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早上,一位客戶騎著電動車來到我店門口,摩托車腳架一打好,他就急忙地將車上的蓄電池甩在我跟前,怒氣沖沖地說:“怎么你這電池總充不了電?充了一天了還沒冒泡泡(客戶一直以來的經驗就是蓄電池充電時會冒泡泡)!怎么這么快就壞了……”
在客戶一連串的責問和抱怨聲中,我基本了解了客戶手上這蓄電池的狀況。
客戶的蓄電池是三個月前買的,一直在船上用,船上有磨電球(一般小車上都有,這邊的船家都用來給自家船上電池充電),但最近蓄電池老是沒電,于是客戶拆下電池去朋友家充電,但客戶覺得充不進電,懷疑我家賣的電池有質量問題。
我迅速拿了萬用表測了該蓄電池的電壓,顯示11.5V(正常要12.5V或以上)。這很明顯是電池放電過度而且沒有充進電的表現。很多時候客戶船上的用電器漏電或是忘了關用電器的開關等都很容易導致蓄電池耗電太快而充電根本跟不上,這樣就會造成蓄電池虧電,而虧電狀態下用磨電球是很難充電進去的。我心里這樣想,但我沒有跟客戶正面理論。
“我看電池還是沒有充到電的緣故。這樣吧,我幫你先充下電看看再說。”
“我都充了一天了,根本充不進去!怎么質量這么差?!”
“放心,真的有質量問題我會幫你解決的。”
“哎呀。人家電池用了幾年都沒問題,你家的就幾個月……”客戶邊抱怨邊不情愿的騎車走了。
客戶走后,我熟練地將蓄電池接上充電機進行常規充電。看來這蓄電池在客戶手中被折騰得夠厲害,我足足用了兩天時間(一般的電池充幾個小時就好了)才將該電池充好,將它恢復到最佳狀態。
下午客戶來到店里,看著自己那充滿“力量”的蓄電池,用懷疑地眼光看著我說:“真的充好電了?”
“嗯嗯。”我肯定地說,“電池沒問題,很有可能是用電過度導致電池虧電了,這樣是比較難充進去的。現在好了,我已經充好電了。你回去檢查一下線路或是用電器有沒有問題,下次多加注意就好。”
“哦,哦,那謝謝哈。”客戶這時倒不好意思了,提著電池就麻利地走了。
客戶走后,我突然又想起前段日子另一位客戶抱怨產品的事。好家伙,又是跟蓄電池有關的。
我記得那天下午,天氣很冷,當客戶提著一個蓄電池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地往我這邊趕時,我剛好在門口吹風。
“怎么啦?”我問道。
“老板,你這電池不行!我昨天和今天充電充了兩天,但電池一點電都沒有。我剛才去船上試,燈泡一個都不亮!我只好又抬上來,累死我!害死人!”客戶一邊抱怨一邊喘氣。
我先跟客戶道歉,雖然不知問題出在哪,但看著客戶這么辛苦還是先道個歉。然后我迅速去拿來萬用表,往地上的蓄電池兩端一檢測,13.5V,電量充足得很!
“這電量很足啊。你試了?沒電?”我覺得很奇怪。
“這要是有電我那么辛苦拿上來干嘛(該蓄電池有五十多斤重)!”客戶可郁悶死了,“這可奇怪啊。”
當然,很快我便發現了蹊蹺的地方。平常的電池兩個鉛端口(正負兩極)都是銀白色的,但該電池只有端口朝上部位是銀白色的,而周圍的顏色卻深了些。我懷疑問題就出在這。很有可能是客戶用了電池頭夾住電池端口,時間久了,在海水(海風和海汽都有影響)的作用下端口周圍起了一層類似鹽霜的不導電的薄膜。我立馬拿來戒刀將端口的周圍地刮了好幾圈,銀白色端口才又整個地露了出來。
這時,我將燈泡接上該電池的兩端,哎呦,簡直亮瞎我們倆!
接著客戶抱著電池歡快地走了。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我也能理解客戶的心情。
客戶買了產品后,一直按照老習慣來使用,而且很少出現問題,但只要這次買的比之前的早出狀況,他就會強烈認為是產品質量問題。
然而他沒有想過產品的使用環境也是在慢慢改變的,很多時候就是一些不起眼的細節變了,造成了故障的發生。然而在問題發生時,單純地跟客戶理論是沒什么效果的,很多時候是你贏了爭論但卻失去了客戶,所以更多時候我都是了解情況后盡量將問題解決了再和客戶談論,進而避免故障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