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咪蒙文章里的這碗雞湯,喝著咯牙。

咪蒙的微信公眾號是以專業喂安利打臉送雞湯聞名。

(關于咪蒙,正好有人寫了篇她的文章分析文,也在簡書,那里寫的很詳細,我就不多做介紹啦,順便說,咪蒙前輩是我的榜樣,我絕對不是來黑的,咪粉我們要好好相處yo。)


若說現在微信里的雞湯文豈不遍地都是,可是當這個例子出現在咪蒙文章里的那個角落吧。

我就覺得果然應了那句話

你若已經把有些人視為偶像
即使TA偶爾引用了一些蹊蹺的東西
依然會發生“不分青紅皂白地”群體高潮

例子內容↓

日本有本暢銷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書封面上有一個公式:
假使你的父母現在60歲,父母余下的壽命是20年,并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那么,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的時間大概是11小時,所以:
20年×6天×11小時= 1320小時
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例子內容↑

真是有理有數據,讓看客頭腦嗡嗡作響啊……個屁。

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例子還是被無數文人騷客寫在了歸家情懷濃郁的文章里……以及朋友圈里。

尤其是春節的時候,那真是出鏡率暴增。

看著迷蒙文章下面的評論,好多在認真書寫對父母的慚愧blabla,多到簡直可以開一個不肖子女群英會,分享分享自己是怎么對爸媽不孝的。

真是難為了對著這狗屁不通的無腦雞湯狠狠來上一口被灌的找不著北的人。

大家數學都是體育老師教的嗎?這日子能當數學算嗎?搞清楚自己是否應該愧疚,再愧疚好嗎?

雞翅如我,冷靜分析了一下,并沒有被這碗雞湯暖和到,反而有一絲牙疼。三年沒見到爹媽的我,并沒覺得有啥愧疚的。

作為咪蒙的小讀者,我不敢講咪蒙的風格,畢竟風格是隨著年月會改變的東西。

只想問一句,以咪蒙執筆20年的分析辨別力,就沒覺得這個例子內容蹊蹺?

于是我嚴重懷疑,這是喵蒙的小助理催稿所致。

咪蒙拖著疲憊的身軀哭著離開公司的場景一下就跳到我眼前。心疼。

(以上兩句純屬胡扯)

額,當然,我不是在嗦咪蒙的理論問題,而是在說這個被引用的例子有問題。

只是這個例子碰巧出現在了她的文章里,讓今年有事不回家的我有感而騷。

扯遠了。

接下來說這碗雞湯哪里咯牙。

假如我說:《一天》里的情侶,見面之后,只談了20天戀愛,之后就結婚了。

如果你膽敢和作者去講這是你對書的理解,如果他醒著,你估計能看到他便秘的表情,還會挨他粉絲一頓胖揍。

如果你是這本書的粉絲,你這種忽略了主人公的生活境遇,以及彼此擁有的獨特牽絆的結論,我批準你自我行刑。

不過我想應該沒有一個人會得出這樣的勁爆結論吧……

所以說嘛,同樣的邏輯,有時放到了爹媽身上,我們卻會糊涂。

哼,那也是因為在乎。

接下來我詳細說下這里的荒謬邏輯。
假使我父母現在60歲,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還剩二十年的,那我陪伴父母的時間特么的就是二十年!
誰特么也別想把時間壓縮了!
我來談一談什么是相處吧。

1.相處是不可以吃的東西哦,是越積累越豐富的寶物。

社交軟件的相處,電話里的相處,視頻里的相處和禮物的寄送就不是相處了?

雖然有三年沒回家,但每天和老媽匯報情況,逗老媽開心,過母親節、生日用淘寶購買同城蛋糕和鮮花送給老媽,這難道不是相處了?

如果你認為這些不是相處,并沒有給你老媽帶去相處的感覺,那只能說某些擁有高科技的人類使用高科技的手段還需要進化啊。

還有就是,你,不浪漫。

另外,有的人看了這樣的雞湯,火急火燎地就趕忙抓來電話打給爸媽。卻不曾耐心教爸媽學會用微信,也不曾像對待自己的另一半一樣,有事沒事匯報下自己的情況。

還在朋友圈屏蔽爸媽。

誠然這是和老一輩的代溝所致的現象。但有時候卻不但把不想讓他們看到的內容屏蔽了,也屏蔽掉了你的日常生活。

在爹媽那里,我們在外面的時候就是個方,是個迷。是我們小時候眼中的爹媽的樣子:不知道他們在外面天天搞啥。

懂點事開始問的時候吧,會被以大人的事小孩不懂來搪塞。那時候大人覺得小孩子懂啥啊。

時境變遷,時代發展。出現了很多的新玩意兒。

我們小時候看著數學題,覺得自己似乎需要兩個腦子了。

爹媽看著智能機按鍵,看著新鮮事物,覺得自己好像落伍了。

而對于這種情況,我們現在做的何嘗不是類似的事情!我們不愿意給爸媽解釋新名詞,新玩意兒。

因為解釋太麻煩,反正說了也聽不懂。

我們現在幾乎都知道小孩其實懂很多,但是有些爹媽連知道這個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似乎忘記了,從小呀呀學語時,爸媽對自己的耐心。忍心嗎!啊?

所以,和爸媽最適合的相處,應該是一個人在外面,事事給爸媽省心。多給爸媽匯報自己吃了啥,買了啥,玩了啥,讓爸媽覺得你也是個成年人,能夠照顧好自己啦。多協助下他們使用新科技。

別讓自己老爸想改個qq密碼都要去找聯通業務人員幫忙,還覺得特別害臊。而你卻在美拍或者xbox。

其實爹媽也不想和你住一塊天天管著你,看你胡子拉碴或者內衣亂飛的場景,大家都是普通人類,都有疲怠期,天天看著你的臉,看了二十年,有時也會覺得沒完沒了的事,煩的不得了。

時常和爹媽分開到外面去闖,再回家給爹媽講自己的經歷,吹一吹牛逼。爹媽也會覺得新鮮呢,你如果沒有時間帶他們出去散心,就給他們多講講你公司去普吉島旅游的趣事,這才是孝順好嗎!

你會說,俺爹媽不嫌棄俺。拜托,愛著你的人是最喜歡看你神采奕奕的樣子了,說看著你邋遢不嫌棄那是在遷就你。你舍得讓雙親就這么遷就下去?一直到老?

2.偶爾覺得內疚才打一次電話,過年那“55天”才回家陪著說話,才不是相處的全部。

好多人說,看了這段文字,去聯系下老爸。嗯聯系了老爸,內疚之心少了點。

于是過了好一段時間,忙于自己的生活里又沒有聯系。直到下一個觸發點出現,再去聯系。

看到這樣的舉動,我只能說,說到底這只是為了自己的內心不難受去聯系二老。但是二老聯系你的時候,可都是在關心你過得好不好,是不是又穿少了吃少了。人家是實實在在地在想你,不是看到了什么,《你和子女相處的時間只有55天》,覺得時間緊迫所以聯系你,人家是把想你作為了日常,一個自然而然就能播出去的號碼啊。

如果你不能做到像對待好朋友那樣經常和父母分享近況,只是在讀到這種雞湯文的時候觸發了自己的內疚因子,然后開始糾結。

這55天要不要和爹媽來次世界豪華游?

要不要年后多請幾天年假多陪爸媽?

要不要前155天沒和爹媽一起干的事,這55天都干了?

臥操快別糾結了。

好像你真的能抽出時間來似的。

該干嘛干嘛去。

3.每年回家的時候父母最開心,因為不回家的時候,你沒給他們省心。

咪蒙也說啦,自己回家的時候,母上就特別興奮。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起落,有很多人認為這是父母的愛之表現。不過,即使見到久未見到的老友,他們也依然是開心的。這兩種情緒有何不同?

父母過年回家使勁給你吃好吃的,前幾天仿佛你自帶柔光,后面卻越發嘮叨你,只是因為愛你嗎?

如果爸媽知道你的生活狀態,看著你安全健康,不愁吃不愁穿。那他們在家不整天樂呵呵,不太去操心你的事情了嗎。即使過年,也不會那么大排場,生怕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沒吃好沒穿好似的。

可是咱們大多數人即使都老大不小了,出門在外還真是總讓父母操心吶。

自己沒照顧好自己,就別怪爹媽總嘮叨。

把每一次的離家就當作一次不歸的遠行。

在外面打拼,不要想著,過一年我就能回家啦。

而是想著,我無論在那片天涯,天天都要讓家里的爹媽寬心。

即使回了家,也要讓爹媽覺得,是個真正的大人了,可以把放心把房產證換換名字了。

讓爹媽卸下一些重擔,別天天嘮叨著想家了。

即使你真想得不行。

雖然爹媽會想你,會說總想讓你回家看看。

但爹媽最終希望的,是如果你在外面,就能夠好好的,安全的在外面過日子。

因為他們想著,即使有一天他們不在了,也希望你能滿懷激情,勇敢尋找生活的方向。

我沒有反對打電話給爸媽,更沒有反對經常回家看爸媽。只是,請“55天論”離我們遠一點。請這種引發對父母愧疚的情感,這種看著好像親情爆棚實則毫無人情味的咯牙雞湯,離我們遠一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早上懶洋洋起床,騎車出門買早飯路上被兩輛汽車擦碰。心中有些郁悶,事不過三,乘車上班結果遲遲不來車,烈日下等了許久擁...
    Gwenduly_W2016閱讀 358評論 0 0
  • 2017-07-02 雪酈 芹意酈心 有趣與精彩 許多人都想要過精彩的人生,殊不知要先有個有趣的靈魂。...
    雪酈閱讀 558評論 0 1
  • 閑來無事,便花了幾天時間從頭看了一遍武林外傳。不禁感慨,真是神一樣的編劇演員和導演,讓人每一次看都有新收獲。 我想...
    Milk牛奶閱讀 284評論 0 2
  • 舉杯邀月影作伴, 獨酌杯空憶情傷。 風花雪月夢中境, 佳人斷袖棄新郎。
    康真閱讀 171評論 0 0
  • 老師助手能為培訓機構做什么? 1.宣傳培訓機構,幫助培訓機構利用微信招生 2.幫助培訓機構與學生家長,學生進行微信...
    殺姐與大周閱讀 81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