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1-思考做事的目的,保留原始資料數據

1.今天發生了什么事?(客觀記錄)

今天上午為審計局準備14年報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料,其他都沒有問題,但是一個項目查新報告和年底人員名單統計出現了問題。對方甚至因為這些信息說可以去找我們高新企業資質,企業領導不得不出面解決此事。因為查新報告當時結論是有其他公司發表了類似的技術。人員名單按照之前統計口徑發現人員總數對不上。

2.表面是什么問題?實際是什么問題?

表面問題是1.當時我沒有經驗,代理公司沒有把這個當回事,2.時間太長,資料無法查找,3.我自己不夠細心,有時候大概看一下就覺得應該沒問題。

實際問題是1.態度不端正,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情,沒有嚴格遵守要求,2.沒有保留原始資料的觀念,沒有及時記錄當時的思路。

3.當時如何處理的?處理結果如何?

很感恩經理對我的理解,沒有責怪我,寫了情況說明,而我也稍微更改了人員名單情況。此事總算得以解決。

4.當時心理狀態怎么樣?

剛開始聽到這個事情感覺很恐慌,因為自己的疏忽與大意(當時已經發現結論非最新技術,咨詢代理公司說沒事,我也就沒有深究,如果新不新技術沒有影響根本就不需要查新嘛。。。)所以很后悔很擔心。所以不論對方提出什么要求我都滿足,耐心去完成任務。

5.當時的假設是什么?

14年整理這些報告時候的假設是1.代理公司說沒事就沒事,其他領導看了都覺得沒事肯定沒事。2.就留下上報的數據就可以了,其他的內容太多了,占空間刪了吧。3.公司學歷高的人越多越好,反正他們不會查這么細,我就按照現在(15年5月)的數據統計吧。

6.有哪些經驗可以留存下來?

1.做某事之前想清楚做的意義,以終為始考核做這事的結果與過程是否OK。

2. ? ? 做完一個項目后做個記錄復盤,每個數據的原始資料以及為什么是這個數據的邏輯記錄下來,以便后期查詢。

3.原始資料保存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