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微信QQ豆瓣這些社交媒體都卸載了。以這樣的口吻開頭,基調大家應該也都猜得到吧。對的,每次卸載這些APP的時候,往往是我心情比較浮躁或者稍微有那么點難過的時候。不用驚訝,你每個月絕對也會有那么一兩天情緒不佳的時候。不過作為元氣少女的我,往往這樣的情緒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我一定程度地排斥社交媒體是因為我很容易受社交媒體的鉗制。有時也會對自己說,別人的生活跟我有什么關系?其實很多人都已經習慣每天在床上刷一遍朋友圈,逛一遍空間,然后翻一翻微博,覺得沒啥新鮮的東西后才慢吞吞地起床。只是我不喜歡也不欣賞這種生活方式而已,我把這視為拖延癥的一種表現。我畢竟是處在社會中的人,所以,當我閃過我為什么要看別人的生活的念頭時,我真覺得自己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啊!
老實說,雖然大家都說社交媒體上的閱讀都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并不排斥在社交媒體上的閱讀。因為最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閱讀還是和習慣有關,跟碎不碎片無關。比如說,你關注了很多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但是你真正會去常看的,還是只有那么幾個,而這幾個提供的內容,絕對是你自己感興趣或者覺得有用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更加強。所以,其實閱讀不存在碎不碎片的問題,只是媒介不一樣而已,反正各取所需嘛。
但是實在是因為如果裝了各種社交媒體,我就總是手賤地刷刷刷,結果發現越刷心情越差,干脆就卸了。說白了不還是自己定力不夠自律不夠唄,所以卸了也是在給自己抽鞭子!!!
其實卸載社交媒體跟我心情好不好沒多大啥關系,只是我需要找個借口讓自己放下手機,腦子靜靜,精力集中地獨處而已。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獨處。每天我都會留足夠的時間給自己的。但這性質不一樣,這份獨處,是注意力非常集中,我十分強調注意力集中地和自己來一場對話,抑或可以說是一場心靈的拷問,人生的思考,是完完整整地自我心靈對話。
之前心情不好,我一般會聽聽音樂看部電影什么的,但是試過N次發現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后,我發現我還是散步或者跑步更能讓我快速活蹦亂跳起來。于我而言,關鍵的不在于散步或者跑步這種運動形式,而是我在這個過程中的自我對話。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一篇關于和自己心靈對話的文章的必要。
我很早之前就已經有自言自語的習慣了。算是對自我內心的審視比較早。那時候只是很單純地覺得在自言自語中一些心結自然而然地沒了,煩惱的時間縮短了而已。沒想到久而久之就成為了習慣。但是現在我覺得,和自己對話,其實是一個通過思考而自我成熟的過程。就好像說,讀書并不能提升你的氣質,而是因為思考的力量一樣。
我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這樣的文字,不講大道理,也不會有多深刻,只是單純地寫走心的文字,甚至有很多時候像是在灌雞湯。但是不管你們喜不喜歡看,我還是喜歡記錄下這樣的思考的過程。這些年,也是因了許多這樣的自我對話,我的內心才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理性。
昨天看到一段話說————
“小的時候,總是以為努力就會有匯報,以為長大了就會好了,以為真心可以換真心,以為善良可以有福報,以及很多天經地義的以為。最后終于發現,在你變得強大之前,以上都是謬論;而在你變得強大之后,以上都是順其自然而來的匯報。”
所以,我很慶幸和自我對話成為我為數不多的好習慣。
和自己來場對話,不知道你們會想寫什么。但是我往往會想很多人生問題。會擴大自己的缺點,從而產生極大的憂患意識,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變好的一個原因。看到和承認自己的渺小,感受到了絕對的壓力,才會有更大的動力走向遠方。
人不可能永遠像打了雞血一樣精力旺盛。在你感到孤獨無助落寞得像只哈巴狗時,來一場和自己的心靈對話吧,這是一個了解自我的過程。咱周國平不是說了嘛————
“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怎么奢求別人來了解自己”
守得住繁華,也要耐得住寂寞好嘛~so,如果你心情不好了,趕緊騰出一個時間集中地來一場和自己的對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