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開學一個月,也停了一個月的寫作,就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好好適應研究生的生活,下面,我講一下我入學至今的感受。
介紹一下我的基本情況:一名二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跨考入華中師大的教育專業。
1.室友都早起去圖書館,我都不好意思睡懶覺
因為在二本大學讀書,又是藝術生,所以平時壓力很小,按時完成作業就好,有些課可以看心情去上,室友睡到大中午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以前在公眾號看過一篇文章“別人都在睡覺,我都不好意思起床”,說的就是我這種人。
帶著這種生活習慣,到了研究生學校,真的很不適應,不管有沒有課,室友都是6點起床,雷打不動的去圖書館。周末想著能睡個懶覺,起床卻發現寢室空蕩蕩的。都說環境影響和改變人,真的是這樣。在后來的日子里,我也漸漸的能和室友一起早起去圖書館看書,就算有課,也會提前到教室,背一會單詞。
每一天,我都能看見7點鐘的陽光透著樹葉縫射入草地,聽到不知名的小鳥歡快的叫,不緊不慢地吃著早餐,踏入圖書館的一瞬間,感覺成為了自己的CEO,可以支配一天的所有時間,領導自己,而不是被動牽引。
2.學什么都不晚
從一個藝術生跨考到教育,相當于跳進了完全陌生的環境,一切都要從頭來過,要考到教師資格證,還要看很多教育類的書籍(很多教育名著,很多同學在本科的時候就已經拜讀過,而我還是一片空白),平時還要開讀書會,還要上黨課,再加上導師布置的任務,很多時候,忙到很晚,常常失眠,在床上翻來覆去后悔考研究生,后悔選擇跨考教育,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壓力過大,導致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整把整把的掉發。
后來,和同學與老師進行溝通,發現沒考教師資格證的不止我一人,教育名著讀過的人很多,但是精讀細讀的沒幾個,跨考的不止我一人,沒入黨的也不止我一人,漸漸發現,自己不是最慘的一個,樂觀點想,這說明我上升的空間還很大。
很多時候,人們會放大自己的痛苦,將自己處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舔舐傷口,然后理所應當的把自己歸入弱者的角色中,喪失斗志。
其實學什么都不晚,就算我本科沒有觸碰教育領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能考上研究生,證明我的專業水平是合格的。知道其他方面有不足,就應該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補上,選擇教育專業,是因為勵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有這個熱情在,其他的都不怕。
我在補習班認識的一個武音的同學,考上研究生之后,利用業余時間報了油畫課,在朋友圈里定期分享自己的油畫和技巧,生活過的充實自在,即使沒有一點繪畫基礎,憑著熱情與努力,也畫地很好。
很慶幸能在本科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盲從,不跟風,聽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人生那么長,一切還不算晚。
3.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備考期間,放下所有的事情,專業學習,現在已經在心儀的學校里面開始研究生生活。
在暑期,給一個機構撰寫了一篇考研心得,這兩天,收到了2000元的稿費。
在讀研一個月里,每天堅持練字,3000字的入黨申請書也寫的工工整整,獲得了參加黨課的機會。
一件件看似小的事情,卻在關鍵的時候起著很大的作用。“盡力”二字,關注的不是完成,而是怎樣完成,以什么姿態完成。和我一起考四級的小伙伴,不解她考過了為何還要考,她給的回答是“以前求過,現在求高分”
我一學姐,這個月剛剛獲得國家獎學金,我們一起吃飯聊天才知道,過去一年,她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常常是晚上看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核心期刊發表過文章,參加過許多科研項目,還做了2份兼職,高效的時間管理,讓她的研一生活過的充實多彩,她沒有覺得任何累,而是在享受做好每一件事的樂趣。
安迪格魯夫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類人有著自我挑戰的精神、極強的自律性、以及不服輸和追求完美的品質,這些都是研究生必須要有的,我也在慢慢進入這種狀態。
總結
“蟬不知雪,便以為世界僅到秋”。
讀研就是一種歷練,明白自己的無知與渺小,站在不一樣的平臺去思考、去看世界。
希望我的文字能給即將考研和已經考上的同學們一點鼓勵與幫助,也給自己一個小總結,等到研究生畢業,會再寫一篇關于整個讀研的感悟。
我是 “露露愛吃魚”,一個愛吃魚的南方姑娘
如果你也喜歡我,咱們拿碟瓜子、毛豆、花生,來點小酒,給我發簡信,一起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