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這三個地方千萬不能凍!

中醫學有一種養生理論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捂秋凍”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不過,這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哦~

“春捂秋凍”是相對而論的,是有條件的,年輕人、身強力壯之人,添加衣物的時候可以晚點、強度都可以稍大些;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人,特別是心腦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則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凍,有三個“禁地”——頭、肚臍、腳也是要嚴加保護的。

入秋后外出的時候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額頭上出汗水時不能見風。這是因為頭作為人體“諸陽之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溫的人和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肚臍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機體陽氣,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還可以采取經常在肚臍熱敷的方法,驅寒助陽。

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而腳又匯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足部寒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腳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