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要接受不完美的陌生人

喜歡動漫的我曾經把宮崎駿和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刷了幾遍,讓我感覺很有意思,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認知。新的動畫電影《聲之形》于2017年9月8日在大陸上映。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聲之形》改編自大今良時原作的同名漫畫,電影以主人公石田將也和先天性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為中心,主線圍繞著人與人之間的復雜聯系和交流。

讀小學的時候,極度厭惡無聊的石田將也因為西宮硝子的轉學而找到了“樂趣”,整天想到各種辦法來欺負她。

寫在黑板上的嘲笑;用水管將西宮從頭淋到腳;把她的助聽器扯下,玩弄,往窗外扔;將她的寫字本扔進水池里。

西宮的到來仿佛成了將也的娛樂活動,而且樂此不彼。這也描述出他年少無知與孤獨的一面。

在西宮再次轉學后,將也成為了大家遠離和孤立的對象,慢慢的,飽受孤獨的他也意識到自己以前對西宮所做的錯事,感受到被孤立的痛苦,從此不喜歡自己,甚至討厭這樣的自己,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很多時候,旁人并不能感同身受。有些事,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真的懂得其中的感受,甘甜或痛苦。

02

另一個主角西宮從小因為先天性的聽力障礙,聲音異于常人,導致她沒法正常與人交流,只能靠寫字本和手語,以及說不成一句話的口語。

平時表面上表現出樂觀開朗的樣子,實際上多少帶著自卑心理和討人歡心,害怕自己拖累家人或朋友。

可她對生活更多的是陽光的一面,沒有因為聽力障礙而不去上學,也不害怕別人嘲笑;面對將也的捉弄,依然希望和他成為朋友;微笑面對,即使是像植野這樣不喜歡她的同學。

五年以后,與將也、植野、佐原和川井他們相遇與見面,讓西宮變得越來越討厭自己,為同學之間的友誼關系而自責,選擇在煙花大會上回家自殺。

故事轉折點在于將也救了西宮,在這一環節里,將也救了西宮的同時,也救了自己。給自己一個救贖的機會,勇于面對過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03

一群年輕不敢于面對自己的孩子,選擇了自己以為最好的方式交流著,怯弱著,畏縮著,逃避著。

西宮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討厭自己,敏感又脆弱戰勝了她的陽光,導致了陽臺上自殺的一幕。

將也也曾想自殺,內心的負罪感越來越重,孤獨又懦弱,不敢面對自我,看不到別人的臉而永遠是地面。

植野有著壞女孩的心思,卻不過是不想和西宮成朋友,為將也抱不平,不想因為她的到來發生改變而討厭她,其實心眼并不壞。

佐原知道班上的人對西宮不好,有人說她壞話,有人玩弄她,也有人奚落她。作為西宮的朋友,卻不敢站出來為她說一句不公。

這些人的模樣是不是很熟悉?

04

記得,我讀高三那年,有個師弟在我們的教學樓六樓跳下,消息瞬間穿梭于整個校園,議論紛紛,唏噓一片。

有人說家里父母離異,孩子接受不了。有人說讀書壓力太大了,成績又考的不好。也有人說表白失敗了,沒面子。

不管出于哪一種理由,都不應該如此輕率魯莽的對待生命。不敢直面的時候,大不了就埋頭大哭一場,風雨交加之后,陽光依然會高掛天空。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自己想逃避現實,不敢面對的事情,那又怎樣?大家都過得好好的,只要內心再闊達一點,再勇敢一些,踏出第一步,或許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條條大道通羅馬。

05

電影的最后,西宮的自責與勇氣,讓她想找回被她破壞的東西——友誼。將也死里逃生,讓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欠了西宮一個晚來的“對不起”,欠著因為指責而得罪朋友的道歉。

因為大家的勇氣,承認了自己的逃避與自私,勇敢戰勝了內心的怯弱與否定,也讓大家放下隔閡成為朋友。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的鉆石是有瑕疵的,而假的鉆石可以是十全十美的,因為我們可以做出想要多完美就有多完美的鉆石。

鉆石也有瑕疵,人也不是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缺點,世界才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孤獨就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怯弱就應該去鍛煉自己的膽量;自私就應該少點自我為中心,多點考慮他人;自卑就讓自己的內心多曬曬陽光。

審視自己,敞開自己的胸懷,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不完美的陌生人。


我是鳶尾蘇,感謝喜歡??與相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