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365天,天天被罵的那個人

相信大家有聽說過情緒ABC理論。情緒ABC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情緒調節方法。A指誘發性事件;B指個體遇到誘發性事件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指在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ABC這三個要件構成一個簡單順暢的邏輯鏈條,分別代表事件、主觀認知和行為結果。A只是引起情緒和行為結果的間接原因,而B,人們對誘發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才是引發情緒和行為結果更直接的原因。

我覺得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于B,就是遇事時如何去詮釋事情的思維差異。

我們來玩個角色代入的游戲吧,假如你是一個演員,因為演了一部古裝劇,被恨批長相差、演技差,并且有網友組成反對你的后援團,在網絡上喊你滾出演藝圈。一年365天,你天天被網絡上不認識的人罵,詆毀。你會怎么做?你會迫于外界的壓力放棄你熱愛的演藝事業嗎?你的B是什么?

在演藝圈就有這么個演員,被網民們如此粗暴對待,她叫袁姍姍。網友列出了幾個討厭她的理由,其中有一個是“沒有理由”,她就這樣被沒有理由地針對了。

有關注過娛樂新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網友很喜歡黑她。對她的全新印象來自真人秀節目《一年級·大學季》,她在里面當老師,教上戲的新生演戲。在節目中,我看到一個很好很陽光的姑娘,有好演技,在節目中的示范中可以看出;不卑不亢,不驕不躁,該溫柔的時候溫柔,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跟其他比她年紀大的演員老師在一起時,她總是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位置,在學生需要安慰的時候貼心相伴,而在學生不思上進的時候嚴厲點醒他們;正能量,練就了一副好皮囊,馬甲線女王。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視頻,袁姍姍的一個演講,看看她是怎么面對這一切的。

面對網絡暴力,她選擇做一個積極面對的人。一個巴掌拍不響,網民為什么專門黑她而不是黑別人,她也開始反思自己,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改進。她開始珍惜自己的機會,認真磨練自己的演技。她說,既然我的演藝生涯要從倒數開始,那么之后我的每一點進步都充滿喜悅。

她說,既然大家要罵,就盡情地罵吧,她在微博上發起一個活動,叫愛的罵罵,在該微博發起的24小時內,每有一個網友留言給她,罵她也好,鼓勵她也好,她就認捐5毛錢,用于救助身體有殘障的孤兒。一共有10萬多條留言,她最終捐了5萬多元,給5個小朋友做了手術,有一個小朋友因為這次手術終于能站起來了。面對網絡暴行,她并沒有以怨報怨,反而是將惡意的謾罵轉化為善意的愛舉,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

于此同時,她開始重拾扔下多年的小提琴和健身,日子開始過得很充實,充實到她已經沒有過多的時間停留在網絡上的各種流言蜚語上。她說,希望大家都可以抽出時間去健身,在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負的時候,可以像她一樣,身輕如燕,自由翻身。

受人詆毀是A,以上是袁姍姍選擇的B,結果C是,她過得很快樂充實,而且比起詆毀她的人,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她。朋友們,你當初選擇的是怎樣的B?而且我越來越覺得,不能簡單通過他人之口去了解一個人,每個人去評價另一個人的時候,都是帶著他自身特有的眼鏡去看的,同一個人,不同的人去看他,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別人的評價,聽聽就好,別輕易當真啊!


在網絡暴力中捍衛自己 :袁姍姍@TEDxNingbo-高清觀看-騰訊視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