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我大學畢業前買衣服,非大件的衣服我一般會控制在百元以內,或者是60元以內。大學畢業后,我有了工資收入,但是還是會控制在這個消費水平。中間也會有提升,比如會升到100.但是總體上,是不會超過這個數的。 同時,去商場的時候,喜歡自助服務,不喜歡有服務員跟著,因為會覺得有服務員跟著的店價位相對比較高,然后呢,我一般也不會買。即便現在工作多年,收入遠遠比剛畢業時多了很多,我依然還有這樣的心態。
我意識到了,但是并沒有刻意地去改變。
但是中間也有鼓足勇氣突破的時候,
1、在去陽朔的路上,我在一家店看到一個小棉襖,當時很喜歡,200多,很想買,但是又不確定,于是給我老公電話說:我看到一件衣服,200多,我還挺喜歡的,要不要買 ? 他在電話那頭就說:喜歡你就買唄。于是我就像得到了鼓勵一樣,刷了信用卡買了。
心情很是雀躍,即便這么多年過去了,即便那件衣服我已經沒有那么喜歡了,但是我看到它的時候,想到它的時候,就能想到那時的心情。
2、在清河附近住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外套,我當時心情不好,看著還挺喜歡,就跟自己說,如果這件衣服不超過200,我能穿上,那我就收了。結果發現那件衣服就是200多一點點,然后剛剛好我能穿的下,于是我就收了。
那一瞬間,我感覺到的是,我突破了自己以往對自己買東西時的價格的枷鎖,像是抗爭贏了的孩子。
3、2016年跟同事逛街,LJ同學看中一個lily羽絨服,小2k。當時她穿著很美好,我也試穿了,感覺也很不錯。但是她沒買,我也沒買。考慮到價格。那個周末我一直惦記著,結果周日去一個商場的時候,又看到了,我想這就是緣分吧,我媽當時也在,說挺好看的,想要你就收了吧。 要知道,我媽最近才拿到退休金,月工資也就700左右的樣子,但是在孩子喜歡的東西上,她還是建議我買我喜歡的,不要光圖便宜,買一堆“爛”衣服。當時我老公還沒到,我一咬牙一跺腳,就在我手機沒電之前,支付了。后來我老公到了后,看到我已經付錢了,他就問我:你是真的喜歡這件衣服,還是受到你同事的誘惑,還是沖著這個價錢? 我回復說:我喜歡這個衣服吧。
后來周一的時候,我就穿著這件衣服去上班了,還跟那個試穿該衣服的同事分享我的購買心情。我覺得很快樂,就是有一種,呀,原來我也有千元以上的衣服了,我也穿了千元以上的衣服了的感覺。感覺我又突破了一層我的消費限制。那些多少錢以上的我不要買,穿不起的限制。
歪樓,后來這個同事在2個月后,在機緣巧合下也買了這件羽絨服,還是半價的。哈哈,雖然當時不爽商家的這種銷售策略,但是我感覺購買它時的突破帶給我的意義更重大。所以也就釋然了。
……
雖然有過那么幾次小突破,但是在買東西的金錢限制上,我還是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喜歡逛HM和優衣庫的打折區,哈哈。比如去年還是會通過代購買了一些不合適的衣服。但是我感覺已經慢慢在一點點突破。
? 買自己喜歡的舒服的鞋子
以前一直沒有固定的鞋子品牌,也很少買鞋子,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舒服的鞋子的重要性。后來很幸運發現了一家鞋店的鞋子特別適合我的腳,就是一穿進去就覺得,哇,好舒服啊。于是我想買鞋子的時候,就固定去那家店去逛,有時候會從打折區買合適的鞋子,有時候也會因為需要買鞋子,又沒有打折的,就直接挑一雙自己喜歡,價位自己也能接受的。
? 買喜歡的四件套
記得之前在同學家,感覺他們家的四件套好有質感,好舒服,就問是什么牌子的,多少錢,我記得好像是lovo的,六百多的樣子,當時心里覺得,哇哦,還是有點貴啊,對我來說。但是那種喜歡還一直在。后來,雖然我還是沒買lovo的四件套,但是在網易嚴選看到一款評價比較好的四件套時,我還是下手了,收到后其貌不揚,鋪上后的感覺真是很贊,特別軟,感覺整個人都很放松很舒服。于是,越來越能體會到家,是讓人放松的地方,但是前提是,我們要把家布置的很讓人舒心和舒服。
? 買花
我一直想在家里放花,但是花會枯萎,會覺得好浪費錢,不如假花或干花,但是心里一直惦記,一直有這個愿望。因為心情是不一樣的。所以當上周聯系到一個花店老板,建了一個花群,讓她每周來小區附近賣花,這樣我就可以每周買10元的太陽花放在飯桌上,心情特別美。婆婆說什么兩天就敗了我也充耳不聞,回復一句敗了再買新的。
? 我扔了些不穿的衣服
有些衣服一直能穿的下,但是就是找不到最初的感覺了,但是又想著沒準哪天我瘦下去了 或者流行又回來了我就又可以穿了,所以一直在那堆著。但是我真的就一直不穿。看著心情很煩躁。
昨天終于扔了幾件,雖然遠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標準,但是起碼邁出去了一小步,還是值得鼓勵的。
? 我在“有好東西”平臺買東西
這個平臺我剛剛開始,首先是被拉入了一個群,然后看甄選師天天給我們發各種好吃的,各種很好吃的描述,那個甄選師我是在網上認識的,她的生活非常精彩,各種旅游、美食,是一種我非常羨慕的生活。所以在她分享了一段時間后,我也去買了一個百元左右的海苔來吃,因為我之前也沒吃過帶芝麻的海苔,所以吃在嘴巴里很香很脆,我家寶寶也愛吃,我就會覺得真好啊,既然賺了錢,我就要在我力所能及內去體驗一些我之前不舍得體驗的東西,那種一邊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邊糾結“萬一人活著,錢沒有了”是我們很多人的想法,但是適當的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應該是沒問題的,而且會帶來其他的機緣。所以,我又報名了這個平臺的甄選師,因為這樣的話我自己再買東西,就會有返現。當然,我也可以推薦給其他人買,或者推薦其他人當甄選師,但是這個事情我希望水到渠成。
其實,也不是說,越貴的就是越好的,但是我們總是要適當的去體驗不同價位的消費品,去體驗下不同的東西,然后才能有更多選擇,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里的適合,是說讓自己的心感覺最舒服,最開心的。
我一直以為我的消費觀念是因為我手上的金錢和我家人的態度導致的,但是后來發現不是這樣的,因為我身邊有的同事,尤其是90后的同事,她們一開始的工資并不多,但是她們的穿衣消費很有品質,不將就,不敷衍自己的生活。所以,其實限制自己的一直都是我自己的思維而已。不論思維里的墻還是思維里的木馬,都需要我們先認識到,然后慢慢去療愈。
有時候覺得療愈的過程其實并不像我以為的那么痛苦,反而很快樂,原來意識里想這么做很久了,只是潛意識一直不同意,我那天聽了子木的分享后,把潛意識就喚作“我親愛的潛意識媽媽”,就像一個小孩子,老早就想做一件事了,只是他媽媽不同意,所以,一旦他媽媽同意了,干起來真是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