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即將成為30歲職場老人的一些思考

時光如流

我今年28歲,是時候告訴自己:

我已經快30歲了,別再羨慕別人的精彩生活了,關上微博和微信,把手機收起來,拿出點時間用來學習、出行和健身。別再淪為網絡生活中的看客,永遠都只是為別人點贊。

是時候創造我自己精彩的生活了,讓別人為自己點贊,然后一直,酷下去。

一、職場上有沒有鐵飯碗?

鐵飯碗

你倘若不試著去學習職場新技能,

去努力做些改變,

那么你終究還是老樣子。

我認識一個忘年交,他之前在微軟工作。那時候能夠進微軟真是精英,天之驕子,感覺一輩子都不用愁了,工資高福利好,穩定的就像鐵飯碗。

沒成想,微軟也有不行的一天。

他們剛好趕上第一批裁員,很多都是高級開發工程師,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了十幾年,被裁的時候專業技能只能做手頭的哪些事,開發語言也只會C#,被迫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我這位忘年交卻在微軟工作的時候自學了其他各種技術,比如JAVA,Android。面對突如其來的裁員,因為他有著微軟高級工程師的頭銜以及自學的能力和技能,他還是順利去到一家200人左右的科技公司擔任起CTO,而他的其他同事就沒那么幸運啦。我后面和他聊過幾次了解到,他有幾個之前在微軟的同事跑到他們公司去做普通開發工程師,待遇不及他的五分之一,他們之前在微軟可是差不多的待遇啊。

其實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同學在一家公司吃著老本,無限重復地干著“我能干的工作”,從不嘗試著去干“我不能”或“我很難做到”的工作。

二、周而復始地定目標,卻又總是做不到

輪回

周而復始地立目標,周而復始地放棄堅持目標。

你是否也是這樣:

痛下決心,今晚開始,就不再熬夜,可過了沒幾天,又舊病重演。

熱血沸騰地說,從明天起,開始早起健身,結果堅持了不到兩周,就默默地擱淺了計劃。

看了一本書、聽了一場演講或者看了一篇勵志故事,于是腦洞大開,決定改變,順手發了一條朋友圈:努力遇見一個更美好的自己,結果到最后,只看見一個更狗血的自己。

明明很想要,卻偏偏做不到堅持。周而復始地定目標,卻又總是做不到。于是連自己都不愿意再定目標。

三、目標如何才能實現?

堅定目標

你立志的目標越多,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低。

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很容易實現的小目標,你達成目標的機率也就會變高。

我在剛剛做上技術負責人時,我就設想要成為一個集架構師、DBA和CTO于一身的人。于是我就定下了一系列計劃:考PMP,考Oracle的DBA認證,每周至少寫2篇管理感悟文章等。堅持了兩周,最后陷入“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想起另一件事,然后忍不住去做另一件事,做另一件事的時候又想著之前的事”的困境,如此反復。

最后一事無成。典型的沒有一心二用的能力,卻總干著三心二意的事。

1、你立志的目標越多,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低。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裝滿蜜蜂的沙灘球,數百種不同的力量讓我們前往不同的方向。人們絕不會專心于一件事,我們總是想去完成所有事情。我們想去鍛煉的同時又想去學新技術,又想出去和朋友吃燒烤。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這些不受約束的欲望,總在把這個球推向他們想要的方向。但是通常來說,那個球哪也去不了。

這是大多數人度過人生的方式,這些欲望在無休止地沖突,我們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結果就是我們沒有能力去戰勝面對的困難。

想象一下,假如20年以前,你是一個同時有開創google,facebook,amazon企業想法的天才。你剛剛有了上個世紀三個最佳的商業想法,如果你開辦了其中一家,你現在身價就是數十億美元了。但如果你決定同時開創這三家企業,你絕對會毫無結果,默默無名。太多目標在一起,就會相互抵消了。這也是為什么一群由聰明人組成的委員會被叫做傻瓜,領導力不是按人數來計算的。你想去越多的方向,你前行的距離就會越短。

偏執狂只專注于一個目標,這大概是最終成功的策略吧。這是一個從每個成功人士身上都能發現的一個模式,無論愛迪生還是愛因斯坦。當你能連續地專注于一個目標時,你的成就就能取得它們理論上的極限。大多數人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潛能多少而失敗,而是因為把他們的潛能都分散在太多的方向了。

專注于一個方向卻是一個最快能確保你成功的方式。

在三個方面設立目標,為你生活的不同方面列三個清單:工作、家庭和身體。每份清單都只設立一個目標,如果你想要添加更多目標,你必須知道目標越多,實現的可能性卻越小。同時也要小心你的虛妄之想,你的一些想法,雖然看起來都是很美妙,很偉大,很值得你進行各種YY,但它們有時卻都是致命的。記住,每增加一個目標,都會減緩你完成原定目標的速度。

如果你想要有力量追求你的夢想,你必須拒絕更多的目標。這并不容易,但至少對你來說,你知道要付出的代價。

2、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很容易實現的小目標

一個大的目標在人們看來總是那么遙遠,很多人甚至望而卻步,其實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正是一個化整為零、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比如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容易頹廢,覺得任務太難了完不成,于是產生了焦慮心理,只好選擇暫時逃避,明天再做吧。明日復明日,一拖再拖;而一旦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降低任務難度,推遲自己要放棄的心態,則每天能完成更多的任務。

俞敏洪的父親是一個木匠,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爛瓦撿回來,或一塊二塊,或三塊五塊。有時候在路上走,看見路邊有磚頭或石塊,他也會順手撿起帶回家。久而久之,俞家的院子里多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堆。俞敏洪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只覺得本來就狹小的院子被父親弄得更加擁擠不堪。直到有一天,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左右測量,開溝挖槽,和泥砌墻,用那堆亂磚左拼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凈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父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掃干凈,俞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和豬舍。

對于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是問題的俞家,造房子簡直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大目標,而俞父日復一日撿磚頭碎瓦,終于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四、你走的路是正確的嗎?

你走的路便是正確的路 !

世界上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只不過是努力奮斗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 ????

很多時候,選擇是否正確,除了考慮“看看我將要去哪里旅游”(見我的另一篇文章)這樣的問題,我們其實很難說判斷清楚當下的選擇是否正確。

如果別人的建議有用的話,那么當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時候,這條路未必就有去做的必要;而當大家都認為錯誤的時候,探索性的走法又太累太難熬。

如果決定走這條路需要5顆星的話,那么我覺得應該這樣去考慮:1顆星來自別人的建議(正向or反向思考),2顆星來自自己的判斷,2顆星來自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奮斗,努力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


謝謝你的閱讀,愿你我的選擇真正變得正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女兒進入高中,家里做飯少了,最近總感覺著家里缺少了些什么!出去買菜安排周末的生活,才想起,原來少的是這人間的煙火味...
    湍河故事閱讀 297評論 0 1
  • 靠自己就行了,習慣了孤獨,一個人只能堅強~
    獨_行閱讀 179評論 0 0
  • 我怎么如此幸運就在臨睡前看見朱寧姐姐發的麥樂老師勞動節開示,讓我一下釋然,明天去劉姐藥房上班一事。 我怎么如此幸運...
    冰清2016閱讀 279評論 0 0
  • 在這個快速消化的時代里,來得快去得也快。曾經童年時夢寐以求的現在,好像變得不想那么夢寐以求。有點落寞,有點傷感。好...
    孤獨患者丶丨閱讀 159評論 0 0
  • 一、書名介紹 1、《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 雪小嬋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2、《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
    遇見更美的自己閱讀 372評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