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沖突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我沒有錯,是對方的觀點和態度有問題!但殊不知,我們每個人的經驗世界都是有限的,你所以為的并不代表是對方所認同的。
? ? ? ?比如,一對夫妻有一天丈夫回來晚了,妻子對先生說:“天天回來這么晚!”一句簡單的話,就可能引起兩個人之間的戰爭。
為什么呢?
因為在先生看來:我沒有天天晚呀,一星期七天我就遲到這一天。先生會埋怨:“其他六天你看不到嗎!就盯著遲到的這一天?”
但是對太太來講,先生遲到的那個行為真的引發了她痛苦的感受,我辛辛苦苦做好飯等你,你卻回來這么晚。妻子覺得丈夫回家晚這個痛的感覺是千真萬確的。
而先生覺得他為要準時回家所做的努力妻子根本看不到,被漠視了。這也是真實存在的。
? ? ? ?如果我們把原生家庭也帶進來,就會更加有意味。假設妻子在過去成長的過程中有被拋棄的經驗,爸爸媽媽本來說好要回來的,但是沒有準時回來,她一個人孤零零的等了好久好久,那么將來她進入親密關系,就要加倍向她現在的親密伴侶討債,伴侶遲到的事件會引發她過去痛苦的回憶帶來的感覺。
? ? ? ?我們過去受的創傷今天要在我們親愛的人身上加倍討回,所以我們很多人今天在親密關系中所打的仗,多半不是現在的仗,而是在打過去沒有處理完的糊涂賬。
多去了解彼此的原生家庭,去探索彼此的內心世界,更容易做到理解和接納。
溝通時也要注意要說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但不加評判和指責。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