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實現 Android 編譯時注解》

前言

我們經常使用的一些第三方框架,比如:butterknife,通過一行注解就可以實現View 的“自動賦值”。

那么,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為了帶大家更好的深入了解,本文將打造一個簡單的 Demo,來說明這其中的原理。

Demo 雖然簡單,但是完全按照 butterknife 實現的方式和原理打造。

實現思路

我們先看 Demo 的效果: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 被注解的 View
    @BindView(R.id.tv)
    TextView tv;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為 tv 賦值
        InjectHelper.inject(this);
        tv.setText("I am injected");
    }
}

代碼非常簡單,分為兩步:

  1. 通過 @BindView(R.id.tv) 指定被注解 View 的 Id 值;
  2. InjectHelper.inject(this);,具體為 tv 賦值的方法。

@BindView 注解沒什么好解釋的,我們重點看下 InjectHelper.inject(this); 的實現:

public class InjectHelper {
    public static void inject(Activity host) {
            // 1、
        String classFullName = host.getClass().getName() + "$$ViewInjector";
        try {
            // 2、
            Class proxy = Class.forName(classFullName);
            // 3、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proxy.getConstructor(host.getClass())
            // 4、
            constructor.newInstance(hos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1. 獲得 View 所在 Activity 的類路徑,然后拼接一個字符串“$$ViewInjector”。這個是編譯時動態生成的 Class 的完整路徑,也就是我們需要實現的,同時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2. 根據 Class 路徑,使用 Class.forName(classFullName) 生成 Class 對象;
  3. 得到 Class 的構造函數 constructor 對象;
  4. 使用 constructor.newInstance(host) new 出一個對象,這會執行對象的構造方法,方法內部是我們為 MainActivity 的 tv 賦值的地方。

我們先看一個生成好的 “XXX$$ViewInjector” 示例: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ViewInjector {
    public MainActivity$$ViewInjector(Main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y.tv = (TextView)activity.findViewById(2131427422);
    }
}

到這里,我們大概知道了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何生成 “XXX$$ViewInjector” 這個類了。

APT 實現方案

APT 是一種處理注解的工具,它對源代碼文件進行檢測找出其中的 Annotation,再根據注解自動生成代碼。

實現方案,分為兩種:

  • android-apt,個人開發者提供,現在已經停止維護,作者推薦大家使用官方提供的解決方案。
  • Android Gradle 插件:annotationProcessor,由官方提供支持。

如何由 android-apt 切換到 annotationProcessor,可以參考這里

annotationProcessor 配置起來比較簡單,另外由于是官方支持的,所以我們選擇第二種方案。

實現步驟

第一步:定義注解 @BindView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CLASS)
public @interface BindView {
    int value();
}

沒什么好解釋的~

第二步:實現 AbstractProcessor

1、新建一個 Java Library,引入兩個第三方庫:

dependencies {
    // ...
    compile 'com.google.auto.service:auto-service:1.0-rc2'
    compile 'com.squareup:javapoet:1.7.0'
}
  • auto-service:Google 公司出品,用于自動為 JAVA Processor 生成 META-INF 信息。

    如果你定義了一個 Processor:

      package foo.bar;
      
      import javax.annotation.processing.Processor;
      
      @AutoService(Processor.class)
      final class MyProcessor implements Processor {
          // …
      }
    

    auto-service 會在編譯目錄生成一個文件,路徑是:META-INF/services/javax.annotation.processing.Processor,文件內容為:

      foo.bar.MyProcessor
    
  • javapoet:大名鼎鼎的 squareup 公司出品,封裝了一套生成 .java 源文件的 API。

    以 HelloWorld 類為例:

      package com.example.helloworld;
    
      public final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Poet!");
          }
      }
    

    上面的代碼就是使用javapoet用下面的代碼進行生成的:

      MethodSpec main = MethodSpec.methodBuilder("main")
          .addModifiers(Modifier.PUBLIC, Modifier.STATIC)
          .returns(void.class)
          .addParameter(String[].class, "args")
          .addStatement("$T.out.println($S)", System.class, "Hello, JavaPoet!")
          .build();
    
      TypeSpec helloWorld = TypeSpec.classBuilder("HelloWorld")
          .addModifiers(Modifier.PUBLIC, Modifier.FINAL)
          .addMethod(main)
          .build();
    
      JavaFile javaFile = JavaFile.builder("com.example.helloworld", helloWorld)
          .build();
    
      javaFile.writeTo(System.out);
    

    更多關于 javapoet 的使用,可以參考這里

2、繼承 AbstractProcessor,配置相關信息:

@AutoService(Processor.class)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com.example.BindView"})
@SupportedSourceVersion(SourceVersion.RELEASE_7)
public class ViewInject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ocess(Set<? extends TypeElement> set, RoundEnvironment roundEnvironment) {
        //...
    }
}   
  • @AutoService(Processor.class),生成 META-INF 信息;
  •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com.example.BindView"}),聲明 Processor 處理的注解,注意這是一個數組,表示可以處理多個注解;
  • @SupportedSourceVersion(SourceVersion.RELEASE_7),聲明支持的源碼版本

補充說明一下,@SupportedAnnotationTypes 和 @SupportedSourceVersion 必須聲明,否則會報錯。具體原因看大家看一下源碼就明白了,這里不做過多解釋。

除了注解方式,你也可以通過重寫下面兩個函數實現:

@AutoService(Processor.class)
public class ViewInject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et<String> getSupportedAnnotationTypes() {
        Set<String> annotationTypes = new HashSet<>();
        annotationTypes.add("com.example.BindView");
        return annotationTypes;
    }

    @Override
    public SourceVersion getSupportedSourceVersion() {
        return SourceVersion.RELEASE_7;
    }
}

3、實現 AbstractProcessor 的 process() 方法: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ocess(Set<? extends TypeElement> set, RoundEnvironment roundEnvironment) {
    // 1、
    collectInfo(roundEnvironment);
    // 2、
    writeToFile();
    return true;
}

process() 方法的實現,分為兩個步驟:

  1. 收集 Class 內的所有被 @BindView 注解的成員變量;
  2. 根據上一步收集的內容,生成 .java 源文件。

為此,我們聲明了兩個 Map,用于保存 collectInfo() 收集的相關信息,Map 的 key 為類的全路徑:

// 存放同一個Class下的所有注解信息
Map<String, List<VariableInfo>> classMap = new HashMap<>();
// 存放Class對應的信息:TypeElement
Map<String, TypeElement> classTypeElement = new HashMap<>();

VariableInfo 是一個簡單的類,用于保存被注解 View 對應的一些信息:

public class VariableInfo {
    // 被注解 View 的 Id 值
    int viewId;
    // 被注解 View 的信息:變量名稱、類型
    VariableElement variableElement;
    
    // ...
}

4、實現 collectInfo() 方法:

void collectInfo(RoundEnvironment roundEnvironment) {
    classMap.clear();
    classTypeElement.clear();

    Set<? extends Element> elements = roundEnvironment.getElementsAnnotatedWith(BindView.class);
    for (Element element : elements) {
        // 獲取 BindView 注解的值
        int viewId = element.getAnnotation(BindView.class).value();

        // 代表被注解的元素
        VariableElement variableElement = (VariableElement) element;

        // 備注解元素所在的Class
        TypeElement typeElement = (TypeElement) variableElement.getEnclosingElement();
        // Class的完整路徑
        String classFullName = typeElement.getQualifiedName().toString();

        // 收集Class中所有被注解的元素
        List<VariableInfo> variableList = classMap.get(classFullName);
        if (variableList == null) {
            variableList = new ArrayList<>();
            classMap.put(classFullName, variableList);

            // 保存Class對應要素(名稱、完整路徑等)
            classTypeElement.put(classFullName, typeElement);
        }
        VariableInfo variableInfo = new VariableInfo();
        variableInfo.setVariableElement(variableElement);
        variableInfo.setViewId(viewId);
        variableList.add(variableInfo);
    }
}

代碼的注釋已經很完整,這里不再說明了。

這里提一下 Element 這個元素,它的子類我們用到了以下兩個:

Element
- VariableElement:代表變量
- TypeElement:代表 class

5、實現 writeToFile() 方法:

void writeToFile() {
    try {
        for (String classFullName : classMap.keySet()) {
            TypeElement typeElement = classTypeElement.get(classFullName);

            // 使用構造函數綁定數據
            MethodSpec.Builder constructor = MethodSpec.constructorBuilder()
                    .addModifiers(Modifier.PUBLIC)
                    .addParameter(ParameterSpec.builder(TypeName.get(typeElement.asType()), "activity").build());
            List<VariableInfo> variableList = classMap.get(classFullName);
            for (VariableInfo variableInfo : variableList) {
                VariableElement variableElement = variableInfo.getVariableElement();
                // 變量名稱(比如:TextView tv 的 tv)
                String variableName = variableElement.getSimpleName().toString();
                // 變量類型的完整類路徑(比如:android.widget.TextView)
                String variableFullName = variableElement.asType().toString();
                // 在構造方法中增加賦值語句,例如:activity.tv = (android.widget.TextView)activity.findViewById(215334);
                constructor.addStatement("activity.$L=($L)activity.findViewById($L)", variableName, variableFullName, variableInfo.getViewId());
            }

            // 構建Class
            TypeSpec typeSpec = TypeSpec.classBuilder(typeElement.getSimpleName() + "$$ViewInjector")
                    .addModifiers(Modifier.PUBLIC)
                    .addMethod(constructor.build())
                    .build();

            // 與目標Class放在同一個包下,解決Class屬性的可訪問性
            String packageFullName = elementUtils.getPackageOf(typeElement).getQualifiedName().toString();
            JavaFile javaFile = JavaFile.builder(packageFullName, typeSpec)
                    .build();
            // 生成class文件
            javaFile.writeTo(filer);
        }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

這段代碼主要就是通過 javapoet 來生成 .java 源文件,大家如果感覺陌生,建議先看一下 javapoet 的使用,參考文章: JavaPoet的基本使用

當然,你完全可以通過拼接字符串來生成 .java 源文件的內容。

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 “XXX$$ViewInjector” 嗎?writeToFile() 方法,就是為了生成這個 .java 源文件的。

第三步:使用 annotationProcessor

在 app 的 build.gradle 文件中,使用 APT:

dependencies {
    // ...
    annotationProcessor project(':lib-compiler')
}

lib-compiler:為第二步新建的 Java Library。

第四步:Activity 中使用 @BindView

文章開始已經演示過相關代碼了,這里不再貼了。

一共分為以下兩步:

  1. @BindView 注解相關 View;
  2. 調用 InjectHelper.inject(this) 方法。

然后,你嘗試去編譯項目,會發現 APT 為我們自動生成了 XXX$$ViewInjector.class 文件。

你可以在 app/build/intermediates/classes/debug(release、其他 buildType) 下對應的包中找到。

APT 開啟 debug 模式

AS 中 debug Java 源代碼很簡單,但是如果你想調試 APT 代碼(AbstractProcessor),就必須做一些配置了。

第一步:配置 gradle.properties 文件

首先找到本地電腦的 gradle home,它一般在當前用戶的目錄下,比如我的 Mac 電腦位置在: ~/用戶名/.gradle。

打開(如果沒有,新建一個)gradle.properties 文件,增加下面兩行:

org.gradle.daemon=true
org.gradle.jvmargs=-agentlib:jdwp=transport=dt_socket,server=y,suspend=n,address=5005

第二步:增加 Remote 編譯選項

1、找到:Select Run/Debug Configration -> Edit Configrations...,如下圖

2、左側面板,點擊“+”,選擇 Remote,如下圖


3、隨便填入一個名字,比如 APT,點擊 Apply、Ok,使用默認配置完成設置


4、切換到 APT,點擊 Debug 按鈕,建立到本地5005端口的連接



成功之后,會有如下提示


這樣,我們已經可以開始調試 APT 代碼了。

第三步:開始調試

設置好斷點,然后選擇 AS 菜單欄:Build -> Rebuild Project,


然后,開始調試你的 APT 代碼吧~

因為 AS 啟動一個項目的時候,默認也會去占用上面配置的 5005 端口。所以,你如果你發現 AS 提示你端口被占用,請先殺掉本地占用 5005 端口的進程。

另外,這一步使用 Rebuild Project 也是我嘗試多次后得出最靠譜的方案。網上有說 gradle clean assembleDebug 命令也可以開啟 debug APT,我這里發現不太穩定,有時候不可以,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知道的同學麻煩告知下~

本文示例代碼:CompilerAnnotation

參考文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001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8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86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4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10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5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93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9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9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