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錘子手機的思維去打造個人品牌

文|愛學習的陳小沖

請一秒鐘內回答這個問題:

你最得心應手,能做而且必然能做好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回答出來,反正我是回答不出來。感覺自己什么都能干,實際上好像什么事都是半吊子。這是俞敏洪在面試一位清華大學MBA畢業生問的一道題,最后這位畢業生思考了2分鐘之后,回答:最擅長的是與人交流。這個答案其實有兩個問題:(1)思考了2分鐘才得出的答案,90%以上不是你最擅長的;(2)面對面交流中,超過2分鐘不說話,能說是善于與人交流嗎?


新木桶理論

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最終決定是最短的木板。受到木桶理論的影響,很多人開始學習,為了盛更多的水。實際上,在知識IP、個人品牌爆發式發展的年代,能不能被別人記住,取決于你的“長板”。因此,當你想打造個人品牌的時候,應該是從你最牛逼的方面發展,不斷鉆研,成為專家。如果你是PPT的牛人,一般來說,沒有人會譴責不會做數據分析。

當然,成為專家的路上總是枯燥而痛苦的,就好像健身長肌肉一樣,身體不酸痛,何來長肌肉。所以,在打造你個人的長板的時候,盡量貼近以下2個原則:

發自內心的喜歡

堅持一件事情,需要有外在驅動力和內在驅動力。外在驅動力來自于環境、朋友、社交網絡等,它能讓你堅持一段時間。然而要長久的堅持,還是需要內在驅動力,就是你內心是真的喜歡做這件事的。即使是這件事情,本身并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收益,你也會堅持做下去。


水木年華

水木年華樂隊成員,都畢業于清華大學,然而因為喜歡唱歌,走到了一起,丟掉學歷、丟掉工作。最后,也是因為喜歡,在歌唱道路上獲得成功。


不斷死磕,做到極致

錘子手機——堅果PRO的制造工藝,毫不夸張地說,處于手機行業的頂尖水平。而在軟件上,則專注于用戶能夠快速感知的創新,達到四兩撥千斤。從天才設計師到天才產品經理,轉變,老羅用他的死磕精神,做出這款極致手機。不管這款手機后面銷售如何,但是這次發布會確實已經“成功”,不僅門票價格炒到了3000元,而且首批備貨量40萬臺也早已預定完。

把一件事情死磕到極致,其實真的不容易。一個PPT,要做到讓別人滿意,從內容、邏輯、排版、圖片、動畫等方面,都需要不斷死磕,如果這些方面都能做到,那么,你在PPT領域就是專家級別,而別人在短期內,肯定是超越不了的。

因為不容易,才顯得專業。

因為極致,才顯得與眾不容。

綜上所述,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軟實力”,就找找自己的“長板”或“優勢”,死磕到底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