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好》:活著的意義是什么?聆聽105歲老人的人生箴言

前段時間因為一些瑣事與家人鬧矛盾,連著失眠幾天,工作也因此受影響,甚是疲憊。

機緣巧合下讀了日本作家日野原重名先生所著的《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一書(以下簡稱《活好》),心生許多感慨,許多自己糾結的事情放到時間長河里不過是不起眼的小蝦米,重要的是擺正心態。

作者日野原重名本職是一名醫生,也是日本提倡預防醫學的第一人,于2005年榮獲日本文化勛章。除了醫學,他還對很多事情感興趣,樂于去嘗試,一生寫過200多本書。而《活好》這本書是在他105歲高齡時以采訪口述的方式寫出來的,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本書。

日野原重名先生

在書中,他暢談了個人對于生死、愛憎、悲離、與人相處、家庭及養育孩子等深刻的問題,用簡練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發人深省。

愛與被愛,關注真實

朋友小艾上周和男友分手了,原因是小艾覺得男友和她在一起時的習慣與她理想中的樣子不一樣。因此,她總是這樣那樣的不合適生氣,最后變成吵架收場。

說到底,她不過是愛上想象中的男友,而非真實的他。似乎很多人都有一面理想的鏡子,多少情侶都會熱切地希望對方與自己想象中的樣子一樣,卻無視甚至無法欣賞對方真實的模樣。

可是,愛與被愛,最忌諱的即是忽視真實存在的彼此。

日野原先生在《活好》中說,“所謂愛,就是接受最真實的他/她。如果不顧及對方,只考慮自己,那么即使有人愛著你,你也根本不會感覺到。愛那個最真實的他/她,這樣,你的一切也會被對方真摯地熱愛著。”

“當你愿意與一個人相處時,對方也會和你分享他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他說得也許不符合你理想中的標準,而他也不像你所期望的那樣完美,但你應當嘗試鼓足勇氣去接受對方。如果你接受了他本來的樣子,接受了對方身上讓你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地方,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他身上了不起的和美好的特質。”

記得《小王子》里的狐貍對小王子說:“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才能看見。”

愛與被愛,也需要這樣,用心看清對方的真實,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才能收獲最真摯的愛。

悲傷的前方一定有美好等待

常聽到人因為各類事情悲傷慟哭,感覺天都快塌下來。因為這樣的情緒反而做事情畏首畏尾,害怕以后再不能有美好的事情,萎靡不振。

日野原先生說,“想哭就痛快淋漓大哭一場,哭著哭著,你會發現自己有能力面對心中的悔恨和悲傷,你會發現前面一定有美好在等待著你。”

哭過之后,才能理解悲傷,因而也會面對別人的痛苦時有同理之心。

真正哭過,才會理解別人的苦。溫柔待人的人也一定會被溫柔以待。

所以,該釋放情緒的時候就盡情釋放,自己也會理解痛苦并釋懷,也會因為共情他人的悲傷而獲得美好的溫柔以待。請相信悲傷的前方有美好等待!


耐心培育孩子

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要求孩子事事都要做好,不能偷懶。當看到孩子不寫作業或者事情做不好時,常常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訓斥孩子。事后又常會后悔言道:“我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就是忍不住……”

可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和適應事物的方式。通過十年二十年的成長,他們才能建立完整的心理和生理素質。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地教導和陪伴。

《活好》的作者日野原先生就在書中記錄了他的母親耐心教育他的方式。他說到,“母親愛自己的孩子,所以對孩子總是充滿期待,總是“希望他變成這樣或那樣”。做媽媽的如果常說“去做這個”“那個不行”去強制孩子,表面上看似在保護孩子,實際上卻又可能適得其反。如果家長總是強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意愿,無形中也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也做不了。其實,孩子身上的潛能如同宇宙,深不可測,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想到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小學的時候父親總會在我寫完作業后要求我再練書法,可那個年紀就覺得寫完作業后就該玩耍,所以練字時就很不專心,以致于總會挨打。到最后我對書法全然沒了興趣,字也還就是那樣,沒好到哪兒去。

如果那時候父親對我多點耐心,不訴諸武力,興許我能喜歡上書法,或者能早點發現我在別的方向上的特長。

日野原先生說,“上天已經賦予每個孩子特殊才能,家長要做的是耐心等待。”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耐心等待自己孩子的成長,而非揠苗助長,最后陷入焦慮之中。


人生不設限,Keep on Going

因為沒人幫忙帶孩子,嫂子生了二胎以后就辭職回家做了全職媽媽。日常的生活瑣事,再加上帶娃的疲倦,讓她疲憊不堪,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里。

某天她看鏡子,感覺鏡中的人是那樣陌生,皺紋橫生,臉色蠟黃,懷里抱著十個月的二寶,一想到立馬還要去幼兒園接大寶,眼里僅剩的光彩都沒了。

那晚,她和我打電話時不禁哭了起來,她說想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就是這樣就很焦慮。誠然,帶孩子會損失絕大部分自己的個人時間,可是一味地迷失在這種疲倦中也會越發感覺沒有生活的意義。

《活好》中有提到,“與過去的那個自己說再見,不要輕易說“我就是這樣做事的”或者“我就是這樣的性格”;相反,不設限地嘗試,每天才能發現新的自己。”

于是,我便向推薦嫂子推薦了這本書,建議她盡量規劃好時間,盡可能去嘗試一些時間允許范圍內的新的事物。不久后,我發現堂哥常會在家幫忙,嫂子有機會去健身房運動、發展自己的愛好,再見她時她眼里的光彩又回來了。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你不嘗試,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會有多高”。書中提到,“逆境給我們機會發現未知的自己,把過去的那個自己忘掉吧。時刻保持一種Keep on going的狀態。”

這讓我想到日本的一位年逾九十歲的網紅,西本喜美子,人稱“自拍女王”。在這位老奶奶年輕時,經營著自己的美容院,因為常看到弟弟參加自行車比賽,也想自己試試。

此后不斷努力,在22歲時真的成為自行車選手,直到27歲結婚后才退役。

到了70多歲時,她開始學習攝影,數碼修圖等。到了89歲時,這位老奶奶就辦了攝影展并且出版了自己的書籍。

她的經歷恰恰說明了“最好的年齡就是現在”。人無論什么時刻都能、并且應該保持這種Keep on going的狀態,不設限,才能迎來自己理想的人生。

結語

太多人因為不同境遇而自怨自艾、一蹶不振,心態不好,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活好》作者日野原先生的箴言發自肺腑,用105年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活著要如何才能活得好,值得反復閱讀,深刻感悟。

人生在世,心態要好,愛真實,有耐心,不設限,去闖,去奔跑,活著,活好,迎接自己的美好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