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對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在生活當中,大部分失敗者主要是由于心態沒有擺正。每當遇到困難時,他們只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最終結果是陷入了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時,依然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于是便想盡一切辦法,不斷向前進,直到成功的那一天。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無論在何種環境下,人們都還有一種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心態也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視野、事業和成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心態,尤其是關鍵時刻的心態,我們將發現不同的心態會導致大不同的人生。
有兩位年屆70歲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到了人生的盡頭,于是開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齡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樣的想法。于是,她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她登過的山中有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甚至還以95歲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著名的胡達·克魯斯老太太。
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乃是一大奇跡。但奇跡是人創造出來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標志,是擁有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胡達·克魯斯老太太的壯舉正驗證了這一點。可見,一個人能飛多高,是由自己的心態所決定的。那么,如何才能培養積極的心態呢?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言行舉止像你希望成為的人
許多人總是等到自己有了積極的感受再去付諸行動,這些人在本末倒置。積極行動會帶來積極思維,而積極思維會帶來積極的心態。從一開始就積極行動起來,去努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心態自然也會變得積極起來。
2.要心懷必勝、積極的想法當我們開始運用積極的心態并把自己看成成功者時,我們就已
經開始走向成功了。誰想收獲成功的果實,誰就要當個好農民。我們決不能僅僅播下幾粒積極樂觀的種子,然后指望不勞而獲,我們必須不斷給這些種子澆水,給幼苗培土施肥。要是疏忽這些,消極心態的野草就會叢生,奪去土壤的養分,直至莊稼枯死。
3.用美好的感覺、信心與目標去影響別人隨著你的行動與心態日漸積極,你就會慢慢獲得美滿幸福的感覺,信心日增,目標感也會越來越強烈。緊接著,別人會被你吸引,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跟積極樂觀者在一起。運用別人的這種積極響應來發展積極的關系,同時幫助別人獲得這種積極態度。
4.使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被需要每個人都有一種欲望,即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別人對他的需要與感激。這是我們普通人的自我意識的核心。如果你能滿足別人心中的這一欲望,他們就會對你抱積極的態度。正如美國哲學家、詩人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所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做到以上幾點并不很難,關鍵在于你是否想做和能否堅持下去。我們知道,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維、最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們自己的態度決定。