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驗分享 寶貝成長一年內我所學到的東西,遠遠比理論來的實際

今天是寶寶的一周歲生日,本想著要好好寫一下寶寶這一年變化,可是突然發現貌似在八月初七已經簡短的寫過了,同時也寫了一本照片書,想想還是分享點小經驗比較實際,雖然這一年里時間是被推著走的,但是快樂多過于憂傷,幸福多過于痛苦,回想起來還是收獲很多......

01. 腸炎

2015.10.03 濛濛腸炎住院

濛濛出生第15天的時候因為腸炎住了8天醫院,后來仔細想想應該是和我們喂養不當有關。當時作為新爸新媽,經驗尚淺,奶粉怎么泡,母乳怎么喂,水溫怎么控制,時間怎么安排......一邊求助于理論知識一邊還得自我摸索,對于因早產出生的本來就腸胃脆弱的寶寶來說無疑是有一定殺傷力的,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更需謹慎對待。

經驗總結:母乳親喂的話,0-3個月按需喂養;瓶喂母乳或奶粉,按時喂養,奶量慢慢增加。如果寶寶出現奶瓣,不能盲目的認為是消化不良或者腹部受涼,還因考慮是否是過敏或者蛋白不耐受,僅是消化不良或腹部受涼,可服用小兒益生菌。若是過敏且吐奶厲害,則需查找原因,可更換氨基酸奶粉或者水解奶粉等。


02. 繼發孔房間隔缺損

2015.11.19:沫沫體檢時發現心臟有雜音

2015.12.05:心超確診為繼發孔房缺5mm,

2016.01.09:心超復診,縮小至房缺3mm,

2016.07.30:心超復查,卵圓孔未閉2.1mm

先來科普下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它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占先心病的10-15%.在胚胎發育的第四周,心房由其后上壁發出并向心內膜墊方向生長的原始房間隔分為左、右心房,隨著心內膜墊的生長并逐漸與原始房間隔下緣接粗、融合,最后關閉兩者之間殘留的間隙(原發孔)。在原發孔關閉之前,原始房間隔中上部逐漸退化、吸收,形成一新的通道即繼發孔,在繼發孔形成后,原發隔右側出現向下生長的間隔即繼發隔,形成一單瓣遮蓋繼發孔,但二者之間并不融合,形成卵圓孔,血流可從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卵圓孔于出生后逐漸閉合,但在約20%的成人中可遺留細小間隙,由于有左房面活瓣組織覆蓋,正常情況下可無分流。如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房間隔下緣不能與心內膜墊接觸,則在房間隔下部殘留一間隙,形成原發孔房間隔缺損。而原始房間隔上部吸收過多,繼發孔過大或者繼發隔生長發育障礙,則二者不能接觸,出現繼發孔房間隔缺損。

我家沫沫剛查出繼發孔房缺的時候,老實說我是害怕的,后來查了資料,又找了專家,才放下心來,5mm是一個臨界值,因為一般缺損低于5mm自愈的可能是很大的,當復疹過縮小至3mm的時候,我便開始樂觀起來,一則是房缺變小了,二則是醫生所說的哭的時候嘴唇發紫等情況都沒有出現。后來心超復查卵圓孔未閉2.1mm,醫生說已經是個正常的孩子的時候,我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一下子感覺世界都美好了。

經驗總結:對于繼發孔房缺的寶寶,一是,加強護理且注意不要感冒,因為感冒有可能加重心臟的負擔,比普通寶寶患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二是,打預防針時必須出示病例,因為預防針是有區別對待的。三是,多吃一些對心臟好的食物,食療也是很有效的。當然媽媽的心態也是相當重要的哦。


03.厭奶

2015.12.18:濛濛厭奶

說到厭奶,真是有種奔潰的感覺,濛濛從2個多月就開始厭奶,一直持續了5個月左右,如今想來,還是因為缺乏經驗,自我意識太強烈,總覺得寶寶長時間不喝奶是會餓的,殊不知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而我那時選擇的迷糊奶喂養真是一種相當不可取的措施,直接導致了厭奶期延長。

經驗總結:要徹底解決厭奶,必須先排查厭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病理、心理、還是生理?其次,不強迫寶寶喝奶、不喂迷糊奶、不要嘗試在奶中添加果汁之類的調味劑、不要寶寶不喝奶就嘗試輔食代替所有食糧。適當地帶寶寶出去散散心,或者找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使其在喝奶的時候有一個好心情,最后作為媽媽,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從容的面對厭奶。


04.視力篩查,遠視+散光

2016.03.21:沫沫體檢時,視力篩查出遠視+散光

2016.07.05:沫沫視力復查,一切正常

查出沫沫視力有問題時,有點緊張,怕她小小年紀就要帶眼鏡,體檢完回來第一時間就去好大夫,媽咪知道等app上咨詢,甚至還試了醫生建議的過激反應,后來轉念一想,應該和房缺一樣,也是還沒發育好,索性就心大了一回,但是飲食上還是偏向于含維A多的食物,譬如胡蘿卜、藍莓等,結果復查果真正常了。

經驗總結:小月齡寶寶眼睛和大腦視覺中樞還沒有發育成熟,視力并未達到1.0。一般大多數都為遠視眼,因為嬰兒的眼球比成人要小,6個月的時候也僅為成人的2/3,有的地方甚至6個月的時候還沒有視力篩查這個體檢項目,即使查出遠視也不必太慌張,可以先試試光覺反應、注視反射和追隨運動和遮蓋反應來簡單評估下寶寶視力情況,若上述實驗結果都沒問題,那就可先保守觀察待半年后復查。同時在飲食上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B、C、DHA的食物,這些都對視力發育有一定的幫助。


05.感冒

2016.04.12:濛濛第一次感冒

2016.05.10:沫沫第一次感冒

都說母乳寶寶過了六個月體質就沒以前好了,沫濛姐妹倆也沒逃過這一說法,輪流感冒了,好在沒有發燒,只是流鼻涕,也沒有用藥。

經驗總結:單純的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與病毒對抗的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寶寶感冒了,可多喝水,飲食偏清淡易消化為主,推薦試試蔥根須煮水喝,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家女兒喝了兩三天基本都好了。感冒流鼻涕很容易造成鼻塞,寶寶睡覺不踏實,當時我買了一款德國的通鼻精油,用著不錯,睡覺時枕邊或者睡衣上滴上一兩滴,立馬呼吸順

暢,很適合列入家庭常備藥內。


06. 咳嗽

2016.04.14:濛濛感冒后開始咳嗽

濛濛感冒好了以后就有點咳嗽,起先也就半夜咳個一兩聲,而后兩三天內,白天也開始咳了,晚上咳得更厲害,直接影響到了睡眠,不敢拖無奈只能吃了小綠葉,兩頓后就痊愈了。

經驗總結:咳嗽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性的機制,和發燒一樣,咳嗽也只是一種伴隨癥狀,而引起寶寶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不單單只存在于感冒后。常見的因素有:冷空氣的刺激、呼吸道感染、過敏等,因此,一旦寶寶發現咳嗽,切莫著急吃止咳藥,或者抗生素,首先應該區分寶寶咳嗽的性狀,單聲咳還是連續咳、干性咳還是濕性咳,嚴重程度及頻繁程度,對因治療,才能治標治本。


07. 腹瀉

2016.07.02:沫沫腹瀉

沫沫腹瀉的第一天,白天次數3次,第二天白天3次,晚上2次,第三天白天3次,睡前貼了丁桂兒臍貼,晚上沒有,第四天基本痊愈。期間一直服用益生菌,且吃了蘋果煮水。因此腹瀉的程度也不是很嚴重。

經驗總結:兩季交替或者腹部受涼很容易引起腹瀉,寶寶出現腹瀉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補液,好在我家寶寶都特別愛和水,所以我并不擔心他們脫水。其次,飲食也需清淡宜消化,并適當服用益生菌。同時還應注意腹部的保暖,必要時刻輔助臍貼。


08. 幼兒急疹

2016.07.16:濛濛第一次發燒(幼兒急疹)

2016.08.30:沫沫第一次發燒(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又稱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燒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多發于2歲內的寶寶,尤以1歲內寶寶最多,且多見于第一次不明原因突發高燒。其特點是,持續高燒3-4天后,熱退疹出,或者疹出熱退,3~4天內全部消失,無色素沉著及脫皮,預后良好,均能自愈。

濛濛幼兒急疹的時候,是我第一遇到寶寶發高燒的情況,雖然那時自己心里篤定的是幼兒急疹,但是當她高燒至40.2度的時候,在家里人的質疑下還是急急忙忙趕去醫院了,畢竟第一次,大家都是有點慌的。而后姐姐沫沫幼兒急疹,有了經驗,大家都顯得很淡定,一切也都按著發病規律來,一周后痊愈。

經驗總結:幼兒急疹,重在護理。

1.突發高燒勿慌亂,找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

2.物理護理為主,藥物必要時服藥,醫生建議溫度超過38.5℃服用,但我覺得還得根據病兒實際情況,我家除了高燒外無其他不適,我堅持的是39℃再服,我相信小孩也有一定的抵抗力,此排除特殊情況;

3.多喝水,高燒容易脫水,好在我家濛濛從小酷愛喝水;

4.出疹期間,不用涂抹任何藥物,疹子不怕風不怕水,可以正常洗澡外出;如果寶寶汗多,則不建議出門見風。

5.多陪伴、多護理,多休息,盡量滿足寶寶的心理需要,好的心情有助病情恢復;

6.清淡飲食,高燒期間,胃腸道的蠕動會減慢,消化道的酶在38度以上基本就不工作了,所以不要強迫喝奶、吃輔食。

這個月連續過了三個生日,貌似大家都被我們弄凌亂了,必須重申的是今天9/19號才是沫沫濛濛的正式生日。親手給他們做了生日蛋糕,奶油打發還是沒有掌控好,寶爸說這才有進步的空間,好吧,姑且認為這是對我的褒獎。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我常常羨慕1+1=3的家庭模式,可是自從寶貝們一天天長大,一點點開始懂起來,知道我是誰,會和我親密互動,會依賴我......我發現我愈發的喜歡上了如今的1+1=4,也更堅定了未來更美好,這就是小小的依賴,大大的愛。

寶貝們,生日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