腸”、“湯爆雙脆”、“燒海螺”、“燒蠣蝗”、“烤大蝦”、“清湯燕窩”等。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種有“干蒸加吉魚”、“油爆海螺”等。建國后,創(chuàng)新名菜的品種有“扒原殼鮑魚”。

歌訣法:川湘辣,蘇浙甜;閩粵海鮮,魯皖膳(御膳

四、【八仙】

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神話小說《八仙過海》,就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取 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


呂洞賓屬于乾金之象。乾卦純陽,故稱純陽老祖,所用寶劍亦曰純陽劍

鐵拐李屬于兌金之象,以鐵拐為足,鐵屬金,足在下屬陰,表示柔金之象,好別于乾剛之金。

何仙姑屬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為柔土。

曹國舅屬于艮土之象,書中說他兄長地下的靈魂附于其身而為惡,將他本人的靈魂囚禁于地下。地下乃土之位,但為剛土,因他本人最后通過與惡鬼的決斗,戰(zhàn)勝邪惡,乃復(fù)其靈明,皆剛之象。

張果老屬于震木之象,位列正東。因張果老于月宮砍梭欏樹,樹本為剛木,以別于柔木。

藍采和屬于巽木之象,手拿蘭草,草本皆為柔木。

韓湘子屬于坎水之象。小說中有民間大旱,韓湘子為民眾吹簫降雨一節(jié)。

鐘離權(quán)屬于離火之象。漢鐘離性情猛悍,他的寶扇一扇則出火,火燒龍宮等皆漢鐘離所為。

在漢族傳說中,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于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 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簫、漁鼓、寶劍、葫蘆、荷花、花籃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內(nèi)奉八仙神像。

熟語定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八--籬笆,漢鐘離。

2.仙--何仙姑

3.過--張果老,曹國舅。一個地點記2個。

4.海--濱海大道,呂洞賓

5.各--哥哥,八仙都是鐵哥們,鐵拐李。

6.顯--鮮花,藍采和的鮮花。

7.神--神仙,八仙都是神仙,不記一個人。

8.通--通宵達旦,簫是通的,韓湘子吹簫。

五、【五毒】

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一說為蜘蛛),這五種毒物是中國民間盛傳的一些動物,中國民俗認為每年夏歷五月端午日午時,五毒開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陰暗處灑石灰、噴雄黃酒、燃藥煙,以滅五毒,驅(qū)穢氣。與此同時,將灰塵垃圾掃于室外,以凈其室。

以嚴謹?shù)膽B(tài)度來說,蜘蛛不可能替代壁虎成為五毒。因為五毒有個基本標準,就是為中國民間所用的可入藥的劇毒生物。蜘蛛不論在古代還是今日,都不可入藥。因此將其列入五毒是十分不嚴謹不科學(xué)的做法。

中國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jié)驅(qū)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jié),中國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yù)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shù)遺俗。中國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qū)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墻、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圖像記憶法:記住下圖很容易。蛇、蝎、蜈蚣、蟾蜍、壁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